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报称A股任何级别的反弹都在情理之中,你怎么看?

金融在线


证券报发文一般都是以市场稳中向好观点偏多,此次的发文偏中性,是在告诉股民,要保持中立的态度看眼下的股市环境,既要面对新风险的来临,也要把握住机会的到来(反弹行情)。

此次证券报的文章大意就是说当下的A股环境既不要过于悲观,但也不要盲目乐观,经济整体降杠杆仍在进行中,并且国际局势仍然复杂,就是说A股或还有寒冬时期,只要熬过困难期,后期股市就稳定和健康了。

也说明了本周A股在前期走强的因素,1,一行两会集体发声。2,地方国资驰援上市公司。3,股市风险降低,投资价值体现,估值已经处在历史较低水平,也与经济发展基本面严重脱节。


其实四大报在A股熊市下跌以来,一直发文力挺,主要是提振市场信心,也在于对股市的乐观表态。当下的A股处在多年熊市底部区域,政策底出现后,走反弹行情是在情理之中,毕竟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连续下跌的股市。四大报发声力挺也是一种正面的评价。

但是股民应该要认清股市的当下环境,随着国际局势的复杂性,A股的寒冬还需要一段时期,短期的政策利好或难以长期提振资金入市,也难以支撑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需要做好风险防范。

从中长期来看,市场确实是出现了机会,只是政策底后还需要稳定好市场底部,避免被外围股市带偏,需有更多的利好消息公布提振股市走强,提振股民信心,才会有真正的底部行情。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证券报应该属于证券市场的官方媒体,这种公开发声表达观点的媒体,一般的观点都会偏于稳健而且中性,甚至看多的方面要多一些,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主要取决于出发角度和立场,屁股坐在谁的凳子上,就要为谁说话的问题。而且证券报的这个观点,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推敲,都没有大的毛病,体现了官方宣传的一种技巧和方法。目前A股市场出现任何级别的反弹都不意外,属于情理之中。可以有几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如果A股市场只是弱势的震荡反弹,那么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A股市场处于下降通道,虽然调整的幅度已经非常深,但依然处于筑底的过程中,这个时候出现分时级别的反弹甚至再出新低,那也只不过是股指筑底的一种结构形态,也是符合市场趋势规律的。

第二种解释,如果市场这里起周级别反弹,也属于合情合理。毕竟A股市场已经调整了九个月的时间,而且管理层在2449点一线集中表态,为市场构筑了政策底部,估值回归加政策托底,A股市场走周级别以上的反弹,那是顺理成章,并不意外。

第三种解释,A股市场这里开启牛市行情,也是合情合理的。目前A股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域,无论从估值上、政策上还是市场上都对于这个底部位置有了充分的认可,只要有积极因素影响,淡化外围市场的作用,A股市场这里开启牛市行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综上,一个说法,给所有股民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你感觉怎么走都是对的,这也是一种能力和技巧。至于说每个人的感觉如何,其实就是跟你自身的状况有关。如果你是深套的,你当然希望找大级别反弹,甚至牛市行情,如果你是空仓的,你依然希望这里不是底部区域,还能够继续探底,让股票更便宜。至于最终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儿,还是那句话:屁股决定思维。


小散李大鹏


我的观点是:任何级别的下跌都是正常,任何级别的反弹都是清仓走人的机会!别以为我危言耸听。

第一:经济增速下行是必然而且得到官方确认的。

第二:大小非减持欲望在经济放缓时更强烈却得不到控制。

第三:股权质押的巨雷在经济环境变差时会雷声不断,甚至联成一片集体引爆。

第四:在前三个问题面前所有聪明的资金都不会入市为市场提供新血,反而场内资金会不断出逃。

现在前三问题没得到解决前,任何资金暴力拉指数的行为都是为未来爆炸的巨雷加火药的行为。因为股权质押是借贷,借贷时间越久利息越多,甚至逾期罚息也会越多。我个人在指数跌到3100下方就清仓出逃了,中间出手过两次:一次发电股,一次黄金股,但收益极低因而坚决清仓,并决定在没有实质性改革或者解决以上前三个问题前决不参与股票交易。


骠骑将军609


证券时报评论文章称“A股任何级别的反弹都在情理之中”的表述,其实就是羞羞答答地表示“谨慎看多”的意思。但是我们透过字面来理解,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如果A股后期继续下跌,那就是情理之外的”,于是笔者看出了文章对当前股市运行趋势判断的“纠结"。


再往深里追究,股市历来有”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的俗语,反弹不是反转,反弹之后仍然继续下跌、探底。那么文章的作用与大叫一声”老乡别走”是异曲同工的。


建立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需要包括媒体在内的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在上证指数2500点政策底出现后,与2449点仅有5%的安全距离。而与往年不同的,今年的熊市是“带杠杆”的熊市。目前股市“弱不经风”状态,已经经不起任何的闪失,稍有不慎,将会再次发生踩踏。作为媒体应当旗帜鲜明地象黄奇帆那样呼吁”减少印花税“,象李志林那样呼吁”停发新股“,呼吁国资民资进场托市。


周五继续发行新股2只,笔者坚持认为不停发新股,就不能改变股市下跌的趋势,漏水的船如果不堵塞漏洞迟早会沉的。预计一旦大盘缩量,股市将再回探底阶段。不可掉以轻心!



