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洪鐵軍近照

洪鐵軍

筆名老鐵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哈爾濱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哈爾濱書法家協會主席

中國書法文化院院長

哈爾濱市政協常委

黑龍江大學客座教授

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鐵風書院院長

作品欣賞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我所認識洪鐵軍

文 遲雪盟

“一個男人的魅力,不在於擁有財富多少、地位高低,而源於精神深歷和胸懷的寬廣;進則天下退則田園的進取與淡薄;是面對世事變遷生命無常的淡定從容。洪鐵軍先生便是一個有“深”度的男人,他的“深”在於學識淵博,融會貫通、並始終保持虛懷若谷的人生態度,向古人、向社會、向生活學習,孜孜不倦。言談舉止間,又透出一種風趣、冷靜、沉穩與睿智。他自信、友善、坦蕩、大度、謙卑。

去年初冬,與洪先生第一次見面是在他的“卜園”山莊。學生開門後,洪先生親自迎至一樓客廳口。他中等身材,面堂紅潤,腳上是一塵不染的黑皮鞋,眼睛炯炯有神,一身的書卷氣息,笑容可掬。一時間,我不知道該叫他洪主席 ,還是洪先生,或是洪老師。他笑說:“那就叫老鐵”。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鬆的歡愉已在心中。

洪先生的“卜園”山莊給了我很難忘的印象。山莊是一棟獨門獨院的現代建築,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江灣岸邊,放眼望去,遠處山巒、原野一收眼底。山莊上下三層,每一層的陳設都獨具匠心,古玩字畫各具風格,每一處角落都設計非常別緻,體現出主人的品味。洪先生的工作室和會客廳、書房分別在二樓三樓。木質螺旋型樓梯間的一面牆上是洪先生的四條屏作品。一般來客人,通常被引到工作室對面先生的茶室,茶室的窗外是寧靜的江灣,非常適合品茶、聊天,縱身紅塵,過盡百媚千紅,在這般安靜的地方,只想做個閒人,購地植梅榻,撫琴賞月,讀書煮茶。

我非常喜歡聽洪先生說話,思路清晰,語氣沉穩。他風趣的形容自己是生活邊緣的人,日常非常依賴於太太的照顧。洪先生的太太是個日本人,賢惠能幹,通曉中國文化。跨國的情緣,讓他與兩個民族的文化文明兼容,在他的言行和作品裡均有體現。

洪鐵軍先生每天除了讀書、寫字、教學之外,他的情感和視野也從來沒有離開過現實。他談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長、對長輩的孝道、社會責任的擔當,沒有一絲逃避男人的責任;談讀書,談書法,經常會有情感熱烈的句子跳出來。學生說他經常半夜起來看書、寫字,到雞鳴,數十年如一日。他喜歡自然的包容,風物、花草的靈性、喜歡收藏古玩、字畫,以及國內外各種稀奇與眾不同的器物,他說收藏講究緣分,經常會給人驚喜,也會發現很多書本上看不到的知識......晚課後,與學生或三五好友一起相聚,杯盞交錯間,大家盡興話題依然離不開文化,也是情感交融、各種思想碰撞出火花的時刻,洪先生經常是坐在那裡靜聽,似乎在享受這種愉快又放鬆的過程。他喜歡美食和茶,中日兩地候鳥似的生活,除了思念孩子和太太,也會想太太親手做的日本料理。家人多數時間生活在日本,在常人眼裡,洪先生是孤獨的,而他卻有著與眾不同的七情六慾,以自己的方式“尋歡作樂”,書法藝術是他一生的“情人”,精神的豐盈,使常人看似孤獨的生活,讓他過得津津有味、豐富多彩。他說,我的糧草豐盈或者貧瘠,榮譽和得失都無法阻止精神力量的壯大和我精神上的不羈。我這一生,與人無爭,與世無爭,喜歡自由,拒絕遵從有違私人意志的東西。

洪先生的作品以其雄強、勁健、質樸的書風被譽為中國書壇青年實力派的書法家。他門下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他經常說,‘為人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他常教導學生,不要看事物的表象浮華,道不遠人,書法也是。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孕涵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的情結底蘊,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任何藝術家,都要坐住冷板登、耐得住寂寞,數十年如一日苦心學習沉澱,而不是一味的炒作宣傳,頻繁展覽。如果歷史能寬容大度的給我們評說,此生就足夠了。

近些年,他一直專注於碑帖融合課題的探索研究,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作品將帖的形碑的筆,反覆打磨提煉重組,就如不同細胞與細胞間由最初的相互排斥,又自身的思想鬥爭,要經過時間和歲月的熔爐磨礪,相互的適應,終融為一體,才生成新的個體。碑、帖文化是古人跨越幾百乃至千的年探索的書法精髓,兩種風格兼容與一體,既要遵循古法,又要注入新的元素,才能成就一體的獨具風格,歷代還幾乎無人敢於嘗試。洪先生在孤獨和寂寞中,在質疑和痛苦中,經過無數次嘗試,反覆的重組,把碑的蒼茫,遒勁,大氣磅礴 ,貼的溫婉,柔美,近乎完美的融為一體,是即唐·、宋、元、明、清之後,書法藝術領域新的突破,是書法藝術新的里程碑。正如一位著名書法評論家說的:“洪先生的書法是流動著情感的生命河流,他的每一段都是記錄情感的音符,每一次的迂迴,每一聲的嘆息,都是一道風景,這是跨越,是生命與歷史的跨越。”

作為當代書壇的領軍人物,洪先生每天都特別忙,教學、講座和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他腕上戴著一塊大大圓型的手錶,顯然不是裝飾,我猜測,那是多年的習慣,把時間帶在身上,時時提醒自己一天要做的事,即便如此,而每年有一些公益的文化活動,他都儘量抽出時間參加。他說這種活動對文化的社會普及和傳承非常有意義,也是讓文化走下高高的殿堂,走進人民生活。文化的偉大復興,就是要讓沉睡在博物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這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也是接地氣的體現。

男人的精神深度不是天生的,是學習、思考、歷練、甚至是磨難的結果。與洪先生交流,收穫的是靈性與精神上的奢侈。在先生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從容又嚴謹的學者風範。

卜園山莊掠影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藝術名家——洪鐵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