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滴滴被迫跨界商业地产!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

一则最新消息不胫而走。

内幕:滴滴被迫跨界商业地产!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

财经独家消息称,滴滴开始瞄准商业地产,有意探索酒店业务。事发突然,超出预料。

滴滴的商业逻辑,聚焦在“出行垂直领域”。但是,因为两次恶性案件发生后,垂直深耕的边际受阻。在经历了无数次整改与反复之后,滴滴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业务的野蛮扩张性荡然无存。受制于此,资本市场的估值必跌无疑。怎么办?业务模式首先要调整,需要延展至“纵横双向矩阵模式”,以便维持高增长预期。在线酒店业,应该属于新战略构想的一部分。

内幕:滴滴被迫跨界商业地产!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


在线酒店,竞争异常充分。美团酒店、携程、去哪儿都在做。如果滴滴硬闯的话,其未来的品牌定位,将从“出行服务商”演变为“生活服务商”。如果真有此打算,在线酒店业必将掀起价格大战。滴滴只要愿意烧钱,迅速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滴滴在出行领域已经做到垄断,线上可以向酒店引流的量级巨大,的确具备后发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讲,滴滴有点像腾讯。若干年前,腾讯倚重于QQ庞大社交用户基数,不断复制别人的商业创新,将业务逐渐覆盖至全领域。为此,马化腾曾一度被业界诟病……如今,滴滴背靠庞大的“重资产用户”基数,仰仗“左右出行市场风向”的资源优势,把流量带入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想象空间的确存在。

但是,滴滴垂涎酒店业,是一件让人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顺风车的历史,想必大家都很了解。“遇见美好”是顺风车“连接人和服务”的商业创新。

于是,各种各样带有“美好暗示”的宣传海报让人印象深刻。

内幕:滴滴被迫跨界商业地产!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

滴滴虽然连接重资产资源,但是商业脑壳满满的互联网思维。实践证明,滴滴要是琢磨起人性来,真是没的说。他现在盯上酒店业,要是再来一出“遇见美好”,如何是好?

自打出事会后,滴滴顺风车品牌定位中的“性暗示成分”被市场充分挖掘,已成不可逆转的品牌形象,甚至沉淀为一定深度的品牌资产。如果,滴滴不能彻底扭转恶性案件造成的负面评价,急急忙忙搞业务拓展,很容易把“品牌负面联想”也一并拓展出去。这一点是很可怕的。

酒店业,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滴滴如果想借助平台资源搞个“在线酒店游戏”,全是虚拟化的,倒是可行。如果一定要像出行一样,连接重资产酒店回归线下,安全安全安全,又将成为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滴滴,当三思而后行。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