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30条心得

1. 自主获取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兴趣,该兴趣与社会需求一致。让学生感觉学习的知识有用、有趣。

3. 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促进人人成才。

4. 教师要把教育学生当成自己的事业,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学生。多了解,多激励学生。

5. 院长心中有学生,这个学院就有希望。教师心中有学生,这个学院就有质量。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30条心得

6. 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教”是为了“不教”,“不教”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学,能够学会,能够应用。

7. 教学时,不仅是给学生教“句号”,也要教“省略号”和“问号”,“省略号”是要让学生补充材料,“问号”是要让学生查询答案。

8. 坚持“严管”和“守则”相结合,在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同时,教导他们社会公共准则,以免走进社会后处处碰壁。

9. 学院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让学生优质就业,职后发展后劲足。

10.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需求,我们学院就应该有行动。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30条心得

11. 院长不靠权,主要靠嘴。靠对话,靠说服力。

12. “高进高出”是名牌,是重点大学的培养模式;“低进高出”是品牌,我们要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13.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要关注企业,更好关注行业和产业;既要关注行业的现在,也要关注行业的发展;要通过产教融合切实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4. 除了知识和技能,还要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

15. 培养“三能”型教师,一是上理论课,二是指导实习实训,三是做“现场式”研发。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30条心得

16. 通过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技术服务的优势,吸引企业主动和我们合作。这是产教融合的原动力。

17. 学生培养要有准确的定位,错位发展,培养出重点大学和职业院校无法替代的高素质“蓝领”人才。

18. 学院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文化育人,让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走出校园后,个性之中有某种共同的、可以明显辨识的内涵属性,就像一种烙印。

19. 教育要有为用户服务的意识,这个用户就是学生、家长、企业、政府。

20. 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用的理论、精湛的技能、创新的思维、良好的人格、健康的体魄。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30条心得

21. 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出好人才,多出人才。

22. 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当火把点燃。

23. 学院要为学生服务,学生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制定有关学生的政策时,时刻想到如果你是学生,你希望学院怎么做?如果学生是自己的孩子,学院应该怎么做,一切迎刃而解。

24.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在水里,学校在岸上。企业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是最敏感的。只有满足了企业的需求,社会才会认可学校,认可该学校培养的学生。

25. 要形成一种健康、向上、卓越、和有特色的学院文化。有了它,学院就有魂了。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30条心得

26. 社会是一个看不见的受,哪个地方需要人,哪个地方更有利益人发展,哪个地方有利于个人工作和生活,就会把人才往那里引。所以,要把岗位适应和岗位变迁能力作为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进行培养。

27. 讲课不能照本宣科,特别是纯碎文字的东西,学生很多自己也能看懂。他们需要的是你在实践当中、研究当中所产生的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比课本上更深刻的理解、更深刻的演绎。

28. 在注重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养成、完善个体人格。

29. 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程。要关注如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提高竞争力,同时对国家直接作出贡献。能够做到这些,学校、老师和学生,就会收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30. 如果我们在某些国家重大赛事上,每年获得很好的名次,说明学校有实力,老师有实力。如果偶尔一次获奖,那只能说明这个学生很聪明。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30条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