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大提琴家施瓦布:从音乐风格到审美品格

这位出生于1988年的年轻人以自己精准完美的演奏征服了现场观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8年3月10日晚,年轻的德国大提琴家加布利尔·施瓦布(Gabriel Schwabe)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与张国勇指挥的大剧院小乐队合作,演奏了海顿《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Hob.Vllb:1)和《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Hob.Vllb:2)。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两部协奏曲,真是难得一见啊!对观众来说,这是欣赏海顿大提琴作品的绝好机会,况且还是两部大提琴专业学生的必修作品;而对演奏家来说,却是要面临着体力和精力的极大挑战。这位出生于1988年的年轻人以自己精准完美的演奏征服了现场观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聆听大提琴家施瓦布:从音乐风格到审美品格

我有幸参加了演出前一晚在三里屯“复调”举办的一场沙龙活动。身材挺拔、一头黑色卷发、面容俊朗的施瓦布看起来有些内向,但拿起麦克却能侃侃而谈,表现得非常成熟得体。除了演奏几首小品和协奏曲中的一段之外,他还向现场观众介绍了自己手中那把大约在1600年意大利布雷西亚地区制作的手工名琴和演奏的作品,并回答了诸多问题。他的言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显示出缜密的思维和成熟的理念。他说,他的父母分别是德国人和西班牙人,他从小说着两种语言、吃着两个民族的饭食长大。看着他用英语与观众交流,不得不佩服欧洲年轻人对多种语言的掌控能力。但我认为,他更多地表现出德国人的沉稳和理性,他的演奏也是如此。

海顿的《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Hob.Vllb:1)作于1761-1765年间,属于海顿的早期创作,海顿在同时期完成了第6、7和8号交响曲。尽管海顿在1765年的作品目录草稿中写下了这部协奏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开始部分,但完整乐谱早就遗失,直到200多年后的1961年,音乐学家普尔克特(Oldřich Pulkert)在布拉格国家博物馆中发现了一份乐谱抄本,经相关专家鉴定确认为遗失的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1962年5月19日举行了这部作品的20世纪首演,由捷克大提琴家萨德罗(Miloš Sádlo,1912-2003年)与奥地利指挥家麦克拉斯(Charles Mackerras,1925-2010年)指挥捷克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至此以后,这部作品广为流传,先后被十几位当代大提琴家录制了唱片。但这部作品传到中国,是在70年代末。

聆听大提琴家施瓦布:从音乐风格到审美品格

在那个时期,我们中国大提琴专业学生也都学练过一部所谓的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我曾听同行讲过,1979年波士顿交响乐团来中国巡演时,大提琴演奏家在音乐学院开大师班,他听了大提琴专业学生演奏的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后说,这不是海顿的作品,于是当场演奏了如今被称作“第一号协奏曲”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我后来在IMSLP网站上查过,我们当时演奏的那部《C大调协奏曲》被范·霍博肯(Anthony van Hoboken,1887-1983年,海顿作品编目专家)编为海顿第5号大提琴协奏曲,但网页上有特别说明,这部作品已被确认为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大提琴家波佩尔(David Popper,1843-1913年)所作。由于70年代末国内与海外联系稀少,音乐资源非常困乏,我们的信息完全处于封闭状态,故无人知道此事。当时音乐学生使用的乐谱多为复印。我记得那部《C大调协奏曲》的乐谱还是俄文版本,想必是老一辈音乐学生50年代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留学后带回来的,当时国内的专业音乐教育大多也是沿用前苏联的教学体系。得益于这次外国专家的来访,也得益于越来越开放的对外交流通道,真正的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很快成为中国大提琴专业学生们的新宠,我的同门师姐去国外参加大提琴比赛,还带回来这部作品的原版乐谱,让我们大有如获珍宝之感。

有关施瓦布的推介文章尽管不太多,但令我深感震撼。这位还不满30岁的年轻大提琴演奏家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历经德国福伊尔曼(Grand Prix Emanuel Feuermann,2006年)、巴黎罗斯特洛波维奇(Concours Rostropovich in Paris,2009年)和伦敦富尼耶(Pierre Fournier Award in London,2009年)等一系列国际大提琴比赛的洗礼,近几年他都是在录制唱片和参与世界各地巡演等音乐活动中度过的,可以说已成为享有盛誉的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我禁不住想知道,像他这样的杰出人才是如何成长的?他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和培养?

