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爲數學家嗎

第四篇也受到了很多朋友同學的好評和打賞,給了偉崗很多驚喜!故事寫到第五篇,似乎有點長,不過偉崗的初衷是多傳播一些數學知識,所以長一點是有道理的,也請大家耐心地讀讀。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柳智宇現象雖然是個別的,但是也是社會問題的反應。說柳智宇跟舒爾茨比沒有必要,甚至毫無意義,體現了很多中國所謂精英階層對中國科學發展乃至中國社會改革的冷漠。柳智宇的天分在數學啊,不是在佛學,一個數學天才,經過4年的大學薰陶,竟然看破紅塵,走進了廟宇,這就是把故事寫到紅樓夢中,讀起來都會叫人傷感。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賈寶玉這樣的清代富家公子,都知道追求愛情,只不過被家人強迫跟林黛玉分手,才不得已去做了和尚,清代壓抑人性的制度是迫使賈寶玉拋離世俗世界的主要原因,紅樓夢前半部賈寶玉是多麼享受塵世的生活!幾乎所有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替賈寶玉感到惋惜。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一個現代的知名作家,到了21世紀,竟然認為一個數學天才出家當和尚很正常,甚至認為柳智宇進龍泉寺比做數學家更好,因為這是柳的心願和自己選擇,即所謂追求本心,難道當和尚真的是柳智宇的本心嗎?沒有一點被逼的味道?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我們暫時不比較舒爾茨跟柳智宇對數學乃至人類的貢獻,我們就看看下兩張圖,一張是現在的舒爾茨,一張是當了和尚的柳智宇。看的人都會有什麼感想呢?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一個意氣風發,健康向上,體現了新時代年輕人積極向上的決心。一個老氣橫秋,不到30歲就充滿陰森森的感覺,說得不好聽就像行屍走肉!你要是家長,你認為哪個是你的小孩你更滿意?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有朋友跟偉崗說,也許柳智宇當和尚會發揚光大佛學,這樣對人類不是貢獻更大?拜託啊,朋友,難道你不知道柳進了哪個廟嗎?龍泉寺就是虎穴龍潭,能夠保持清淨沒有醜聞就是萬幸,還光大佛學呢,不敗壞佛門聲譽就是最大的貢獻了!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中國只損失一個像柳這樣的天才還能說得過去,說得更直白一點,損失幾百上千甚至上萬對人類也勉強可以交代,但是從古至今可以說是損失殆盡,這不需要我們檢討我們的文化和制度嗎?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有對偉崗不滿的同學,直接把北大畢業的張偉和惲之瑋的新聞發給偉崗看,言下之意,誰說中國的天才成不了數學家,這不是有兩個人嗎?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張偉網上故事不多,我們暫且不提。主要談談惲之瑋。惲之瑋也是奧數金牌滿分得主,不過他比柳智宇早,是2000年。同樣惲被保送北大,四年畢業後留學美國。是到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畢業後留美,現在是MIT的數學教授。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惲之瑋的特點是會做題,據說從北大做題做到普林斯頓,幾乎門門滿分。從這方面講,確實是天才。他也是國內最推崇的學習模範。比如說你到知乎上問怎麼學習一門數學,好比拓撲學,最受歡迎地回答一定是讀什麼什麼經典數學書,怎麼怎麼完成了書中的習題。似乎題做對了,你就是大牛,這門課就學得很完美了。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對比舒爾茨坦誠某些課聽都聽不懂,你如果在知乎上說你聽不懂某些課,馬上就會有人認為你根本不懂數學。不知道中國人怎麼產生這樣的心理,似乎不完成老師的任務,學習一定不好,學習不好就根本成不了科學家。