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中美核心素养教育研讨会”在清华附中圆满举行

快讯|“中美核心素养教育研讨会”在清华附中圆满举行

本文约1500字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快讯|“中美核心素养教育研讨会”在清华附中圆满举行

9月20日,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主办,融尚国际教育、蓝海致远国际教育承办,凤凰青少协办的中美核心素养教育论坛在清华附中厚德书院举行。

快讯|“中美核心素养教育研讨会”在清华附中圆满举行

本次论坛以“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未来人才”为主题,邀请了美国顶尖私立高中校长、课程专家到华,与中国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进行对话。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益民,美国MTC委员会成员、普林斯顿胡恩中学副校长Steve Bristol等发表了演讲,并与中国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进行对话,共同探索中美两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沿理念、教学成果和先进做法。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高益民教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倾向性特点:一是核心素养应当既要凝练,又要具体;二是要对核心素养进行综合整合。高教授认为,应当通过从幼儿园起整合课程,建立综合课程,大力提倡综合活动等等措施,通过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厘清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王殿军校长做了题为“清华附中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的重点路径演讲,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从目标、路径、评价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核心素养在清华附中的探索与实践。评价是教育的关键,王校长介绍了清华附中在充分调研国内教育现状与国际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建设了一个基于客观事实、分级分类、动态写实的“誠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坚持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不远的未来,王校长希望能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再加上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真正成为未来选拔学生的标准和依据。

美国普林斯顿胡恩中学副校长Steve Bristol表示,21世纪教育革命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体验式学习和国际化教育,以技能和性格为导向,让每一位学生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之后,中美教育者们汇集一堂,进行圆桌论坛,共同探讨中美两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沿理念、教学成果和先进做法。

在下午的主题为《管理领导力培训》的管理者工作坊中,美国排名前15的私立寄宿高中Blair Academy的副校长Peter G. Curran 与美国高等教育界专家Lloyd Paradiso分享了作为美国校方高层管理者,如何有效运营学校的方方面面,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使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针对教师的主题工作坊中,清华附中国际部副校长李文平和Maxine Klimasara分享了清华附中国际部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Maxine Klimasara副校长分享了清华附中国际部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国际部将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主要素养如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作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培育根植于中国文化,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

李文平校长介绍了清华附中国际部的特色课程和项目,向听众分享了各个学科教学团队如何把核心素养培养贯穿在课程体系中,即把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细化到每一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中,而且细化到可以采用的教学形式。

美国中西部排名第一的私立高中Fountain Valley School的资深管理者Kila McCann与来自美国的教育管理行业专家Ta-Wei Wang共同分享了美国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寄宿生活等多方面如何从身、心、精神三层面培育学生的品性并塑造价值观。

在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试听课程》中,美国嘉宾Clint Ruhlman老师教授的思辨阅读课程,展现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训练。

在针对家长的《核心素养与生涯规划》工作坊中,美国排名前20的私立寄宿男校的JP Burlington联手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CA的董事Hamilton Gregg分享专业持证教育导师如何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规划蓝图,并对各个国际课程教育体系进行了评估,使家长们更加有的放矢地去选择适合孩子的课程体系。

清华附中主办的这次论坛针对核心素养的落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不同角度全面解析核心素养,为中美两国教育者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借鉴、互通互融的桥梁。

内容来源丨融尚教育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

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邮发代号:82-113

国内总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合作数据库

快讯|“中美核心素养教育研讨会”在清华附中圆满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