聆听大提琴家施瓦布:从音乐风格到审美品格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查找些资料还是非常便利的。最让我感到好奇的是施瓦布毕业的克隆贝格学院(Kronberg Academy)。克龙贝格学院位于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克龙贝格,1993年成立时名为“克龙贝格国际室内乐学院”(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Music Academy Kronberg),1999年改为克龙贝格学院。这所学院只招收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专业的顶尖学生,设有预科、学士、硕士和“专业研修”(professional studies)等不同级别的学制,目标是培养弦乐独奏家。克龙贝格学院举办的音乐节不仅有各种大师班、室内乐项目,还有每四年一次的“国际卡萨尔斯大提琴比赛”(International Pablo Casals Cello Competition)和“福伊尔曼大奖赛”(Grand Prix Emanuel Feuermann,与柏林艺术大学合办),著名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自学院成立起就是其赞助人,直到他于2007年去世,他把这里称为“大提琴世界的首都”。施瓦布在2006年的福伊尔曼大奖赛中获得三项特别奖,在2006-2008年间参加过学院的大提琴大师班、大提琴音乐节和室内乐音乐会,2008-2011年在学院读硕士,2011-2013年读“专业研修”,主课老师均为赫尔默森(Frans Helmerson),两段学业均获得Hilmar Kopper奖学金。在读期间,他不仅在2009年获得了伦敦富尼耶比赛大奖和巴黎罗斯特洛波维奇大赛特别奖,还多次举办独奏音乐会,参与许多演出,为自己作为独奏家的职业生涯铺就了发展之路。2015年,施瓦布与NAXOS唱片公司签订了录制大提琴作品的合同,并在当年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鸣曲与艺术歌曲》,2017年10月发行专辑《圣-桑:大提琴协奏曲与组曲》,2018年5月发行专辑《舒曼:大提琴作品全集》。与此同时,他还作为独奏家与许多著名指挥家和乐团合作演出,参与诸如室内乐巡演、大师班讲课以及多个音乐节演出等音乐活动。

聆听大提琴家施瓦布:从音乐风格到审美品格


施瓦布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得益于他个人的天资和努力,也得益于他的音乐家庭和他的优秀专业老师,更得益于德国卓越的音乐英才教育体系。在青少年阶段通过多参与国际性比赛和音乐活动,掌握大量曲目,强化演奏技能,并得到同行专家认可,获得国际声誉,这就为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克龙贝格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研修”课程为英才学生开拓出通往独奏家的道路。这样的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施瓦布在大剧院演奏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很有特色。如果说我们从现场演出和唱片中熟悉的海顿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风格多为比较热情张扬的话,这位年轻人的演奏风格却凸显出优雅和内敛。《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是海顿的早期创作(作于1761-65年),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古典乐派风格,音乐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活力。其主部主题中附点音型的上行发展表达了一种昂扬的气息,多次出现的上行音阶式旋律充满热情。但从作品的创作年代和当时大提琴尚需用双腿夹住来演奏(大提琴的尾柱发明于1845年)的状况来看,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应当是以优雅地炫技为基调。施瓦布的演奏声音松弛,很有质感,且用弓考究,许多细节表现得相当完美,特别是对主部主题中在中低音区的两个小短音的处理非常轻盈,让我立刻就联想到宫廷舞蹈场景中,那些插满头饰、身着超大裙裾的贵妇人的步态。他的演奏在肢体上没有任何多余动作,音乐中也没有刻意的张扬,但逻辑清晰,层次鲜明,技术精准,表现出一种有节制的热情,应该说,这更接近海顿音乐的原创特色。《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783年,这部作品如今很少被作为公演曲目,可能是由于技巧艰深、演出效果有限之故。其音乐中不仅有较频繁的音阶式快速跑动乐句,还包含了诸多双音旋律以及高把位上的乐段。观赏施瓦布游刃有余的演奏,不得不佩服他高超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整体掌控能力,特别是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两部协奏曲时。他的演奏不仅是技巧与音乐风格的展示,也体现出他的审美品格。

聆听大提琴家施瓦布:从音乐风格到审美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