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外卖,一场秋意凉

从曾经的外卖三巨头,到如今并入阿里,百度外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场秋凉。

10月15日,百度外卖正式更名“饿了么星选”。这意味着,百度外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数据信息分析平台上,“百度、退出、告别、舞台”成为高频词

1

All in O2O,要投 200 个亿

百度外卖的起点颇为高端,不同于其他品牌,它的主流人群是白领阶级。

2014年,在错失移动互联网转移时机后,李彦宏有感于搜索业务的“极致”,遂将眼光放在了更为宏大的战略愿景之上——All in O2O。

为此,李彦宏曾豪情满怀地表示,要投 200 个亿到 O2O 领域。而彼时,饿了么,美团外卖等竞争对手皆在市场大杀四方。这就是最终外卖市场“三国杀”

的最初版本,很多配角都已经在竞争中被合并甚至倒闭。就连阿里在13年推出的淘点点也不例外。


百度外卖,一场秋意凉



但阿里的加入,让当时的人们觉得外卖市场这个机会来了!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曾问过经纬创投的创始合伙人张颖,阿里来了该怎么办,张颖的回答就是,“风口到了”

无数资本狂欢,一局下注外卖市场。饿了么也成为了外卖团队中资本最关注的团队之一,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等都在几轮投资中参与其中。

美团依靠早期积累的线下餐饮商家的规模和扩张的城市规模,在短时间内成为了饿了么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百度外卖虽然入场较晚,但由于精准的市场定位,也曾有过一段最鼎盛的时期,也被人称为是百度外卖的高光时刻。

那是在2015年,而中国的外卖市场在这一年基本得到定型。

2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白领人群网络外卖服务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百度外卖在白领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同时,百度外卖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2015年7月,百度外卖完成2.5亿美元A轮融资。

但百度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太久,而是想乘胜追击,力赶腾讯、阿里。为了推广外卖业务,甚至为此推出可能触及筋骨的“航母计划”,这个计划也寄予了“百度加速生态构建”的想法。“航母计划”对百度加速生态构建、释放优质业务潜力和激发员工创业激情三方面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但这项决策的实行,却对百度外卖造成了致命伤。如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般,一业不专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在后来的多次复盘中,百度外卖的失败多被归咎于战略失误。

外卖竞争市场,在没有做大之前,无非就靠市场的补贴,这就牵涉到资本在背后的推动。

当年,在竞争对手疯狂扩张之际,百度外卖却将精力放在了生鲜、食材供给等外卖生态的搭建上,并降低了对用户的补贴,导致市场份额下滑。

彼时,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外卖市场的格局更加清晰,美团属腾讯阵营,饿了么代表阿里阵容,倚靠雄厚资本的美团和饿了么开启了“烧钱模式”的冬日战役。

回到百度外卖,冷冽的寒风没有刺激到它,反而给它带来了“温暖”。2016 年春节期间,百度外卖作出了一个「自杀式」的决定为了节省节假日期间给骑手的高额补助,百度外卖选择给骑手放假,美名其曰是“春节送温暖”。

但后果是什么呢,就是春节前后长时间骑手不足,订单量大幅度下滑。百度外卖凉了。

3

2016年下半年,处于“资本寒冬”的百度外卖渴望在资本市场获得20亿美元估值的融资,只是残酷的资本并不埋单。

更加凄然的是,2016 年 10 月,曾经喊出花200个亿扶持 O2O 的李彦宏,宣布不再给百度外卖提供资金补贴。「如果真的做不过,就不做,该做的决断也要做。」


百度外卖,一场秋意凉



而在此前,百度的搜索业务也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质疑。魏则西的去世,让百度一下掉到谷底,风口浪尖上的李彦宏说:“失去了对价值观的坚守,百度离破产就真的只有30天!”

事实上,百度并没有破产,直到现在还掌握着中国搜索引擎的命脉。但百度外卖得到了一个黯然离场的结局,回顾百度外卖这几年的发展,一位曾在百度外卖工作三年的老员工将2016年春节视为百度外卖由盛至衰的重要转折点。「股事下午茶,ID:stockthing」


后来,百度喊出另外一个伟大愿景“All in AI”,从战略上代替了原来的O2O,而百度外卖也成为了战略牺牲品。从此,百度外卖也从历史上消亡,并入了阿里的版图。

想起李彦宏说过的一句话:

“就好像说我喜欢花花草草,那些东西不可能赚钱,但挡不住我喜欢,人工智能倒退十年二十年,不可能有商业应用,但你挡不住我喜欢……‘这是属于我的菜’。”

如今的大佬真善变,当年豪气宣布要投 200 个亿到 O2O 领域,认定百度可以借力O2O迎来长春,但随着百度外卖的黯然离场,终究是一场秋意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