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著我》:煽人淚下的尋人節目爲什麼卻被質疑消費苦難?

這幾天,因為近照的曝光,59歲的倪萍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線,大家發現倪萍一改之前的臃腫之態瘦身成功,甚至有人驚呼倪萍顏值重回巔峰時期!如果經常關注央視,都知道倪萍之前出現在觀眾的視線是在《等著我》的節目上,節目中,倪萍的狀態顯然要差許多,而且行動也十分不便,每次尋人的求助者上臺的時候,倪萍都會說一句:“我腿腳不好,就不站起來了”,聯想起曾經主持央視春晚的時期,確實讓人倍感心酸。

《等著我》:煽人淚下的尋人節目為什麼卻被質疑消費苦難?

後來,倪萍離開《等著我》節目組,不再主持該節目,很多網絡消息也曝出是是因為倪萍個人的身體原因,需要慢慢調養,網友直呼心疼,紛紛送上了祝福。而對於接替倪萍的主持人位置的張春蔚,觀眾也並不買賬,認為其主持風格和說話方式都讓人感到不自在,相比倪萍實在差的太遠。

《等著我》:煽人淚下的尋人節目為什麼卻被質疑消費苦難?

但輿論有時候就是這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雖然在倪萍離開之後收穫了大量好評,在她主持期間卻並不是這樣,那時候的倪萍,得到的不僅不是讚譽,反而是大量的質疑。

《等著我》:煽人淚下的尋人節目為什麼卻被質疑消費苦難?

這就要說到倪萍與欄目的求助者之間發生的事了,《等著我》作為一檔求人公益節目,每期都會有固定的幾個求助者,而在某期節目中,求助者是一個父親和一個孩子,來找孩子的母親,按理說很正常,但事實上這個母親是拐賣過去的,所以才會在生了孩子後選擇逃跑,從此杳無音信。要說起來,也是這家人犯法在先,但倪萍不僅沒有關注“拐賣”這個點,反而指責這個母親逃跑,支持把她找回來。這樣的做法的確有點說不過去,拐賣婦女的家庭登上電視臺來找人,還獲得支持,這到底是在場的人太容易感動還是價值觀崩壞呢?

《等著我》:煽人淚下的尋人節目為什麼卻被質疑消費苦難?

還有一期節目中,被拐的孩子和養母感情深厚,後來親生父母被找到,罹患癌症的親生父親想再見孩子一面,但孩子表示不想見也不遺憾,倪萍說:“如果孩子出來了,說明他很孝順,如果孩子沒出來,那這樣的孩子不要也罷”,後來孩子還是沒出來,嘉賓也各種攻擊,最後在無數的勸解下,孩子與親生父母見面。當然,親生父母丟失孩子多年想見孩子是正常的,但孩子有些抗拒也很正常,孩子身邊的資深媒體人也一直沒有放棄勸導。被說不正常的是主持人和嘉賓的態度,在孩子心裡有抗拒的階段,高高在上,不斷指責、批判孩子。

《等著我》:煽人淚下的尋人節目為什麼卻被質疑消費苦難?

而這個節目被質疑的地方還有很多,煽情過度,靠淚水來撐節目,消費苦難,主持人不斷髮問求助者觸及傷口等等。網絡評分也因此一直走低,直到最近才有所提升。

《等著我》:煽人淚下的尋人節目為什麼卻被質疑消費苦難?

但是,這個節目的出發點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因為拐賣失去孩子的家庭,這樣一個節目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對於那些因為從前信息不發達與戰友,朋友,恩人等失去聯繫的人來說,也同樣是這樣。節目的弊端還是應該被看到和重視的,但弊端也不應該被無限的放大,相比之下,“尋人”“公益”這些點更值得被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