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财富传承:如何实现基业常青?|新刊亮相


家族财富传承:如何实现基业常青?|新刊亮相

拓展家族财富管理格局 助力中国经济基业长青

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高皓

财富创造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动力,财富管理是金融市场的源头活水,财富传承是千家万户的美好梦想。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中国家庭财富已经形成120万亿元的巨大体量,且远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持续增长。同时,随着第一代企业家逐渐老去,数百万家民营企业即将开始传承,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家族财富传承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富不过三代”是家族企业永恒的话题。

实体企业是家族财富的载体和源泉,也是中国经济基业长青的基石。民企传承是家族财富首先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民企传承不是一次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承意味着重构既有的管理权、治理权和股权格局,塑造新的家族与经理人关系,而下一代必须经历多重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领袖。这些内部秩序的调整又往往伴随着诸多外部挑战,中国经济“三期叠加”使得传统产业步履维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模式则加速了颠覆性创新和破坏性创造。这些内部和外部的重大挑战使得民企传承格外艰难。

中国家族财富的大规模传承是前无古人的挑战,对金融行业而言也将是前所未见的机遇。过去10年间,财富管理的巨大需求推动着包括银行理财、证券、信托、保险、基金在内的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以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为例,2007年是“中国私人银行元年”,短短10年间管理资产已从零增长到8.4万亿元;2013年是“中国家族信托与家族办公室元年”,数量和体量发展迅猛;家族基金会和慈善信托也日益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家族传承,究竟传承的是什么?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正确与否及深刻程度,对传承成败有着关键影响。一方面,家族传承通常伴随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分离,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多元化、国际化、上市退市、并购重组、剥离出售密切相关,而对于金融资本的管理,家族则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权衡流动性、收益率、风险、期限等多种因素。另一方面,家族往往过于注重有形财富的传承,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无形财富的传承。但无形财富才是创造价值的源头活水,以家风和家训为表征的价值观与文化塑造着家族的未来。

“有恒产者有恒心”。实现财富管理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需要立法者、监管者、金融机构与财富拥有者等不同主体的共同努力。对立法者而言,应以产权制度为抓手,建立完善的法律基础设施,如填补家族信托的立法空白;对于监管者而言,应着力建设公平、开放、合规的财富管理市场,如规制利益冲突、强制信息披露、防范金融欺诈等;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与其利益一致、需求匹配的核心能力,例如能够兼具标准化与订制化的资产配置能力;对于财富拥有者而言,应当加强学习,未雨绸缪,同时管好有形和无形财富,如梳理股权结构、设立家族信托、撰写家族宪法、尽早培养下一代等。

本期的封面专题,邀请立法者、监管者、学者和来自不同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撰稿,涵盖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的多个维度,以期拓展家族财富管理格局,助力中国经济基业长青。

家族财富传承:如何实现基业常青?|新刊亮相

本期目录

封面专题

家族财富传承:如何实现基业常青?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快速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家族企业即将进入大规模传承的浪潮。但家族企业及家族财富传承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球多个权威调研数据显示,家族从一代传承到二代的成功率不超过20%,从一代传承到三代的成功率不超过5%。中国家族企业将面临“富不过三代”甚至是“富不过二代”的巨大挑战。本期封面专题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合作,邀请立法者、监管者、学者和来自不同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撰稿,涵盖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的多个维度,以期拓展家族财富管理格局,助力中国经济基业长青。

1

孙宪忠:家族财富管理与亲属投资的几个法律问题

在法律上确实需要认真思考亲属共同投资产生的家族财富管理的问题,在指导立法的意识形态方面,我们必须承认亲属共同投资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积极价值的社会行为;在确定亲属共同投资形成的家族式资产管理时,应该首先充分利用我国现有法律提供的规范资源。

2

赖秀福:发挥信托制度优势 助力家族财富管理行稳致远

用好信托制度服务家族财富管理需求,既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也是推动信托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3

蔡概还、邓婷:中国家族慈善信托发展的关键问题

家族慈善信托的好处,不完全在于保值增值,实则是未雨绸缪,提前对个人或家族财产作出信托安排。

4

孔庆龙:家族财富管理与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与家族二元治理下的三极互动效应

本文站在民营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视角,通过企业与家族二元治理下的三极互动效应视角,深入分析当前财富管理工具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5

徐卫东、马宽、于明、袁野:关于中国家族财富资产配置的思考

家族财富的投资管理在整体财富管理的业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较长的投资久期、较低的流动性需求和税收红利均有助于提升家族财富资金投资的灵活性。

6

薛瑞锋:资管新规下我国家族信托业务的规范与发展

我国在信托方面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可以预知我国家族信托业务的前景必然是广阔的。

7

王业强、徐进:“37号文”后,家族信托路在何方?