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中國教育界肯定對像舒爾茨這樣深層次地理解數學,想把數學各個孤島聯繫起來,充滿想象力的學生非常排斥,因為中國還沒有出過一個這樣的人。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惲之瑋算是最符合中國文化教育的數學家。所以備受推崇。然而問題就來了,不說像惲之瑋這樣的天才非常難出現,就是惲之瑋的數學成就究竟如何呢?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從網上還查不到惲的具體數學成就,只是說他因為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等基本性的貢獻而得拉馬努金數學獎(一般正規的寫成SASTRA拉馬努金獎)。舒爾茨和張偉都得過這個獎,所以應該這個獎還是有一定的公正性。不過有兩點使這個獎的光芒要差一點,一個就是這個獎是由印度拉馬努金故鄉的一個大學頒發的(SASTRA就是這個大學的簡稱),畢竟印度的品牌效應要差一些。當然更重要的一個是,這個獎要求得獎者的年紀小於32歲(因為拉馬努金是32歲去世的),但是有幾個數學家在32歲前就看出來是天才,或者說做出貢獻使得人們心服口服的認為他們該得獎?就是菲爾茲這麼有名的獎,還因為40歲的限制飽受人們的詬病。畢竟很多數學家也是大氣晚成的。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懷爾斯也是41歲才叫世人看到了他的厲害,在41歲的前幾年,幾乎一事無成,一心證明費馬大定理。所以,懷爾斯連菲爾茲獎也沒有得到。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偉崗認為張益唐應該是中國培養出來最傑出的數學家,他成名時間更晚。直到了58歲張益唐才在孿生素數猜想上的有大突破。在這之前,他還顛沛流離,到處打工,甚至淪落到賣盒飯的地步。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所以說32歲前的數學牛人還只是潛在的大數學家,肯定很多得獎者最後發現只是個很普通的數學家。也就是說,拉馬努金獎缺乏說服性。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當然惲之瑋也不是因為這個拉馬努金獎叫國人轟動,他和張偉是因為得了一個科學突破數學新視野獎叫很多中國人非常興奮,興奮到甚至認為張偉可能得到菲爾茲獎(惲之瑋因為研究的數學不跨界,所以按照菲爾茲獎授獎的慣例,得獎機會渺茫,所以國人也不敢假設惲可能得獎)。這個獎的最大特點就是金額大(都是以百萬計),換句話說就是土豪發獎。據說是俄羅斯億萬富翁設立,馬雲,馬化騰都有捐獻。說不定兩馬的貢獻還更大。設立的獎項特別多,有物理,生命科學,數學等等,數學裡面還分很多種,大有一種曹操那種把天下英雄盡攬其中的豪氣(就是從這一點上,偉崗嗅出太多中國土豪的氣味)。豪氣當然來源於敢撒錢。不過權威性還是受到質疑。至少舒爾茨也被授予這個獎,但他謝絕領取。錢太多了,叫人懷疑。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如果拋開這個所謂突破獎,純粹從數學出發分析,惲之瑋也有重大缺陷。因為他的研究領域太單一了。不是說他研究的範圍窄,單一是指他研究的成果往往集中在一個領域。他拉上張偉,就是想合作,發揮張偉的特點,來個融合。兩人還真的證明了一些很難證明的定理,發了一些文章。目前兩人都被麻省理工招為教授,想合作押寶在朗蘭茲綱領(Langlands programm)上有所突破。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朗蘭茲綱領非常複雜,不太準確地講,它的目的也是想把數論跟群論結合起來。就是說在研究數論難題時(比如二次同餘),拋開研究具體的運算而去研究一組數的結構。

中國奧數金牌得主能成為數學家嗎

研究結構而不研究具體的數字運算,鼻祖數學史學家公認為高斯。高斯在他的鉅著算術探究中,有很大篇幅是研究二次同餘,採用的方法就是研究結構。不過在高斯年代,沒有人看得懂,所以沒有人知道乃至理解高斯實際上是在研究一組數的結構。真正把研究結構放到數學家面前的是伽羅華,也就是群論。至於什麼叫研究結構,以後偉崗有機會再跟大家講講。

然而柳智宇跟惲之瑋還是有很大不同,這些不同在哪裡呢?由於今天篇幅也夠長了,所以留到下一篇在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