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写作8岁出书13岁上TED,华裔女孩被赞“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4岁写作8岁出书13岁上TED,华裔女孩被赞“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1

有这么一个华裔女孩,4岁写作,8岁出书,10岁成为全美演讲家,15岁为哈佛师生演讲,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她的名字就叫邹奇奇。

她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人生才刚开始,就已经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惊叹不已。


邹奇奇1997年出生在美国,2岁开始,妈妈就经常给她和姐姐讲中文故事,3岁借助汉字拼音自主阅读了《西游记》。

6岁时,妈妈送给她一台电脑,邹奇奇记录下了400多篇故事和诗歌,将输入转为输出,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2005年,年仅8岁的邹奇奇出版了12万字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一下子轰动美国。

9岁时和妈妈合作出版了《无法控制的魔力》,11岁与姐姐出版诗集《舞动的手指》,美国广播公司记者称她为“美国文坛小巨人”。

10岁的邹奇奇已经是风靡全美的演讲家,13岁在TED演讲,高呼“大人应该向孩子学习”;14岁登上了霍金、克林顿、比尔盖茨都曾去过的“世界精英”舞台演讲。

4岁写作8岁出书13岁上TED,华裔女孩被赞“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面对观众,她一点都不怯场,笑容自信,演讲自然流畅,观点独特且犀利,引得大家赞许连连。

邹奇奇一下成了美国的小红人,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电视节目“早安美国”都采访过她,就连奥巴马的两个女儿也是她的小粉丝。

如今,她已经21岁了,正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主修专业是发展研究,还辅修南亚研究。

当别人还在学海里匍匐前行,奇奇已经搭上快车,走上了人生巅峰的小半坡。她的人生就像开了挂,可没有谁的成功是凭空而来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2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教育、父母的培养密切相关。那么奇奇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呢?

4岁写作8岁出书13岁上TED,华裔女孩被赞“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父亲约翰John Svitak 是一名捷克裔美国人,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微软公司任职。

母亲邹灿是中国重庆人,在国内读了法语专业,于1988年到美国又获得了英语文学硕士学位,现在是美国一家电话语音翻译公司的中英文翻译员。

不可否认,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了邹奇奇一个高于普通人的起点。但这是这个故事的全部吗?

并不是。

奇奇父母对女儿的教育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不限制,不强求,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自主选择与决定。

在教育这条路上,母亲邹灿也曾和国内大多数父母一样,在孩子身上强加了自己的意愿,用成人自以为的那一套理论去约束与管制孩子。

这样的教育模式显然存在问题,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庆幸的是邹灿意识到了这一点。

4岁写作8岁出书13岁上TED,华裔女孩被赞“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她大改以往的教育态度,给了奇奇更多的尊重与权利,只做引导,不做决定。这才成就后来女儿在阅读与写作上的自由发挥,也创造各种可能与机会让奇奇进入创作的世界。

每当女儿乱涂乱画时,邹灿就鼓励她,画一幅画就写一个字在上面,画得多了,字也跟着多了。

写得多了,就开始引导她写句子,然后接着写故事,如此循序渐进,奇奇对写作的热情只增不减。

邹灿说:“写作读书可能跟钢琴和其它乐器有点不一样,因为乐器方面是老师教你怎么做。

但是看书写作是发自内在的,特别是写作,比如奇奇说她喜欢,就可以编造出任何故事。”

邹奇奇的语言天赋和写作功底因为母亲的正确引导和支持,才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也间接为世界送来了一个文坛小巨匠。

3

邹奇奇8岁那年出版的12万字作品《飞扬的手指》(Flying Fingers),收录了她独立创作的300多篇故事与诗歌,书中涉及神秘宗教、政治见解,还包含了中国文化底蕴以及西方文学色彩。

4岁写作8岁出书13岁上TED,华裔女孩被赞“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著名作家苏珊娜·万斯评价说:“让我感到眼前一亮,甚至会怀疑,如此有才华的作品,是否真的出自一个孩子之手。”

这样一位年纪尚轻的孩子,就有如此惊人的才华和创作功底,别说其他孩子望尘莫及,即便是很多大人都无法企及。

奇奇在自述里曾说:“我对学习新知识的热爱,是我成功的原因之一。这样说吧,我写的故事,很多都是受到我读过的书籍的启发。”

阅读,一个贯穿邹奇奇童年,甚至是一生的好习惯,也是上天送给她最好的礼物。

从2岁开始,她就借助汉语拼音阅读大量的中文读物。在母亲的熏陶下,她的书单包含了《西游记》、《三国演义》、《中国古代史》等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作品。

邹奇奇从小在美国生活,良好的英语环境是先天优势,因此3岁半就开始阅读英文书籍。

4岁写作8岁出书13岁上TED,华裔女孩被赞“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有时读完3本书只要一天,甚至是近600页的《哈利·波特》也只要9小时就读完了。

有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能读完1600本书,但邹奇奇7岁的时候就完成了这么大的阅读量,甚至有老师说她的阅读年龄已经超过20岁。

广泛的阅读让奇奇对世界有了更多见识,也不断塑造和丰富自己的性格、知识体系。乐此不疲地阅读,将所有输入转为有效输出,才成就了今天的聪明儿童“邹奇奇”。

4

虽说成功和传奇不可复制,但家庭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方式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从邹奇奇的传奇经历来看,我们总结了这 3 点方法,教会你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4岁写作8岁出书13岁上TED,华裔女孩被赞“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1、主动发掘孩子的天赋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天赋与能力也大相径庭,积极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的天赋,有方向地培养和教育很关键。

奇奇在幼时表现出对阅读和写作的优秀能力,母亲邹灿就为她创作阅读环境,循序渐进引导她深入了解,激发出真正的潜能。

2、尊重孩子的选择与决定

如今,独裁专制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了,中国父母都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学会放权,学会尊重。

多听听孩子的心声,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想说的,去做自己能做的,或许这世界上还会出现更多的“邹奇奇”,自信独立有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

我们或许无法陪伴孩子一生,他读过的书可以,我们给予的教育也可以。

喜欢阅读的孩子从思想、认知、价值观等都会得到全面的完善,邹奇奇从阅读中获得的智慧,每一个孩子同样可以获得。

当我们在感慨和羡慕别人的时候,不妨停下来看看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优点,孩子的成长有进步的空间,父母的教育也是如此。

双方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其实没有那么难,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要从小抓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