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挖矿耗能或到极限

日前,环保人士又将枪口对准了加密货币挖矿行业。不少环保人士认为比特币挖矿就是加速冰川融化、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币价下跌、矿场垄断、电费激增,加密货币矿工们的日子愈加艰难。

日前,环保人士又将枪口对准了加密货币挖矿行业。不少环保人士认为比特币挖矿就是加速冰川融化、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挖矿耗能急剧攀升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界上最危险的冰川——思韦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这个位于南极西侧的大冰盖将会碎裂,很有可能导致海平面在十年内提升3米。”

全球变暖已经达成共识的当下,如何延缓变暖时间才是当务之急,节能减排一时之间也成为了主流,新能源行业近几年也迎来了发展高峰。

同时,数字货币行业经历去年底的一波高潮之后,着实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和普通民众的目光。

记者近日获悉,由于地热资源丰富,冰岛公民对加密挖矿的投入力度加大。据估计,该国采矿活动消耗的电力约为840亿千瓦时,超过了其30多万居民家庭所消耗的电力。

在比特币挖矿过程中,耗电最大的便是比特币的专用集成电路,即所谓的ASICs,它们能够以最高速度解决复杂的算法。

根据Digiconomist统计的比特币能源消耗指数,截至10月19日,比特币在过去一年内挖矿的电力总消耗已累计达到73.12太瓦时(TWh),约占全球总电力消耗的0.33%。

电力支出占全球各地加密货币挖矿总支出的74%。

相关数据分析显示,现在获得一个比特币所需的电力几乎相当于一户普通美国家庭两年的用电量。

环保人士认为,区块链技术仅仅是一个出现还不到十年的试验性概念,并没有实在的内在价值,全球却为其投入如此多的电力消耗。在全球火力发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比特币挖矿无疑会大幅增加碳排放量,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耗电大户——矿机

数字货币价值大幅攀升致使大量资本涌入挖矿行业。

一方面,比特币的挖掘基于工作量证明机制,需要大量复杂的运算,大家一起争抢记账权。另一方面,受限于技术的原因,虽然挖矿行业已经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层面的升级改造,可是仍然面临耗能高的困境。

以比特大陆的蚂蚁矿机S9为例,功率显示为1365瓦,还有10%的上浮额度。一天的耗电量大概在35度左右,这还仅仅是一台的耗电量。比特币挖矿规则又明确规定,算力越大,就有更大机会抢得记账权,获取比特币。因此,矿机的规模少则几十台,多则成百上千甚至是几万台。

全球变暖:挖矿耗能或到极限


海量的矿机在一天24小时不停的运作之下,带来的电力消耗确实值得关注。虽然矿机生产商比特大陆和嘉楠耘智已经开始布局新一代7nm矿机,但是比特币挖矿难度也在不断上升,高耗能在短期内仍会是最大的挖矿成本。

过高的电力消耗,致使各种负面言论铺天盖地。

记者在网络上输入“比特币挖矿”进行相关资讯搜索显示,负面信息占据主流,甚至出现了挖矿耗尽全球电力的言论。“挖矿猛于虎”之下,引起环保人士的关注也就顺理成章。

全球变暖:挖矿耗能或到极限


火力发电仍是主流

环保人士对于比特币挖矿行业加剧全球变暖的言论并非是空穴来风。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全国发电量约为6.4951万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为4.662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比率约为71.79%。

同时,日本2017年总电量为10328亿千瓦时,也是火力发电占主导,发电量为8547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82.8%。去年美国发电量约为42817亿千瓦时,火力发电占比为62.33%。印度方面,去年发电量约为1.497万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占比约为81.97%,

一方面,安全的核能技术早已进入应用阶段,可是源于普通民众对于核能的本能恐惧还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带来的直观影响,使得核电站在全球的推行仍然面临极大阻力。另一方面,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收到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不能带来稳定的电力供应,使其很难成为主流。

虽然火力发电带来的碳排放和悬浮颗粒物一直为环保人士所诟病,但是目前仍然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短时间内,火力发电仍会占据主流。

那么,环保人士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比特币挖矿电力的主要来源就是火电。比特币就成为了促进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需理性看待

种种矛头都把全球变暖指向了加密挖矿行业。挖矿真的是全球变暖的主要推手吗?或许人们仍旧需要理性看待。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针对北加利福尼亚州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25%的家庭能源消耗浪费在了闲置的电器设备上。

著名经济博主查尔斯•休•史密斯解释道:“这就意味着这些处于关闭、待机、或休眠模式的设备可以消耗相当于50个大型电厂生产的电力,每年浪费超过190亿美元的电费。”

同时,银行业带来的电力消耗一直在被人们忽视。

股票和投资网站ADVFN的CEO ClemChambers做了一个比较,根据世界银行的记录显示,目前世界上每10万人占有12.5家银行分支机构。根据推算,全球有至少100万家银行分支机构。

此外,全球有大约300万个ATM机,和ASIC比特币矿机的数量差不多,它们两者消耗的能源也相差无几。

另一方面,记者也了解到,由于水力发电和风电在合适的季节时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这也造成了矿工们的全球“迁徙”。四川的水电、大西北的风电都是挖矿电力的重要来源。

同时,冰岛运用地热能源进行挖矿,除了机器运行时带来的噪音污染,并不会带来巨大的碳排放量。

气候变暖或许已经是无法逆转的过程,虽然挖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持续,矿机带来的巨大电力消耗短期内仍然在所难免。不过,以偏概全,单单指责某个行业是“罪魁祸首”,或有失公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