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大提琴家施瓦布:從音樂風格到審美品格

這位出生於1988年的年輕人以自己精準完美的演奏征服了現場觀眾,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8年3月10日晚,年輕的德國大提琴家加布利爾·施瓦布(Gabriel Schwabe)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與張國勇指揮的大劇院小樂隊合作,演奏了海頓《C大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Hob.Vllb:1)和《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奏曲》(Hob.Vllb:2)。在一場音樂會上演奏兩部協奏曲,真是難得一見啊!對觀眾來說,這是欣賞海頓大提琴作品的絕好機會,況且還是兩部大提琴專業學生的必修作品;而對演奏家來說,卻是要面臨著體力和精力的極大挑戰。這位出生於1988年的年輕人以自己精準完美的演奏征服了現場觀眾,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聆聽大提琴家施瓦布:從音樂風格到審美品格

我有幸參加了演出前一晚在三里屯“復調”舉辦的一場沙龍活動。身材挺拔、一頭黑色捲髮、面容俊朗的施瓦布看起來有些內向,但拿起麥克卻能侃侃而談,表現得非常成熟得體。除了演奏幾首小品和協奏曲中的一段之外,他還向現場觀眾介紹了自己手中那把大約在1600年意大利佈雷西亞地區製作的手工名琴和演奏的作品,並回答了諸多問題。他的言談邏輯清晰,表達流暢,顯示出縝密的思維和成熟的理念。他說,他的父母分別是德國人和西班牙人,他從小說著兩種語言、吃著兩個民族的飯食長大。看著他用英語與觀眾交流,不得不佩服歐洲年輕人對多種語言的掌控能力。但我認為,他更多地表現出德國人的沉穩和理性,他的演奏也是如此。

海頓的《C大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Hob.Vllb:1)作於1761-1765年間,屬於海頓的早期創作,海頓在同時期完成了第6、7和8號交響曲。儘管海頓在1765年的作品目錄草稿中寫下了這部協奏曲第一樂章主部主題的開始部分,但完整樂譜早就遺失,直到200多年後的1961年,音樂學家普爾克特(Oldřich Pulkert)在布拉格國家博物館中發現了一份樂譜抄本,經相關專家鑑定確認為遺失的海頓《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1962年5月19日舉行了這部作品的20世紀首演,由捷克大提琴家薩德羅(Miloš Sádlo,1912-2003年)與奧地利指揮家麥克拉斯(Charles Mackerras,1925-2010年)指揮捷克斯洛伐克廣播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至此以後,這部作品廣為流傳,先後被十幾位當代大提琴家錄製了唱片。但這部作品傳到中國,是在70年代末。

聆聽大提琴家施瓦布:從音樂風格到審美品格

在那個時期,我們中國大提琴專業學生也都學練過一部所謂的海頓《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我曾聽同行講過,1979年波士頓交響樂團來中國巡演時,大提琴演奏家在音樂學院開大師班,他聽了大提琴專業學生演奏的海頓《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後說,這不是海頓的作品,於是當場演奏了如今被稱作“第一號協奏曲”的《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我後來在IMSLP網站上查過,我們當時演奏的那部《C大調協奏曲》被範·霍博肯(Anthony van Hoboken,1887-1983年,海頓作品編目專家)編為海頓第5號大提琴協奏曲,但網頁上有特別說明,這部作品已被確認為出生于波希米亞的大提琴家波佩爾(David Popper,1843-1913年)所作。由於70年代末國內與海外聯繫稀少,音樂資源非常睏乏,我們的信息完全處於封閉狀態,故無人知道此事。當時音樂學生使用的樂譜多為複印。我記得那部《C大調協奏曲》的樂譜還是俄文版本,想必是老一輩音樂學生50年代在蘇聯和東歐國家留學後帶回來的,當時國內的專業音樂教育大多也是沿用前蘇聯的教學體系。得益於這次外國專家的來訪,也得益於越來越開放的對外交流通道,真正的海頓《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很快成為中國大提琴專業學生們的新寵,我的同門師姐去國外參加大提琴比賽,還帶回來這部作品的原版樂譜,讓我們大有如獲珍寶之感。

有關施瓦布的推介文章儘管不太多,但令我深感震撼。這位還不滿30歲的年輕大提琴演奏家在完成學業的同時,歷經德國福伊爾曼(Grand Prix Emanuel Feuermann,2006年)、巴黎羅斯特洛波維奇(Concours Rostropovich in Paris,2009年)和倫敦富尼耶(Pierre Fournier Award in London,2009年)等一系列國際大提琴比賽的洗禮,近幾年他都是在錄製唱片和參與世界各地巡演等音樂活動中度過的,可以說已成為享有盛譽的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我禁不住想知道,像他這樣的傑出人才是如何成長的?他接受了怎樣的教育和培養?

