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國之殤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這是平靜的一天——

1931年9月的奉天(瀋陽),天氣已經微微轉涼。生活在奉天城裡的人們,茶餘飯後討論著家長裡短,一切顯得祥和而平靜。這在那時的中國是很難見到的一種景象。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東北,因其肥沃的土地和獨特的地理位置,百姓生活相對富足安定。

從清末到民國,關內百姓為求得一線生機,跋山涉水湧向關外,由此形成了與走西口、下南洋齊名的闖關東。

奉天(瀋陽),作為當時關外的第一大都市,在張家父子幾十年的經營之下,生活水平以及繁榮程度已非當時中國內地許多城市所能比。特別是東北易幟以後,作為奉天人,他們有著自己的“自信感”和“優越感”。

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如往常平靜,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回到家裡,安然入睡。

深夜,長城外柳條湖突然響起爆炸聲!

他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亡國奴。更沒想到的是這種亡國奴的日子才剛剛開始,而他們,逃無可逃。

他們的夢該醒了!而彼時的舊中國,很多人並未醒來,他們還沉浸在夢中不願醒來——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身為國民政府主席的蔣介石在軍政要員的陪同下,登上“永綏號”戰艦,親赴江西,督師“剿共”。

這一天,養病多日的“東北王”少帥張學良,走出協和醫院,在夫人于鳳至的陪同下,去中和戲院看戲。

聽到侍衛官關於日軍進攻北大營以及瀋陽的通報,張學良做了三個動作:一,接通瀋陽電話,瞭解詳情;二,與南京當局保持電話聯絡;三,急召顧問端納,讓他通報歐美各國駐北平記者——日軍進攻瀋陽。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不抵抗,讓東北陷入絕境,也讓泱泱中華陷入險境......

回望歷史我們有太多太多的疑問:都說故土難離,可是十幾萬的東北軍怎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故土家園慘遭屠戮,而自己手拿武器卻袖手旁觀?為什麼不抵抗?為什麼!

而此時,被國民政府當作“內患”的共產黨,卻一直清醒著。在反圍剿的困難時期,仍然心繫國難——

19日拂曉,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即召開常委會,討論形勢,制定對策,當日,一篇《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據滿洲宣言》誕生,並散發整個瀋陽城!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起草宣言的趙毅敏宣傳動員過後,換上戎裝,拿起槍,出任抗日聯軍第三軍政委,走上抗日戰場。白山黑水間,有了共產黨人艱苦奮戰的身影!

威海,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海景怡人,海風吹拂過來,涼爽清透。只是每當想起這裡,心醉之餘倍感心痛——這裡曾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之地。

威海,威海,本是威震海疆之地,到最後卻成了北洋水師葬身之地。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1894年9月17日,黃海大東溝。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展開激戰。

“超勇艦”戰沉,管帶黃建勳與艦同沉;“揚威艦”被慌不擇路的“濟遠艦”撞沉,管帶林履中憤然自盡;“致遠艦”撞擊吉野未果戰沉,管帶鄧世昌與愛犬同沉;“經遠艦”戰沉,管帶林永升中炮陣亡。

透過文字,我們彷彿還能看到北洋水師當年的激昂、熱血與奮勇。可,終歸還是敗了。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馬關春帆樓

資料圖

馬關春帆樓,一紙條約,百年屈辱!

經此一戰,中日兩國國運就此改寫。國人眼中的“蕞爾小國”一朝之間對我泱泱中華再無恐懼,日本用著清政府的賠款白銀,擴充軍備。以至於“一二八事變”以及淞滬會戰中,日本開著中國馬關賠款所購買的“出雲號”橫行在黃浦江畔。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九一八事變”以後,瀋陽兵工廠和制炮廠的19.5萬餘支步槍,5500挺機關槍,1650餘門大炮,5300餘門迫擊炮,260餘架飛機,幾十艘軍艦以及大批的彈藥、器械、醫藥、物資等等,全部落入日軍之手。除此之外日本還對東北煤炭大肆掠奪。物資運回日本後,日本的軍工生產能力得到極大增強,為日後全面侵華戰爭打下了物質基礎。

金一南教授在《抗戰期間,中國為什麼出了那麼多漢奸》一文中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表述: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中央宣傳部長周佛海以下20多位中央委員、58位旅長、參謀長以上將官投敵,一些部隊成建制譁變。從1937年到1945年,協助日軍作戰的偽軍人數高達210萬。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金一南教授

品讀這段話,相信很多人都會汗顏。偽軍人數比正規日本軍隊人數還要多,放在任何一箇中國人身上,這都是不願去承認的事實。

金一南教授總結的關於抗戰為何這麼多漢奸的四個原因,時至今日,看來依然振聾發聵:

一是瀰漫於統治階層的失敗主義。

二是瀰漫於社會中的妄自菲薄,精神上跪倒在別人面前。

三是自由主義思想侵蝕,只知個人,不知民族。

四是長期封建社會影響,只知小家,不知國家。

當下,有些人覺得歷史已經過去,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國家民族概念在每一個人心中日益穩固。

可是縱觀這幾年“精日”的表演,先有侮辱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孟某,後有廈大“精日”女研究生事件。凡此種種,都在警示著我們:前塵往事並不如煙!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在這裡,筆者不去評論什麼,講兩個小故事——

其一,在抗戰初期,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就說:“戰呢,是會打敗仗的……和呢?是會吃虧的,就老實承認吃虧,並且求於吃虧之後,有所抵償。”

他問馮玉祥:“大家都說抗戰到底,‘底’在何處?”

馮玉祥回答:“日本投降。”

汪精衛後來嘲弄說:“這簡直是一個丘八的狂妄與無知。”

歷史有些時候就是一出滑稽戲,你很難去想象,這樣的話居然是出自曾因為革命,刺殺失敗被抓後吟誦“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熱血青年汪兆銘(注,精衛是他的筆名)之口。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青年汪精衛 資料圖

作為抗日戰爭期間最大的漢奸頭子,汪精衛最終在死後被國民黨當局指令工兵部隊炸開其墓,將棺木連同屍體運往他處火化。汪精衛雖已屍骸無存,但其叛國鉅奸之惡名卻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歷史不僅關乎過去,更是關乎現在和未來。紀念歷史不是為了咀嚼苦難、延續仇恨,而是為了重申和平與正義的價值,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啟迪,獲得開創未來的精神力量。

第二個故事,2016年7月7日,北京的一位網友路過張自忠路地鐵站的時候,看到將軍銅像前有一束菊花。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2017年9月18日,在大連,防空警報響起,一位送餐小哥駐足默哀,神情哀傷。

九一八|国之殇87年!可是又何止87年!

有些事,有些人,在我們內心深處,始終沒有被遺忘!

(作者:張曉君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網,部分來源網絡)

| 本期監製:楊文嶺 主編:王 雪 陳維奇

|校對:程雪力 楊國林 劉燕辰 張 傑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