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校長徐飛:高等教育需要回歸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新人。

10月25日,已成功舉辦四屆的大學校長論壇在太原舉行。會上,60餘位高校校長就“推進一流本科教育”、“培育時代新人”等話題,共同探討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為“雙一流”建設集智聚力。

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在會上發表演講,指出在今天這個新時代,時代新人要做到“五有”:有社會擔當和健全人格,有職業操守和專業才能,有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有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

“如何培養‘五有’時代新人?可以從‘迴歸’、‘創新’兩個方面著力‘育人’”,徐飛說。而回歸、創新、育人,也正是此次校長論壇主題的三個關鍵詞。

高等教育要回歸育人

“這些年來我們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腳步;也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何出發、從何處出發以及到何處去”,徐飛感慨,學了知識,忘了常識,忘了本份,忘了初心,忘了夢想,找不到回家的路。

“迴歸,就是要回歸大學的根本使命”,在他看來,高校首先是教育機構,其次才是科研機構的本位。“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回歸”。

徐飛指出,大學的首要職能是人才培養,其它職能和使命都是由人才培養派生出來的。“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大學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養,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教師的第一職責是教書育人”。

迴歸的目的,則是育人。在徐飛看來,育人的核心是立德樹人,“現在‘人才’談得太多,卻忽略了‘人’本身”。

他指出,育人要從“價值塑造、人格養成、能力培養、知識探究”四個維度四維一體入手,並特別強調了,價值、人格、能力、知識這一順序。

“以往知識居於優先地位,能力次之,人格和價值則處於邊緣乃至忽視的狀態”。徐飛表示,現在把“價值塑造”放在首當其衝的第一位,就是要強調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切實落實高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高校要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價值判斷,為學生打好人生的底色。

創新是育人的不二法門

想要回歸、育人,創新是關鍵。而創新,本就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更是培養時代新人的不二法門。

在徐飛眼中,大學創新應該是全方位的。

他指出,高校的教育教學首先要從“教的範式”向“學的範式”轉變;其次,是以“互聯網+”理念和信息技術,推動教育供給側改革。三是構建“五課堂”,拓展學習邊界,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國內與國外、線上與線下“四結合”。實際上,信息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給高等教育帶來巨大變革,推動教育思想的迭代、教育內容的豐富、教育方法的更新和教育手段的升級。

2017年2月,美國新媒體聯盟,發佈了《2017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預測了高等教育未來5年採納的六項關鍵技術:自適應學習技術、移動學習、物聯網、下一代學習管理系統、人工智能和自然用戶界面。

這些前沿技術,向我們展示了智慧高等教育的形態。徐飛指出,未來高校將加速“去中心化”,實現知識學習更先進、更廣闊的開放化、共享化,班級授課形式或將走向終結。

“‘機器+人+N’將成為最基本的教學場景,基於共同興趣的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共同體將大行其道”,徐飛說。

據他介紹,針對於此,近年來西南交大也構建“全方位、立體化、智慧型”教與學信息化服務平臺。運用教學APP、微信Clicker等創新應用,首創國內移動教學平臺,實現了精細化教學管理。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