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导语:“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最近,朋友小方过来玩,说起他的烦心事,因为和爱人想法不一,已经做好准备和媳妇分手。细问之后,才知个中缘由,不禁感慨,一句“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的话,说与男人后,会有什么后果,女人也许没什么恶意,但对男人来说,就是对他长辈的不敬,因为对长辈的看法不一,从而产生矛盾,最终闹的夫妻分离分手,根本就不值得,两个恩爱的年轻人,共同拥有自己的家,只因老人的一些琐事而翻脸,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都是处事欠考虑。

“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01.小方,目前是公司的会计,孩子都5岁了,老婆身体有些毛病,一直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生活。按照当下的习惯,奶奶带孙子,儿媳持家,男人在外赚钱养家,已经是个潜规则。可是,婆婆和儿媳自古就是天敌,让两个相冲的人呆一起,本来就是给家里添乱,可是小方不这样认为。

“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一次,小方岳母来看外甥,带来了玩具车,一大堆好吃的食品,可把小方儿子乐的嘴合不拢,一口一句外婆好。做外婆的满脸高兴,全家陪着孩子一起逛公园,上山夜游,打游戏,最后孩子缠着外婆呆了3天,她才回老家去。婆婆看到亲家母对孩子如此关爱,少不了亲自去菜市场挑选各种美食,外婆在的几天,一家伙食改善了许多,对于一个依靠工资养家的小方来说,该是奢侈了一番。

“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02.小方说,爱人身体好的时候,也会想办法到市区找些零工做,给家里贴补家计。每天清晨早早起床给全家洗好衣服,做好早餐,而后直奔打工的工厂去,很晚才回家。这样,孩子就留给婆婆一个人照看,婆婆大字不识一筐,人不闲着,尤其是那张嘴巴,一天到晚巴拉巴拉不停,一段时间以来,孩子觉得奶奶啰嗦,开始在妈妈面前告状,说奶奶这个不好,那个刁难他。

“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有一天,孩子放学了,要跟同学去看电影,奶奶说,电影不必到外面看,家里有电视机,何必浪费钱,小孩子听不进奶奶的话,直接一个电话给了妈妈,说已经和同学约好晚上8点在新城电影院看《战狼2》,另外要买个VR眼镜,先让同学垫付了,倒是要给人家的,妈妈答应了。等电影看完后,奶奶和妈妈在家很冷淡,开心回家的孩子发现了,偷偷告诉爸爸。

“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03.小方知道家里出了状况,感觉过问,得知因为儿子看电影的事,自己母亲和爱人吵了一架,婆婆说媳妇不尊重她老人,明明说好不让孩子去外地看电影,而且花那么多的钱,家里不能这样划算,经济上不允许,可媳妇说,老人总要顺着小孩吧,我妈妈来的时候,外甥要做什么都能哄着,满足他,你做婆婆的好像是个外人一样对待孙子。

“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小方听过后,责怪妻子,不该说妈妈,都是长辈,谁的妈妈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妻子坚持说,他奶奶不爱自己的孙子,还比不过外婆。最后两个电话里吵了起来,“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小方这时也多心了,突然回了一句:“那好吧,我们离婚”。

“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其实,

没有哪个老人不希望自己的晚辈生活和工作顺利的,尤其是对待第三代的教育上,能满足的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可是奶奶以为家里条件有限,作为儿媳,开始不理解做婆婆的思想,以为是怕花钱,就嫌弃孙子,甚至不怎么爱护孙子。

“你妈是你妈,我妈是我妈,能一样吗?”,“那好吧,我们离婚”

作为晚辈的夫妻,谁家的母亲都该一样尊重,老人对孩子的爱的方式也许不同,何必过分深究呢?教育孩子思路不同,闹的婆媳不和,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事,有必要大发脾气吗?

我希望朋友小方不会为了一句气话,把自己的家随意的分离。(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