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國證券報要聞匯總

二季度公募基金盈利767.3億元

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結束,逾百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披露了季報。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扭轉了一季度大幅虧損的局面,二季度盈利767.3億元,整體規模小幅上升至7.96萬億元。在基金公司中,天弘基金當前規模最大,嘉實基金當期利潤最高。

在投資佈局上,一季度末基金配置最多的行業仍是製造業,佔淨值比例的39.32%,比一季度末降低5.02個百分點。排名第二位的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佔淨值比例的6.47%,比一季度末降低0.28個百分點。

從新增的50大基金重倉股名單來看,基金二季度主要相中消費品及服務、醫藥類股票。截至二季度末,在基金公司前50大重倉股中,以消費品和信息技術類居多,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伊利股份、貴州茅臺、網宿科技、山東黃金、五糧液、索菲亞、通化東寶、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信維通信。從減持情況來看,在被減持市值最高的50只股票中,信息技術類超過30%。

二季度上證指數下跌2.73%,但所有類型基金均實現盈利。其中,混合型基金成為創收大戶,二季度整體盈利331.38億元;貨幣基金以288.89億元整體盈利排名第二;股票型基金整體盈利62.18億元;債券型基金整體盈利35.14億元。

從基金公司盈利情況來看,二季度嘉實基金利潤達54.15億元,位居首位,天弘基金以50.09億元緊隨其後。易方達、南方、富國、工銀瑞信和匯添富當期利潤都在30億元以上。

不過,公募基金二季度整體仍遭遇一定程度淨贖回,淨贖回份額達804.3億份,佔比達1.08%。其中,商品型基金、QDII獲得淨申購,淨申購比例在15%左右;債券型、股票型、指數型、混合型基金均出現淨贖回,其中混合型基金淨贖回比例最高,淨贖回956.14億份,淨贖回比例為5.35%;貨幣型基金規模保持平穩,淨申購214.39億份,淨申購比例為0.52%。

截至二季度末,規模排名前十位(不含未披露二季報的基金)的基金公司分別為天弘、華夏、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嘉實、匯添富、博時、建信和中銀。其中,天弘基金規模達8505.20億元,華夏基金規模達5156.99億元,其他8家均在2000億元以上。

深交所深圳證監局向萬科鉅盛華髮出監管函

深交所21日分別向萬科公司和萬科公司第一大股東鉅盛華公司發出監管函。深交所表示,萬科於19日向非指定媒體透露《關於提請查處鉅盛華及其控制的相關資管計劃違法違規行為的報告》全文這一未公開重大信息,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第2.9條和第2.14條規定。鉅盛華公司在去年12月和今年7月披露擁有萬科股份權益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後,截至目前仍未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將相關備查文件的原件或有法律效力的複印件備置於上市公司住所。專家表示,嚴格遵守信息披露制度是對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任何一方都不能將私利置於法律程序之上。

要求兩家公司合規信披

20日,萬科發佈公告稱,公司確於18日和19日通過電子郵件、現場提交和郵寄快件等方式,向中國證監會、中國基金業協會、深交所和深圳證監局提交了上述《報告》。

深交所21日向萬科發出的監管函指出,萬科向非指定媒體透露了這一未公開重大信息,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第2.9條和第2.14條規定,因此對公司採取發出監管函、對主要負責人進行監管談話等措施。深交所希望萬科公司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吸取教訓,嚴格遵守《證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及深交所相關規則的規定,在指定媒體上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深交所向鉅盛華髮出的監管函指出,鉅盛華公司分別於2015年12月、2016年7月披露擁有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權益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經多次督促,截至目前鉅盛華公司仍未按照《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15號——權益變動報告書》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16號——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的要求,將相關備查文件的原件或有法律效力的複印件備置於上市公司住所。

深交所表示,鉅盛華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第1.4條規定,對其採取發出監管函、對主要負責人進行監管談話等措施,同時希望鉅盛華公司吸取教訓,嚴格遵守《證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及交易所相關規則的規定,在指定媒體上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深圳證監局將約談雙方負責人

萬科公司21日發佈公告稱,公司和鉅盛華均收到深圳證監局發出的監管關注函。

監管關注函稱,深圳證監局已依法就萬科的舉報事項開展核查。深圳證監局關注到,萬科舉報事項的信息發佈和決策程序不規範,一是未按照規定健全對外發布信息的申請、審核機制,導致相關信息被部分非指定信息披露媒體提前公佈;二是以公司名義向監管部門提交對公司重要股東的舉報事項,有關決策程序不審慎。

