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交警大隊打造「家門體」便民窗口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

福建永春交警大隊打造“家門體”便民服務窗口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


中國法制報道網福建訊:(記者:林松濤 王金福 見習記者:黃雅瀅 黃阿林 通訊員:楊金保在全國公安交警部門深入開展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中,永春交警大隊立足山區群眾出門辦事實際,緊扣“群眾辦事怎樣方便,改革工作就怎樣推進”工作主線,構築“多位一體”的辦事服務途徑,實打實地將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各項便民措施落實到位,讓群眾充分享受“放管服”改革所帶來的“紅利”。

建舒心車管所讓群眾享“歸家門”溫暖。

針對永春群眾長期以來養成到車管所直接辦理相關車駕管業務的習慣,建設一個高水平、高質量的車管所服務大廳便成為交警大隊落實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的首要工作任務。一是優化大廳空間佈局。按照“一等車管所”標準,特邀專業人員進行室內設計,融入“放管服”改革項目元素、交警元素及永春特色文化元素,傾力打造酒店大堂式的車駕管窗口服務大廳。服務大廳800多平方米麵積和7米挑高的大空間,加上中央空調、休閒座椅、無障礙服務檯、大顯示頻、自動售賣機等配套設施所構成的高大上服務環境,讓前來辦事的群眾一進門就放鬆心情,形成“賓至如歸”的感覺。二是建設高素質服務隊伍。在完善硬件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更加註重服務大廳的軟件建設,狠抓窗口工作人員的隊伍素質建設,推行“待客如親人、進門必引導、接待無隔物、全程展笑意”的服務方式,營造服務大廳為廣大車主、駕駛人安全之家的“大家庭”文化,密切窗口與群眾之間的關係。三是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對照車駕管改革項目標準,全面整合窗口功能,配齊相關軟硬件設備,保持與上級部門同步推行“申請材料四個減免”、“一證即辦”、“一窗通辦”、“自助快辦”等“一次辦、馬上辦”的便民舉措。

布“業務代辦點”讓群眾享“近家門”便利。交警大隊充分考慮如何讓群眾在購車、修車、辦車險或者辦理其他業務時也能連同辦理車駕管業務,而無需再往返於車管所之間。為此,對轄區範圍內與車駕管業務有關聯的單位進行資源整合,與郵政、保險、車行等優質單位進行合作,設置業務代辦點,授權代辦新車註冊登記、二手車轉移登記、抵押登記、臨時號牌核發、補換領駕駛證/行駛證、申領免檢標誌、自助處理交通違法、解抵押等車駕管業務,織密覆蓋城鄉的交管服務網,實現群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

推“流動車管所下鄉”讓群眾享“上家門”尊崇。為方便邊遠山區群眾辦理車駕管業務,交警大隊添置一部車管所“多功能流動服務車”,抽調業務熟練人員組建流動車管所工作隊伍,定期組織下鄉到群眾家門口現場辦理摩托車檢驗、摩托車駕駛人考試,補換領駕駛證、行駛證和變更車主、駕駛人聯繫方式等業務,打通農村交管服務“最後一公里”。

  拓網上服務讓群眾享“家門裡”舒適。

交警大隊高度重視交通安全科技化建設,大力推廣“交管12123”手機APP應用,通過印製宣傳品、雙微平臺、短信、電視新聞、宣講等方式,及時將“交管12123”二維碼及應用知識向群眾推送,廣泛發動下載並使用“交管12123”手機APP,直接在家裡網上辦理相關公安交管業務。

永春交警大隊“科技興安”提升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近年來,在福建全省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和“三年提升工程”活動中,永春交警大隊抓住有利時機,堅定不移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科技化建設之路,通過強化科技應用破解工作難題,提升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

