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胸腔共鳴」的訓練技巧!低音就這樣練非常管用!

胸腔共鳴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胸腔不但是低聲區的主要共鳴腔體,能夠增加歌唱發聲的音響效果;它也是連接高中低聲區的橋樑,能夠輕鬆的解決聲區轉換時聲音斷裂的難題;它還是高聲區獲得氣息支持的動力。今天,老師來教你幾種關鍵的訓練技巧:

喉頭放鬆練習。微微張開嘴巴,必須充分放鬆喉頭,注意並不是過分下壓喉頭,閉合聲帶,像金魚吐泡泡一樣輕輕地發聲或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唱歌“胸腔共鳴”的訓練技巧!低音就這樣練非常管用!

廣西南寧連續三天領略原汁原味的美國百老匯風

經常靠牆練習。因為靠牆可以接觸你的後脊樑,讓你更容易感覺到氣息沿後背向前走的走向,並且胸腔的共鳴能和牆產生共振,讓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

運用想象的方法練習。經常想象自己的聲音是豎立的,而不是扁平的;想象聲音的圓潤飽滿。閉上嘴巴,發出“嗯”的音,有感情的將“嗯”拉長一點,會感覺頭和胸前在震動,這就是胸腔共鳴與頭腔共鳴的協調音色。

選擇帶有濃厚胸聲的母音練習。一般發“歐”、“哞”、“嗨”等母音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發聲時咽喉腔儘量找“半打哈欠”的感覺,下顎自然不能過度僵硬用力,把聲音先打在上顎再移至牙根,讓聲音在氣管和喉頭周圍自然振動,最後通過氣管後傳至胸腔產生良好的胸腔共鳴。

唱歌“胸腔共鳴”的訓練技巧!低音就這樣練非常管用!

2017年8月19日,英國亨利,亨利


在此過程中,氣息要均勻地流動,柔和地衝擊聲帶,切忌為了尋找寬厚的共鳴聲音而壓著喉頭唱,這樣會導致緊張的“喉音”出現。

在歌唱過程中,要合理恰當地運用胸腔共鳴,不斷完善歌唱發聲方法,使我們的聲音得以發展。

唱歌“胸腔共鳴”的訓練技巧!低音就這樣練非常管用!

#伊蓮佩姬,費翔演唱會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