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你一定也听说过不少“网红打卡地”,网传的图片张张都美爆,实地一看却不过尔尔,照片可以加滤镜,视频可以配音乐,但底蕴和气质绝不在一朝一夕,这些,装不出来。

一千年前,黄姓已入白云乡,山水依傍下,翠竹密林中,世代绵延;两百年前,竹头寨初初落成,几经壮大,终于建成这座二进布局的土木结构杰作。

今天,我们一行四人到访。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四围稻与竹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寨外环形稻田

竹头寨又称莲花寨,因坐落于两重屏障之间,垅中一仑凸起,形如竹头,仿佛莲花,所以得名。寨外四围稻田环绕,田外竹林,林外山峦,层层叠叠,像一圈涟漪,由中心向外荡开。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稻子还没有收完

全寨共有七门进出,每条横向通道沟上盖有“过水”相连,各外通门外又有层数不等的石砌台阶,与外环路相接。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打谷机

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寨里起居,下寨耕种,村井汲水,劈竹为用,人与地理、自然一派和谐。虽然交通不便,但是他们自给自足,耕读为业,鸡犬相闻,过的却正是今天我们向往的慢生活。

古寨今与昔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没有翻新的老房子

进到寨子里,才一见它的真容,采山石起地基,取木为梁,抹土为墙,看似跟钢筋水泥不能相比,但就是这样的建筑,一立两百年。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环形小路

房屋与房屋之间皆是环形小道,道路中间又层叠石墙,大小梯形从下往上累积,仿佛古寨在向人们宣告着它的坚固。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原始的墙体

在斑驳的老墙上,清晰可见时间的痕迹,但气势依旧,沧桑依旧。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炮楼

这里名叫“望狮楼”,是竹头寨的制高点,碉楼上的小孔,正是枪眼。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瓦上摞着防风的砖块

老房子上的瓦片鳞次栉比,颇有古朴的美感,上面压了砖块,为的是防暴风雨把瓦片掀起来。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站在门口被偷拍……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健谈的老者

这里我们遇到了住在寨子里的老人,他成了我们称职的向导,景色在他的口中成了一个又一个年代久远的传说和故事。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左象右狮远眺

“左象右狮,把守着白云的入口”,老人眼睛有疾,但精神矍铄,说话底气尤足,顺着他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远处的象山和狮山。虽说形体源于人们的想象,但白云乡的地理位置确实独具一格。

修复焕新颜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俯瞰主体的修复

我们到的时候,正逢工人们在施工,从竹头寨上空俯瞰,大半的屋顶都已完工,修葺一新的古寨会继续挺拔起来,让更多的人感叹它的顽强生命。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正在修复的寨子最高点

这里是整个竹头寨的最高处,大堂内部仍堆满了建材,但从两旁已经完工的墙体看,可以想象整体翻新后将是怎样的精致景象。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永泰葱饼香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到了!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葱饼店的老板娘

葱饼店就开在街边,里面七八个女工正在团馅,店面不大,也不供坐食,但就在我们等待的时间里,来买葱饼的食客络绎不绝。


网红打卡地?弱爆了!这才是福州的历史文脉:永泰白云乡竹头寨

▲壁炉内的葱饼


小哥熟练地从炉子里勾起葱饼,香气扑鼻,咬在嘴里,外皮焦脆,囊中肉香葱香饱满,牙齿一挤,立出油水,舌尖口腔依次被满足,尝到这等美食的人,从不在乎吃相~

现在【福州莫凡】山水工、号,还能一起加入福州玩友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