在新利好政策下去伪存真的家族信托市场将迎来蓬勃大发展。

8

高皓、叶嘉伟:中国家族办公室的崛起与展望

在中国金融行业日渐成熟、金融专才迅速成长的进程中,我们必将迎接中国家族办公室专业化与机构化的未来。

9

曾斌: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与展望——以深市上市家族企业为例

家族企业治理应尽早考虑股权安排和不同高管经理人的家族内外搭配,同时还要注意在家族内部传承时股份和管理权的均衡搭配,实现“家和企业兴”的共赢局面。

10

李思颖:亚洲家族财富管理新趋势

本文从多元化视角讨论亚洲家族企业传承演变的顾虑,探讨家族企业管理、传承的趋势以及下一代继任者将会受到的影响。

11

洪永鑫:成功家族代际传承中平稳掌舵的三种工具

为确保代际传承期间能够平稳掌舵并再创老一辈亚洲企业家族的辉煌,建议采用以下三种工具:综合财富版图、家族宪章和独立家族办公室。

12

杨后鲁:纳税:财富安全的通行证

伴随税务透明时代来临,纳税将成为财富安全的“通行证”。

最新关注

1

前瞻

2

回顾

3

观点&数字

宏观经济

1

伍戈、宋陕珊:承压的制造业

国内需求趋弱的“惯性”下半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加之供给侧抑制效应犹存、贸易战升级下外需走弱等影响,制造业投资大概率将呈现稳中趋缓态势。

2

高善文:金融去杠杆之争

从宏观上看,去杠杆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从金融市场看,去杠杆压力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低评级的融资平台。

央行与货币

1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风险研判与政策建议

当前面临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极为复杂、市场压力较大,金融风险不断爆发的概率较高。

2

戴豫升:券商短融新规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短融新规将对券商用资安全性、资产流动性以及财务盈利性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银行与信贷

1

李晓鹏:银行转型发展的“变”与“不变”

科技驱动、高质量增长等趋势和命题促进商业银行转型,但银行业应该坚守信用中介本质,做好风险管理,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大众。

2

姜宝军:不良资产市场的六大趋势

受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等因素影响,未来不良资产市场将呈现六大趋势。

资本市场

1

魏佳、徐小雅:LME有色金属市场定价权形成机制与启示

伦敦金属交易所是美国和中国地区市场以外的主要定价基准,占全球有色金属交易所交易量中的80%左右。

财富管理

1

范华:卓越机构投资者启示录

资产拥有者应坚持分散化投资、长期投资,合理承担短期波动以获取更高的长期回报。

2

方明:中国房地产金融化演变趋势分析与未来发展路径展望

房地产企业传统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少,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房地产市场融资方式的重要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

1

姚前:算法经济:资源配置的新机制

算法经济是现有一种经济模式的有效补充,二者的边界取决于组织交易成本的比较,成本越低,算法经济越具有优势。

2

徐志忠、吕旭峰:APP联网通用:移动时代下支付产业升级之路

推动银行体系APP联网通用是当下推动支付产业升级最应该做的工作。

论文故事汇

1

吕越、盛斌:探究“中国制造”的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之谜

实现中国制造的价值链攀升,需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引入外部竞争机制以及更深度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全球治理。

国际

1

郭可为:至暗时刻:土耳其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土耳其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共振。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应以此次危机为前车之鉴,未雨绸缪,提前出台预防措施,将金融风险爆发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2

刘绪光、李贺:金融科技国际监管趋势及比较分析

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风险和责任的分担机制越发复杂,各国际组织、监管当局纷纷跟进研究,并结合自身金融生态和竞争策略进行了多元探索。

3

文凯:从中美航空运输业发展史看共享出行业务的未来格局

在当前阶段,结合本国国情,网约车行业可借鉴国内航空运输业发展模式,利用政府监管政策构建网约车商业模式“护城河”。

欢 迎 订 阅

深刻|思想|前瞻|实践

专注于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建言的

智库型全媒体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