股海扬一舟


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继续提振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也意味着本次股市铸就的底部级别不会很小!

自上周五开始的一行两会国务院发声支持股市,股市应声大涨,市场投资者信心得到部分恢复,尤其是券商板块的集体强势近5个交易日,让市场的赚钱效应逐渐得以扩散,这与前期的某部分板块的一日游行情更加提振信心!如果有其他板块跟随连续大涨,那么市场做多热情就会被逐渐点燃,而资金也会源源不断的进入A股!

本周一的开盘一小时就释放了1000亿的成交额,a股不差钱,差的是信心,差的是行情!只要连续的上涨行情到来以及部分板块的赚钱效应得以延续,那么大盘就会走出日线级别的反弹行情,而且上涨时间不会很短!

这也是证券报发文指出a股可以发生任何级别的反弹行情的意义所在!

跌,不会无限跌!

涨,不会无限涨!


勇敢de猎鹰


一看到这样不负责任的唱多,心就凉了。目前的A股你能看到有丝毫的投资氛围吗?没有投资氛围,只有投机的股市种种弊端如影随形,跟风踩塌,炒概念、炒预期、炒重组、炒地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论个股的优劣,拉上去,又把它砸下来,也不论机构还是牛散,亳无责任的有赚就跑,管它血流成河;今天一个解禁,明天一个减持,新股发行泥沙俱下,不论优劣,照发无误。如此折腾,A股都快磨成躺在手术台上的绝症患者了,因此,未来管理层如果不为股市创造一种投资氛围的属性,那么,A股莫说大级别的反弹,就是小小级别的反弹也会是昙花一现……。关于如何给市场创造一种投资氛围的看法,我下次再说。


用户1702286312433


四大报的评论文章一般是以正能量为主。经常要配合市场舆论环境。强调股市没有下跌空间。会有反弹概率。尤其是市场弱势震荡下。证券类报纸关键评论文章一般不会看空后市。会从估值水平。货币政策。 经济韧性。外资加仓。机构资金入市等方面阐述股市上涨。至于涨不涨哪是市场来决定。而不是舆论来决定。但是发表看空情绪就有点不合时宜。

这不能指责报纸主笔观点不客观。毕竟主流报纸要配合宣传。发表太多负面情绪评论是与正能量不符合要求的。也会产生负面作用。更加加重市场恐慌。

因此大家可以看。但未必适合作为投资参考。投资还是需要仔细分析客观判断。

笔者没有看过原文。从楼主提供材料看。证券时报文章还是很客观的。

既看到市场上涨乐观的一面。也看到市场面临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金融去杠杆。市场各方都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国际市场局势不稳定多变。因此不要悲观恐慌。也不要盲目乐观。这是给市场哪些盲目乐观看涨声音一个警告。

这种观点笔者举双手赞成。文章观点最重要就是客观。不能看到全部是利好认为牛市已经来临。这对投资者是不负责任的。是一种忽悠。

文章认为。资本市场建设有一个过程。这话说的很好。资本市场谁都想搞好。问题是不能一蹴而就。得有一个满满的完善过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心容易办坏事。像市场化改革。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抓铁有痕。


杜坤维


我赞成,券商的护盘回调后还会有下一波,护盘没有二至三波大盘企稳不了,所以先按反弹坐,一二元的股票精选批次潜伏,大幅建仓我还是等到十二月低



中国股市黄埔军校


说到底股民已经对A股完全失去了信心,不论什么政策刺激,散民都不会肓目跟风,一来散民已经输得太惨,血汗钱早已打了水漂,二来也越来越看透了A股的本质是为了公司所谓“融资”,实质就是帮公司大股东圈钱套现,散民如果不操纵股票,根本只有亏多亏少的份,三来A股目前存在众多的的垃圾股和质押爆雷股无法排除,就等什么时候引爆,四,A股市场的规则都视散民为韭菜,


东江之上


首先A股有自己的运行轨迹,不需要任何所谓的消息刺激,这里每一次上涨无非是为了更好的杀跌,这里还没有到底,真正的底部将在明年四月或五月夯实。这里特别要注意IPO的停发工作,因为其他所谓的利好都是挠痒痒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只有停发IPO才是报复性反弹的信号,那时候一定要见好就收,因为仅仅是反弹不是反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