鉅盛華在增持萬科股份期間,未按權益變動報告書的要求將相關備查文件的原件或有法律效力的複印件備置於上市公司住所。

深圳證監局要求,萬科和鉅盛華主要負責人於22日到深圳證監局接受誡勉談話。

深圳證監局要求,萬科公司全面梳理信披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完善信披內部管理制度,切實發揮信披委員會在公司治理和信披方面的監督指導作用。同時,盡最大努力積極妥善解決爭議。對於鉅盛華公司,深圳證監局要求,鉅盛華公司切實履行股東義務,依法及時披露相關信息,採取必要措施避免出現影響上市公司持續發展和中小投資者利益的情形。

與黑石交易不涉股份發行和收購

萬科公司21日發佈公告披露與黑石集團交易的進展。萬科出資38.89億元與合作方聯合收購黑石集團旗下地產資產的交易文件已經簽訂。萬科稱,此次交易將快速提升公司在商業物業經營管理方面的能力,是公司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

萬科曾在12日披露,計劃收購由與黑石集團關聯企業管理的基金及其他獨立第三方所持有特定商業地產公司(目標公司)的多數股權。目標公司的多數股權將由萬科公司及若干合作方共同組成之有限合夥制基金(聯合收購平臺)之全資附屬公司收購。

萬科21日披露,近日該聯合收購平臺與相關方簽訂了本次交易的最終交易文件。本次交易完成後,聯合收購平臺將持有目標公司96.55%股權。萬科擬投向聯合收購平臺合計投資額約為38.89億元。本次交易僅為普通的資產收購,不涉及任何萬科的證券發行,就本次交易未有就有關發行或收購萬科股份進行任何談判。

形成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了《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明確了新形勢下軍民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政策措施,是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使經濟建設為國防建設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質基礎,國防建設為經濟建設提供更加堅強的安全保障。到2020年,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成熟定型,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重點領域融合取得重大進展,先進技術、產業產品、基礎設施等軍民共用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基本形成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基礎領域資源共享體系、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軍事人才培養體系、軍隊保障社會化體系、國防動員體系。

《意見》提出,加強基礎領域統籌,增強對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整體支撐能力。統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考慮軍地需求,綜合運用重要資源。地方交通運輸建設要按照突出重點、經濟有效的原則,強化政府主體責任,貫徹好國防要求。優化空域結構,推進空域分類管理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立空域動態管理、靈活使用機制。加強交通領域軍地資源、信息、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共享與協作,積極推動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建設。統籌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力度。統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軍地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優化總體佈局。統籌測繪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跨部門跨領域地理信息資料成果定期匯交和位置服務站網共享機制。統籌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軍地氣象整體佈局。統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建立標準化軍民融合長效機制。

加強產業領域統籌,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進一步打破行業封閉,立足國民經濟基礎,突出核心能力,放開一般能力,推進社會化大協作,推進軍工企業專業化重組。擴大引入社會資本,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加快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健全信息發佈機制和渠道,構建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推動軍工技術向國民經濟領域的轉移轉化,實現產業化發展。積極參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

加強科技領域統籌,著力提高軍民協同創新能力。加快軍民融合式創新,整合運用軍民科研力量和資源,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優勢和潛力,廣泛吸納專家強化頂層規劃設計,開展聯合攻關,加強基礎技術、前沿技術、關鍵技術研究,推進軍民技術雙向轉移和轉化應用。完善軍民協同創新機制,加大國防科研平臺向民口單位開放力度,推動建立一批軍民結合、產學研一體的科技協同創新平臺。

加強教育資源統籌,完善軍民融合的人才培養使用體系。

加強社會服務統籌,提高軍隊保障社會化水平。

強化應急和公共安全統籌,提高軍地協同應對能力。

統籌海洋開發和海上維權,推進實施海洋強國戰略。

《意見》要求,必須採取有力措施,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加強統一領導,搞好軍地協調。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是各級黨委、政府和軍事機關的共同責任。加快建立國家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軍民融合領導機構,健全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順暢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相統一的工作運行體系,系統完備、銜接配套、有效激勵的政策制度體系。軍地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專項規劃,納入國家規劃管理體系和軍隊建設規劃計劃體系,搞好軍地相關規劃計劃協調銜接。加強重大事項會商,及時通報情況,協商解決問題。

外匯局:跨境資金流動將保持基本穩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21日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基本符合預期,國內金融市場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逐步緩解。未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將保持基本穩定。

