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俄羅斯「挖牆角」,美國不會制裁沙特

防俄羅斯“挖牆角”,美國不會制裁沙特

邱 林

在沙特阿拉伯發佈全球矚目的《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卡舒吉被殺事件的初步調查報告結果後,10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一時間表態,稱基本接受沙特官方的解釋。隨著外界的不斷質疑,特朗普又改口稱,對沙特的回應方式有所不滿,稱“明顯帶有欺騙和謊言。”

特朗普在處理與沙特這場外交風波中,其態度左右搖擺,說明他的確感到棘手。顧慮到美國的多方面利益,在德國、法國和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強烈抗議沙特,紛紛宣佈對其進行制裁的情況下,美國卻不敢對沙特實施制裁。

沙特是特朗普政府中東政策基石,例如美國製裁伊朗石油,就需要沙特增產穩住油價。而且,特朗普政府和沙特達成的4500億美元投資(其中可能包括1100億美元軍火訂單),更是特朗普的關鍵政績,影響到美國大量的就業和出口,對於眼下的中期選舉和兩年後的總統大選至關重要。

美國若宣佈制裁沙特,可能招來沙特的報復。對美國政要以及媒體不斷向特朗普政府施壓,要求對沙特進行制裁。沙特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沙特政府“並不關心”美國怎麼想,他們已“受夠了。這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沙特並不關心這次是否激怒了美國。

為解決這一問題,美國最可能的辦法是支持沙特方面找個替罪羊,把卡舒吉被殺事件推在沙特王儲薩勒曼手下的身上,指他為向薩勒曼邀功而自作主張,至於薩勒曼和沙特政府的角色,就暫不予深究了。這暴露出美國在維護國際人權方面存在“雙重標準”,顯示美國的人權標準因國而異,最終也會被其國家利益所凌駕。

正在中東訪問的美國財長姆努欽10月21日強調美國與沙特長期建立的經濟聯繫的重要性。他說:“美國無法像以往一樣以禁售武器來威脅沙特,因為沙特購買量巨大,而這背後蘊含的趨勢還有,如果美國不賣給沙特,那麼美國在武器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俄羅斯就會趁機上位,這將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顯然,美國不希望美沙關係出現風波的情況下,俄羅斯來“挖牆角”。但一個不經意的現象卻正在出現。

除美國外,西方國家因為卡舒吉被殺事件紛紛“避嫌”,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法國、英國在內的多位歐洲國家財長宣佈不參加沙特“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主辦人正是沙特王儲薩勒曼)時,卻給了俄羅斯政府和企業進軍沙特的良機。10月18日,一支由多位俄羅斯CEO組成的龐大代表團將按原定計劃參加會議。俄羅斯企業紛紛湧入這個大會,進一步增強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

俄羅斯和沙特直到最近都還是勢不兩立的敵人。但現在事情卻在發生改變。現在,俄羅斯和沙特在石油生產上已經展開緊密合作,沙特國王2016年底首次訪俄還簽下了30億美元的軍火訂單。由沙特主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俄羅斯已經成為全球石油市場的新主導力量。

俄羅斯現在在中東穩紮穩打,這次卡舒吉被殺事件給了俄羅斯擴大在中東優勢的好機會,但同時也意味著美國和俄羅斯在中東的數十年的纏鬥將繼續下去,美國外交和軍事的重心無法再順利轉移到亞太。

事實上,沙特做了美國七十年的盟友,七十年間,雙方相互利用。美國利用沙特做伊斯蘭世界的戰略支點,沙特則利用給美國做打手的機會,逐個清除自己的戰略對手,大家互幫互助,各取所需。

對於美國來說,今年以來推行“美國優先”政策,與歐洲、伊朗、中國、俄羅斯等國家關係不穩定。可能想象,如果美國這次敢對沙特下手,其結果是沙特就絕對敢豁了出去做美國對手,並且發展和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美國不僅失去再失去沙特,更可怕的是,美國將腹背受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