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寂寞的圣贤

杨丕梁

古来圣贤多寂寞。

箕子,是寂寞的。这位殷商时期的先贤,这位中华第一哲人,隐匿于莽莽苍苍的时间的丛林,跨越历史的壕沟和岁月的崇山峻岭,任凭人世间风急雨驟,岁月崢嶸,只给我们留下他超拔冷峭的背影。

跨越三千年的时光隧道,当我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位绝尘而去的先人时,我首先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悲悲戚戚的画面:

这是距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股商灭亡三年后的一个春天。这一天,阳光还算明媚,清风也很徐徐,寂寥的矿野远处,走来了商朝遗臣箕子及他的随行族人。此时,他们的脚步停在了朝歌(今河南淇县)城外,看着眼前大片遭到损毀的宫殿,以及遍地丛生的杂草,箕子的眼中充满了悲怆和凄楚,泪水止不住地涌出眼匪。

对此,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是这样描述的:

“后,箕子过殷(朝歌),见宫室毀坏荒凉,遍地野生麦黍,心甚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乃作《麦秀歌》,其诗曰:“麦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深度好文:寂寞的圣贤

虽然时光不可以倒流,但我仿佛就站在箕子的身边,我看到了他悲从中来,量然强忍着哀痛,但一张憔悴的脸上已经是涕泪俱下,声音硬咽,喉头抖动,已全然顾不上什么地位、身份、体面和尊严。

是啊,论地位,论尊荣,箕子位居太师之列,是紂王的叔父,与微子、比干齐名,是殷之“三仁”之一。如果紂王能够从谏如善、远离奢靡,如果紂王能够亲贤臣、远小人又怎会落得众叛亲离、战祸并起,又怎会落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好端端葬送了股商六百年江山!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你这小子啊,你这小子!为什么就是不听人劾呢,到如今落到了这般田地

我虽然不具备箕子那种痛心疾首的人生体验,但我能够想象他内心那种深刻的痛苦,以及由此而生发出的悲哀、数落和哀怨。那是一个臣子对君王劝谏而不能之后的无奈,是一个长輩对晚翠混合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透过这层厚重的情感的帷幕,我把目光暂时先投送到一个更远的地方。《商頌・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据此传说,六百年殷商王朝的始祖叫帝喾,喾的妻子简狄食鸟蛋而孕,生子契。契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司徒,赐姓“子"。“子”即“兹”,是“壮大”的意思。按照古人的知识和信仰,是在神明和天命的护佑下,商族从此走向了强盛和壮大。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而已。早在中学时代就知道,夏是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取代夏成为中国历史的第二个王朝,也是华夏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开始。在考古学家发现的大约16万片龟甲和兽骨上,我们看到了对殷人礼俗的详细记载,也看到了人类摆脱蒙昧,由结绳记事向有文字记载的迈进。(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