王春英是在當日舉行的2016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做上述論述的。她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呈現出五大特點:一是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總體仍呈現逆差;二是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逐步緩解;三是售匯率下降,部分渠道的外匯融資規模回升;四是結匯率上升,市場主體持匯意願有所減弱;五是銀行遠期結售匯逆差大幅收窄。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6年一季度逆差1248億美元,二季度逆差大幅收窄至490億美元,其中月度結售匯逆差由1月的544億美元,逐步回落到5、6月的125億和128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一季度逆差1123億美元,二季度逆差收窄至565億美元,其中,1-4月,銀行代客涉外外匯收付款逆差逐月減少,分別為201億、105億、59億和20億美元;5、6月轉為順差2億和125億美元。

王春英認為,儘管各種國內外不確定性會給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行帶來一些挑戰,不過支撐我國國際收支平穩運行的因素依然很多。包括:第一,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增速在世界範圍內仍屬於較高水平。此外,我國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而且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特徵沒有變。7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最新預測中,將2016年我國經濟增速上調了0.1個百分點至6.6%,這也是該組織今年以來第二次調高對我國經濟的預測。第二,經常賬戶持續順差,並且處於合理範圍之內。第三,境內外資產收益仍維持一定差距。第四,外匯儲備餘額仍然穩居世界第一位。第五,當前國際上關於防範風險的溝通協調不斷加強,有利於維護市場穩定。

針對有記者提出的“人民幣的量價背離”問題,王春英指出,結售匯逆差逐步收窄,跨境資金流出總體下降,但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也是正常現象。去年“8·11”匯改,人民銀行完善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去年12月又公佈了人民幣匯率指數,進一步完善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形成機制,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近一段時期,受市場供求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雙重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仍保持了基本穩定。

國家外匯局21日發佈的銀行結售匯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銀行累計結匯4.75萬億元人民幣(摺合7267億美元),售匯5.88萬億元人民幣(摺合9005億美元),結售匯逆差1.13萬億元人民幣(摺合1738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2016年上半年,累計涉外收入8.85萬億元人民幣(摺合13545億美元),對外付款9.95萬億元人民幣(摺合15233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10萬億元人民幣(摺合1688億美元)。

王春英表示,關於結售匯逆差的變化,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近期出臺了一些支持跨境投融資的新政策,很多企業也會考慮增加境外融資,減少購匯,所以在匯率貶值的情況下,結售匯逆差不一定會擴大。並且,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市場主體逐步適應新機制,匯率預期總體趨穩。從境內外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價差來看,今年1-4月日均價差逐漸收窄,分別為419個、111個、94個和80個基點;5月雖然擴大至162個基點,但6月又回落到97個基點。市場情緒的穩定是個非常可喜的變化,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減弱。

汽柴油價格下調

發改委網站21日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7月2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55元和150元。

險資運用餘額超12萬億

保監會網站7月2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保險資金運用餘額達125629.30億元,較年初增長12.37%。其中,銀行存款23605.23億元,佔比18.79%;債券42078.44億元,佔比33.49%;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6959.45億元,佔比13.50%;其他投資42986.18億元,佔比34.22%。

統計期內,保險總資產142660.75億元,較年初增長15.42%。其中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總資產354.10億元,較年初增長0.48%。

國家建立風電投資監測預警機制

國家能源局21日對外發布通知,提出建立風電投資監測預警機制,引導風電企業理性投資,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根據這一機制,預警結果為紅色的省份,國家能源局當年將不下達年度開發建設規模,地方暫緩核准新的風電項目。

國家能源局當日發佈《關於建立監測預警機制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明確,監測預警機制的指標體系分為政策類指標、資源和運行類指標、經濟類指標。最終風險預警結果由三類指標加權平均確定。預警程度由高到低分為紅色、橙色、綠色三個等級,監測預警結果每年定期發佈。

當日發佈的《2016年全國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顯示,吉林、黑龍江、甘肅、寧夏、新疆5個省份預警結果為紅色。

隋強:正研究新三板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

全國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隋強21日出席2016中國新三板高峰論壇時表示,新三板掛牌數量和申請掛牌數量還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規劃方面,未來將從逐步落實掛牌公司分層管理的差異化制度安排、研究新三板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優化市場管理、強化市場監管四方面入手。

他說,第一,逐步落實掛牌公司分層管理的差異化制度安排。基於前期分層管理工作經驗和已經開展的工作,下一步將重點推進差異化監管和服務。一方面推動創新層掛牌公司進一步規範公司治理,切實加強信息披露、發行融資和併購重組的監管,整體提升掛牌公司規範化水平,在此基礎上探索優先在創新層引入公募基金等制度;另一方面對基礎層掛牌公司加強服務和引導。