聆聽大提琴家施瓦布:從音樂風格到審美品格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想要查找些資料還是非常便利的。最讓我感到好奇的是施瓦布畢業的克隆貝格學院(Kronberg Academy)。克龍貝格學院位於德國法蘭克福附近的克龍貝格,1993年成立時名為“克龍貝格國際室內樂學院”(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Music Academy Kronberg),1999年改為克龍貝格學院。這所學院只招收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專業的頂尖學生,設有預科、學士、碩士和“專業研修”(professional studies)等不同級別的學制,目標是培養絃樂獨奏家。克龍貝格學院舉辦的音樂節不僅有各種大師班、室內樂項目,還有每四年一次的“國際卡薩爾斯大提琴比賽”(International Pablo Casals Cello Competition)和“福伊爾曼大獎賽”(Grand Prix Emanuel Feuermann,與柏林藝術大學合辦),著名大提琴家羅斯特洛波維奇自學院成立起就是其贊助人,直到他於2007年去世,他把這裡稱為“大提琴世界的首都”。施瓦布在2006年的福伊爾曼大獎賽中獲得三項特別獎,在2006-2008年間參加過學院的大提琴大師班、大提琴音樂節和室內樂音樂會,2008-2011年在學院讀碩士,2011-2013年讀“專業研修”,主課老師均為赫爾默森(Frans Helmerson),兩段學業均獲得Hilmar Kopper獎學金。在讀期間,他不僅在2009年獲得了倫敦富尼耶比賽大獎和巴黎羅斯特洛波維奇大賽特別獎,還多次舉辦獨奏音樂會,參與許多演出,為自己作為獨奏家的職業生涯鋪就了發展之路。2015年,施瓦布與NAXOS唱片公司簽訂了錄製大提琴作品的合同,並在當年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專輯《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鳴曲與藝術歌曲》,2017年10月發行專輯《聖-桑:大提琴協奏曲與組曲》,2018年5月發行專輯《舒曼:大提琴作品全集》。與此同時,他還作為獨奏家與許多著名指揮家和樂團合作演出,參與諸如室內樂巡演、大師班講課以及多個音樂節演出等音樂活動。

聆聽大提琴家施瓦布:從音樂風格到審美品格


施瓦布所取得的輝煌業績,得益於他個人的天資和努力,也得益於他的音樂家庭和他的優秀專業老師,更得益於德國卓越的音樂英才教育體系。在青少年階段通過多參與國際性比賽和音樂活動,掌握大量曲目,強化演奏技能,並得到同行專家認可,獲得國際聲譽,這就為他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克龍貝格學院的辦學理念和“專業研修”課程為英才學生開拓出通往獨奏家的道路。這樣的專業音樂教育體系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施瓦布在大劇院演奏的兩首大提琴協奏曲很有特色。如果說我們從現場演出和唱片中熟悉的海頓大提琴協奏曲的演奏風格多為比較熱情張揚的話,這位年輕人的演奏風格卻凸顯出優雅和內斂。《C大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是海頓的早期創作(作於1761-65年),屬於典型的維也納古典樂派風格,音樂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活力。其主部主題中附點音型的上行發展表達了一種昂揚的氣息,多次出現的上行音階式旋律充滿熱情。但從作品的創作年代和當時大提琴尚需用雙腿夾住來演奏(大提琴的尾柱發明於1845年)的狀況來看,海頓的大提琴協奏曲應當是以優雅地炫技為基調。施瓦布的演奏聲音鬆弛,很有質感,且用弓考究,許多細節表現得相當完美,特別是對主部主題中在中低音區的兩個小短音的處理非常輕盈,讓我立刻就聯想到宮廷舞蹈場景中,那些插滿頭飾、身著超大裙裾的貴婦人的步態。他的演奏在肢體上沒有任何多餘動作,音樂中也沒有刻意的張揚,但邏輯清晰,層次鮮明,技術精準,表現出一種有節制的熱情,應該說,這更接近海頓音樂的原創特色。《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奏曲》作於1783年,這部作品如今很少被作為公演曲目,可能是由於技巧艱深、演出效果有限之故。其音樂中不僅有較頻繁的音階式快速跑動樂句,還包含了諸多雙音旋律以及高把位上的樂段。觀賞施瓦布遊刃有餘的演奏,不得不佩服他高超的技藝和對音樂的整體掌控能力,特別是在一場音樂會上演奏兩部協奏曲時。他的演奏不僅是技巧與音樂風格的展示,也體現出他的審美品格。

聆聽大提琴家施瓦布:從音樂風格到審美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