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古汴水运河边 怀念“叶庄青萝卜”

1990年,风华正茂,青春盎然,师范学校才毕业两年的我调到了当时属于草庙区汴光乡康梁村的叶庄小学。

那时的叶庄小学,坐落在隋唐大运河的北岸,就是现在的明德小学。那时,运河北岸有好几个村庄,魏庄、梁庄、大王园、小王园、康庄、叶庄、曹苗等村庄都坐落在运河北岸。运河两岸的农民大都是菜农,世代以种菜为业,世代以买菜为计,世代以运河水为生存的源泉。

如今,泗县段古运河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令世人惊叹的是隋唐大运河泗县段被称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活运河”。这段风景秀丽的运河故道,穿过历史烟尘,顽强地流传下来,基本保持了隋唐大运河的原始风貌,宛如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廊”。通济渠泗县段是一条静静流淌的运河故道,是隋唐大运河中现存不多的活态遗址。

泗县:古汴水运河边 怀念“叶庄青萝卜”

泗县:古汴水运河边 怀念“叶庄青萝卜”

运河,也称汴河,汴河穿泗县老城而过,向东注入淮河。“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相思》道出汴水和泗县的密切联系。

如今,泗县境内的大运河依然发挥着防洪、排涝、灌溉等功能。这条运河故道已经穿越了1400多年,但仍在哺育着沿河居民。几十年前,在村里没通自来水之前,两岸菜农烧锅做饭都是吃的运河水,现在仍到运河里取水种菜、浇地。”

我所知道的,几十年来运河岸上最著名的蔬菜,便是运河水浇灌而成的青萝卜。

在叶庄小学4年时间,每天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吃上几个青萝卜。早饭后到校,一眼便能看见办公室摆放着一大盘青翠欲滴,清香四溢的青萝卜。那是当时住校的六旬校长孙仁敬先生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泗县:古汴水运河边 怀念“叶庄青萝卜”

青萝卜,有青心和红心之分。青心萝卜长得长长的,红心萝卜长得圆圆的。每年叶庄收萝卜的季节,孙校长都会去庄上买来近百斤青萝卜,红心和青心的各一半。然后,在校园地面挖坑埋好。每天教师到校前,孙校长都会认真清洗一大盘青萝卜,放在办公室等候老师们。而老师们到校第一件事就是美美地吃上一个可口的青萝卜然后去上课。那时的乡村学校最大的官便是校长了,当时是没有纪检和效能办什么单位去检查的。

吃过青萝卜后,顿时精神焕发,活力四射,精力旺盛。老师们教学的劲头足了,工作起来更加卖力。

真可谓“人在曹营,心在汉”啊!1994年,我调到了县城学校。虽离家近了,和家人团聚了,孩子上学方便了,我却整天整天地不开心。最为失落和痛苦的事情便是不能天天吃上“叶庄青萝卜”了。每每上街买菜,我总会东张西望,到处寻找“叶庄青萝卜”;每每买到“叶庄青萝卜”,我总会喜形于色,眉飞色舞地夸讲着“叶庄青萝卜”是如何的好吃,在叶庄四年吃了多少多好的青萝卜。而那时,卖者总会眯缝着眼恭敬地听我说完。

近几年,政府对运河两岸实施了拆迁,也实行了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等。 目前的运河两岸,一座座高楼耸入天际,一个个村庄丢失了原始名字而统统变成了“小区”、“开发区”。一条条“白加黑”,宽敞明净,平坦顺畅。洒水车一天几次喷洒着优美动听的歌, 一个个美丽的社区就是一个个和谐的家园。社区卫生室,男女老少免费体检;健身场,矫健的身姿舞出新时代的神韵;彩虹大桥、新濉河大桥、新汴河大桥、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新濉河景观带、新汴河景观带、大运河景观带、“运河人家”风景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明媚的日子里,到处飘洒着欢歌笑语;蔚蓝的天空,一朵朵白云在快乐起舞…

尽管二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到或有人提到“叶庄青萝卜”,我依然是失落至极,强烈思念起关于叶庄小学的一切,特别想念的却是运河北岸清脆爽口的“叶庄青萝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