第二,研究新三板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提高市場定價動力。目前儘管新三板發展迅速,但仍面臨著掛牌公司質量不高、股權高度集中、投資者數量結構比較單一等問題,股轉系統將全面評估新三板市場流動狀況以及影響因素,從源頭釐清市場定位,推動完善法律依據,改革交易制度,豐富投資者群體,提高掛牌工作質量,增強做市商交易定價能力等。目前這些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第三,優化市場管理,更好地聚焦市場定位,提高服務供給側改革的能力。新三板是市場化機制的市場,股轉系統支持鼓勵證券公司基於自身業務利益考量形成有自我偏好的相關準則,這體現了市場化的遴選標準。

第四,強化市場監管,提高風險控制水平,堅持創新發展與風險控制相匹配的原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創新,努力提高風險控制能力,把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落到實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下一步,將在開展市場規則全面評估的基礎上,推進治理規則的全面修訂和制定工作,進一步明確各類行為與監管措施的對應關係,豐富自律監管的措施手段。使市場主體明確底線、紅線,以及觸碰底線、紅線的後果,提升市場規範化程度。

落實依法監管 持續完善規則體系

2016年上半年,深交所認真落實中國證監會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理念要求,切實履行一線監管職責,努力夯實市場健康發展基礎。相關人士表示,市場發展日新月異,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落實依法監管,重在及時把握變化,持續健全完善規則體系,提升規則透明度,明確市場主體預期,築牢基石,將交易所法定監管職責落到實處。

梳理上半年深交所監管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完善上市公司監管規則,提升信息披露質量。2016年1月,深交所發佈《關於落實相關事項的通知》,並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備忘錄中的相關公告格式進行了修訂;5月,發佈《上市公司停復牌業務備忘錄》,明確停復牌事項的最長停牌時間,細化程序規範和信息披露要求,強化“分階段披露”,明確上市公司濫用停復牌情況下的監管處理措施;6月,修訂《上市委員會工作細則》,將上市證券的暫停上市事宜納入上市委審核範圍。

為適應信息披露監管新要求,深交所全面實施行業小組監管模式,打造行業監管和分類監管相結合的立體化監管網絡。年初以來,完善基於新興產業的行業信息披露指引體系,針對演藝明星證券化現象,修訂廣播電影電視行業信息披露指引,起草LED光電、機器人、醫療器械、信息安全、互聯網營銷等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優化分類監管指標體系,提升問題與風險的發現能力。精準發力,在年報事後審查中對高風險公司實施雙重審核和特別風險複核。將行業監管小組與併購重組等專業技術小組全面對接,提升監管專業水平。

在日常監管實踐中,深交所及時填補監管真空,把法律規定、監管要求細化到一線監管制度規則中。發佈減持預披露、股東股份被質押(凍結、拍賣或設定信託)、“高送轉”利潤分配和公積金轉增股本、簽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等事項的公告格式。制訂《上市公司收購及權益變動披露事宜備忘錄》,強化權益變動信息披露,破解監管難題。深入分析境內外信息披露差異,研究解決跨市場、跨境信息披露規則、通道協同性問題。

其次,完善會員監管規則,落實投資者權益保護。進一步強化會員在高風險證券交易風險警示、客戶適當性管理和交易終端安全使用方面的職責。修訂《會員客戶高風險證券交易風險警示業務指引》,擴大高風險證券範圍,將分級基金B份額納入高風險證券,強化會員交易監控、盤中風險警示和投資者教育職責。發佈《關於做好創業板上市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適當性管理工作的通知》,修訂《會員持續開展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業務指引》,將創業板公司可轉債納入適當性管理,遵循與創業板股票相同的適當性管理要求,並進一步強化會員在創業板新股申購中落實客戶風險揭示等適當性管理要求。發佈《交易終端管理指引》,明確會員在交易終端使用中的用戶權限和數字證書管理職責,強化前端控制要求,防範交易結算風險,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第三,完善交易監管規則,提高監管透明度。提高監管透明度,明確監管預期,進一步細化、量化交易監管規則體系,提高可操作性和指導性。定期通過官網專區、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公開監管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完善異常交易監管標準,編寫宣講案例,分別針對基金、券商、保險、信託、QFII等專業機構開展合規交易管理專題培訓。

目前,深交所正積極推進轉變監管思路,探索由“以監管投資者為主”的傳統模式逐步轉向“以監管會員為中心”,強化會員客戶管理責任,將防範違規、遏制風險的監管關口前移。適時修訂《會員客戶交易行為管理指引》,制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重點要求會員強化異常交易行為監控、交易合規管理和風險監控,提高自主防控異常交易能力,推動會員歸位盡責。同時,強化對會員落實客戶交易行為管理、適當性管理等方面的現場檢查;對會員違規行為及時採取監管措施,形成監管威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