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陸游的學生,認爲「憂時原是詩人職」,令人景仰

這位陸游的學生,名叫戴復古,浙江人。戴復古生活的年代,適逢內憂外患,南宋偏安一隅。此時大多數詩人們,陷於苟且偷安的風氣之中,寫起詩詞來,也都是些逃避現實之作。但戴復古卻不同,他師從陸游,又極愛杜甫之作,一心想要繼承老師和詩聖的愛國情思,因此,他寫的大多數詩詞,都是憂國憂民之作,反映民生疾苦之作,與那些只會堆砌華麗詞藻的詩人們大為不同。也因此,戴復古才受到了後人的景仰,與他的老師陸游一起,在宋詞的長河當中,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戴復古總愛說一句話:“憂時原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他是這樣說的,亦是這樣做的,他有一首《柳梢青》,寫得特別好,反映出了他堅定的愛國之情。

《柳梢青·岳陽樓》

宋代:戴復古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他是陸游的學生,認為“憂時原是詩人職”,令人景仰

佩著短劍,吟著詩歌,來到了洞庭湖邊,岳陽樓上。望著那泛著粼粼波光的水面,人的胸懷,也變得開闊起來!何須帶著酒上到高樓去,即使有酒,誰是知己,能與我共飲呢?千年以來,也只有這水中的君山,一絲一毫都沒有變!

讀到這裡,想必讀者已經感悟到了詩人胸中的塊壘,只有君山不會變,其餘的一切,卻都變了!山峰屹立不動,而風雨飄搖的江山,卻搖搖欲墜,偏安一隅的生活,又如此令人煩悶。何時,才會出現英雄豪傑,收復這殘破的河山,讓人挺直脊樑,感受到一絲快慰呢?

詩人雖只是一介書生,卻帶著短劍,一派豪情綻放。站在岳陽樓上,他充滿著豪情壯志,一心想要報國,但卻苦於沒有機會。當陣陣清風迎面吹向他敞開的胸襟,他大叫“暢快”!可是心裡,依然是揮灑不去的憂傷。志同道合的知己,少之又少。心心相印的文友,鳳毛麟角。這種想要報國的壯志,又能說與誰聽呢?

朋友,戴復古這首詞,你可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