山區“電子警察”維護路面交通秩序。在“三年行動”期間,永春交警結合山區道路特點,分別在位於省道206線岵山、達埔路段,省道306線外山、玉斗、坑仔口路段及省道203線橫口等路段設置升級版電子監控設備,大力實施“電子警察”24小時上崗執勤機制,有效對全縣主幹道路路面上的車輛超速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監管,進一步淨化道路交通秩序。

省道“區間測速”遏制危險路段事故多發勢頭。在“三年行動”期間,永春交警針對對省道306線外山、達埔猛虎嶺路段坡長、臨水臨崖、急彎,行駛至該路段車輛容易因不熟悉路況並超速行駛而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的特點,充分借鑑高速管理經驗,在全省率先推行省道“區間測速”模式,全程對這兩處長坡的危險路段進行限速管理,有效將該路段的交通事故發生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違停智能提示勸離系統”展示人性化管理優勢。近幾年來,隨著永春經濟發展建設步伐加快,“生態永春、最美縣城”促使大批農村地區群眾進駐縣城購房安家置業,進一步帶來城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壓力。“三年行動”期間,永春交警組織對城區車輛違停亂象的管理工作進行深入調研,充分掌握山城群眾文明交通素質現狀及其生產生活水準,進一步提出“重引導、輕處罰”的管理思路,將科技應用與人性化管理目標進行有機融合,投資研發並在全省率先推行“車輛違停智能提示勸離系統”模式,通過系統自動向違停車主發送提示短信,及時告知將車輛駛離禁停路段,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進而引導群眾文明交通素質的不斷增強。

“機動車輛緝查布控系統”實施精準監管。在“三年提升工程”行動中,永春交警認真落實全國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建設工作部署,精心選擇車流量大的城鄉結合處作為系統卡口建設位置,並接入交警指揮中心實施智控管理,每天對經過聯網卡口車輛號牌及時準確獲取影像資料和通行數據,自動識別對此,主動篩選逾期未年檢車輛、逾期未報廢車輛、違法未處理車輛、套牌假牌車輛、交通肇事逃逸等違法車輛問題車輛,自動預警,同時依託交警執法站執勤優勢,及時發送攔截提醒,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進行精確打擊,提高了工作效率、針對性。

交警指揮中心應用功能延伸至廣大農村地區。經過多年的努力開拓,永春交通安全管理科技設施建設初具規模,但是還欠缺一顆大腦中樞來進行集成管控,為此,交警指揮中心建設擺上大隊的重要工作日程。籌劃中,大隊立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專業化特點和長遠發展的實際需要,規劃交警指揮中心獨立於公安局指揮中心的建設方案,得到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併為列入縣政府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來組織推進。在建設中,對於交警指揮中心的應用功能要達到怎樣的管理目標,永春交警有著準確的定位,那就是要通過交警指揮中心來實現對縣城及全縣廣大農村地區的道路交通安全的智能化管理。在目標定位清晰後,大隊首先是在交警指揮中心建設中按照國標通用標準,同步升級改造縣城所有紅綠燈燈控系統,通過科學精準配時和實施“綠波帶”,確保在車流量高速劇增情況下縣城的道路暢通、有序和安全。其次,就是全力組織實施交警指揮中心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應用功能的佈局和建設。為此,永春交警將工作分為兩步走。

第一步是進行資源整合。一方面將大隊已經建設完成和投入應用的交通安全管理科技設施系統接入到交警指揮中心,進行集成、智能化管理,另一方面將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繫統接入到交警指揮中心,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即將全縣各路的公安治安卡口(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設置的監控卡口)的數據接入到交警指揮中心。該步驟工作完成後,大隊定期進行農村地區交通安全視頻巡查工作,通過指揮中心大頻幕察看農村地區重點路段、重點路口的道路交通動態信息,以及督查各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的路面工作開展情況,起到視頻指揮調度各地開展農村道路路面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第二步是實施創新應用模式。探索藉助應用“人臉識別”智能化技術來根治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問題,目前,該項目正全力組織實施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