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要去哪儿?

携程与去哪儿终于走到了一起了,一段夹杂着打情骂俏、指责猜忌、相忘江湖、红娘传话等等情节的恋爱终于修成了正果,也不枉苦恋一场。

对于业界而言,关心甚至操心的地方确实很多,裹挟着种种目的。而目前最关心的恐怕是:携程到底要去哪儿?

业内有这样一个说法:这些OTA里头,最懂战略的是携程,最懂互联网的是去哪儿,最懂金融的是途牛,最懂营销的是同程。

以战略布局见长的携程,又下了一盘大棋,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面容儒雅的梁建章,姿态不高地进行二次创业,其实,他才是一个真正的狠角色。

今年5月,携程就放出一个大头条,燃爆了江湖:携程联手铂涛、腾讯收购了Expedia所持有的艺龙控股权。收购后,携程持股约37.6%,耗资4亿美元。

携程跟艺龙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最终直接抄近路,跟Expedia坐到了谈判桌上。其实,几个月前,携程刚获得Priceline以可转债形式投资的5亿美元,这一下子就花了4亿,魄力之大,可见一斑。

对于Priceline而言,自己没亲自动手就在中国战场“教育”了一下老对手Expedia,大约感觉也还不错。面对这么有“办法”的携程,此后,Priceline继续增持携程股票就不足为奇了。或许,它明白携程要去哪儿。

本轮,携程又和百度坐到了谈判桌上,谈起了去哪儿的婚姻大事。

有人以八卦的心态关心,这一轮百度是先“知会”了去哪儿,还是直接密会了携程。毕竟,上一轮没谈拢,传言,就是没有征得庄辰超同意,也遭其激烈反对。其实,这些零零碎碎的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结果已经出来了。

一向心高气傲的庄辰超,是否还愿意待在去哪儿受制于人?又或者,携程的战局中,能否容下庄辰超?都是疑问。相关情况似可参照艺龙崔广福“退休”待遇,不做无端猜测。

这种大场合,最适合讲一个江湖故事:long long ago,江湖上派别丛生、山头繁多,大佬想一统江湖,都不知道拿哪个下手,于是就有意或者无意培养了第二梯队。地盘基本争得差不多了,大佬来清场,将那几个大山头一个个端掉。

很多人说,资本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滴滴快滴、优酷土豆、美团大众都用生动的情节演绎着一出出资本“鱼吃虾”的故事。

在线旅游行当,会不会也走这条路,值得观察。

目前来看,携程的投资结构似乎也颇有意味:2014年4月,携程宣布战略投资同程,涉及金额超过2亿美元,而且是以现金方式完成。火辣辣的真金白银,也一度让携程成为同程的第二大股东。只是,聪明的同程暗度陈仓,又招来了更大的土豪——万达,才缓解了由股权结构过于集中而有可能带来的“险情”。在当年同月,携程宣布,在途牛赴美IPO完成时以发行价收购途牛价值1500万美元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携程可以向途牛董事会指派一名董事。

当然,OTA是最受不了刺激的,一受刺激就要打起鸡血,打起鸡血来战斗力爆表。历次战斗都印证了这点。而携程此轮是否也会反向刺激了途牛、同程、驴妈妈等,让他们走得更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反正,此前,又不是没人问过类似问题。同程CEO吴志祥曾表示,双方及投资人都会考虑同程和途牛的合并,打得越猛就越有合并的可能,“大量真爱的案例已经证明过了”。途牛CEO于敦德则回应,目前尚不考虑同程和途牛的合并,重点要考虑如何花好融过来的钱。

目力所及,此轮讨论中,最见水平的分析可能要算是驴妈妈创始人的洪清华。他认为,合并后,纯渠道企业将会很难生存,会出现大量上下游整合、兼并。会提前终结在线旅游窝里斗,上下游加速整合、抱团取暖。机票和酒店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企业将受到最大冲击。

于敦德、吴志祥、洪清华等诸君皆非池中之物,未来如何闪转腾挪,是否会加大砝码,继续搅热在线旅游的一池春水?大家都在观望。

此前,对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一些OTA显得颇为紧张,特别是针对中低端酒店市场的目标争夺。此番携程和去哪儿携手,是不是又该美团大众睡不着了。

我读书少,不太懂江湖上的事,还想弱弱地问一句:那谁?梁Sir、庄Sir,你们8月的那个“垄断”官司还在打吗?如果那被称为“垄断”,这次一联手,又该如何定义?有没有好事之徒也有非分之问。如果携程和百度本次做过精心推算,那上次携程和Expedia是不是也太大意了?

OTA的江湖本来似乎渐趋稳定,携程突然提速,一下打破了这种短暂的平衡。江湖版图会如何深调?产品结构如何下沉?休闲游突围之道该如何推进?等等。各家都在想着自己的心思、打着自己的算盘,一番噼里啪啦之下,是否还会有更大的动作?最可怕的声音叫寂静,山雨将来,自然不会云淡风轻。

一场场厮杀过后,或许,江湖上剩下的将是一个个关于哥的传说。

作者 |沈仲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