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从白菜价到红宝贝!互联网+新营销,兑镇有了新“柿”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增强农产品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兑镇镇产树原村,有一群80后年轻人,因地制宜,发挥孝义牛心柿地理标志产品优势,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


霜降过后,柿子也到了收获的季节,一颗颗橙红饱满,金灿灿的挂满支架,惹人垂涎。在兑镇镇产树原村的胜溪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里,农户们或装框卸货、或去皮挂晒,忙得不亦乐乎。


「孝义」从白菜价到红宝贝!互联网+新营销,兑镇有了新“柿”业


胜溪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 史秋梅

我是北桥头的人,我叫的我们邻村的人,有挂晒的,做机剪的,做得多,挣得多,他们都挺高兴的。


兑镇镇是我市牛心柿的主产区,有名的柿子大镇,柿子树树龄多在几十年以上,最长的已有300多年。柿子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市场价格低迷,在村年轻劳动力减少,加上柿子本身保存期短,很多柿子没处“消化”,都烂在枝头,渐渐成了村里的装饰。


「孝义」从白菜价到红宝贝!互联网+新营销,兑镇有了新“柿”业


兑镇镇产树原村村民 钮天安

以前人们有柿子摘不了,都烂在树上,都卖不出去。


2017年,兑镇镇产树原村来了几位年轻人,他们成立了合作社,专门从事柿子种植、采摘、加工销售。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充分发挥各自在生产加工、技术创新、互联网策划销售等方面优势,帮农民卖柿子,力争把小柿子做成大产业。


「孝义」从白菜价到红宝贝!互联网+新营销,兑镇有了新“柿”业


胜溪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冯庆辉

通过走访、调查,大家一起商量就成立一个合作社,共同把柿饼做起来,把柿子产业做起来。


为提高牛心柿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合作社负责人数次前往陕西富平、山东等柿子产业发达的地区考察、借鉴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加工方式,不断改进柿饼制作工艺。


「孝义」从白菜价到红宝贝!互联网+新营销,兑镇有了新“柿”业


胜溪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冯庆辉

我们从陕西富平引进的挂晒技术,购买挂晒支架,购买去皮机,聘请回技术员回来进行指导,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把加工改良的柿饼卖出去,合作社积极探索,线上拓展互联网+电商+微商的销售模式,入驻淘宝、京东、天猫等一系列电商平台,线下参加全省、全国农产品推介会、展销会、创业大赛,为柿子代言推介。全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山西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二等奖”,收获各项大奖的同时,也打通了销售渠道,迎来了牛心柿的春天。

「孝义」从白菜价到红宝贝!互联网+新营销,兑镇有了新“柿”业


胜溪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冯庆辉

去年的柿饼最贵的卖到一盒2斤卖到128。主要卖往北京,上海,还有福建那片儿,今年已经和北京、太原的金特好、沃尔玛超市,还有其他特产店都有了合作意向,他们已经开始向我们预定,预计今年销售会更好。


优质的工艺和广泛推销,柿子的市场需求日渐扩大,合作社今年计划柿子收购量达50万斤,是去年的5倍,收购范围不仅包括新民村、东许、柱濮、高阳等周边镇村,还覆盖了汾阳,文水,介休等周边县市。收购价也大大让利于民,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柿子卖不出去了。


「孝义」从白菜价到红宝贝!互联网+新营销,兑镇有了新“柿”业


胜溪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冯庆辉

以前柿子一斤只卖个五、 六毛钱,通过我们从去年开始,收购加工柿饼,柿子现在已经卖到一块二一斤,今天的35万斤柿子都是按一块二收购。


兑镇镇产树原村村民 钮天安

自加入了合作社,不用自己人家就来收了,现在能卖了,卖上好价钱。


随着柿子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合作社不断扩大规模,吸纳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160余个,村民们有了新的致富渠道。


「孝义」从白菜价到红宝贝!互联网+新营销,兑镇有了新“柿”业


胜溪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 穆如英

在以前,农村的妇女每天就是歇着,现在自从合作社成立,每天有做的,一天平均赚100元左右,起码钱儿是能赚下了。


现在,合作社的柿子已经开始大批晾晒,预计12月中旬即可包装、销售。以柿致富,合作社还将把孝义柿子,孝义柿饼产业群和生态链与孝义旅游业、文化相结合,丰富经营形式,让柿子成为助力村民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孝义」从白菜价到红宝贝!互联网+新营销,兑镇有了新“柿”业


胜溪惠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冯庆辉

我们将策划柿子采摘节,柿子丰收摄影节,柿饼年货节,进一步壮大柿子产业,扩大影响力,争取把胜溪农户孝义柿子、孝义柿饼打造成为值得我们孝义人,乃至山西人骄傲的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