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能引發股市上漲的9大因素

市場中很少有人願意研究基本面,更多的技術派在用阻力與支撐,籌碼與量能等技術指標來判斷市場強弱以及對目前是否適合參與做出評價,為什麼呢,因為基本面太難以確定,我們是政治經濟學,政策的方向可能連政策的制定參與者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而在答案真正公佈之前,市場中的消息人士又喜歡高調發散尚未確定的消息,同樣市場也喜歡捕風捉影,造成了市場對基本面、政策、消息的混亂,不假思索、盲目的給一些消息下結論,是非常危險的。我們今天就試著對近期發生的一些利多信息做一下盤點。

1、金融去槓桿接近尾聲,14年上漲是因為保證金交易,放大了資金,當然後續的下跌也是去槓桿所造成的,而目前的點位來看,很多機構或個人已經出清,與此同時銀行放開一層鑲嵌賬戶,超預期的降準,都是非常明確的信號,代表這剎車信號放鬆了,雖然22萬億的資金並不是全部進入股市,甚至只有少部分可以進入股市(資金錨定固定收益佔比大),但這是一個轉暖的信號,同時政策打破均衡發債限制,積極的財政政策,加積極的基建,前三季度發展限制轉暖,寬財政,助基建。


2、外資基金已經在國內開戶,橋水等機構,以及部分境外人員可以開戶,明晟指數抬高份額,入魔擴張,滬倫通,金融市場加速對外開放,這些都為未來牛市的後續資金來源渠道做好了鋪墊工作,當然,開放的程度越高,參與的外資越多,市場價值取向更趨向於國際化,外資是否會進入要看A股市場與外資市場相比是否具有吸引力,一旦市場轉暖,這些外資通道就是給國內市場作為空中加油的重要來源。


3、這一點上篇文章我們已經談到過了,股息率已經足夠高,資本利得收益,股息率的收益,兩者相加,使得絕對無風險收益的可能性大增,具體可以翻閱我們上篇文章。

4、估值足夠低,上證指數目前的平均市盈率12.64倍,除2013-2014年上半年的最低市盈率9倍,低於目前的市盈率,其它任何一個底部均高於目前的市盈率位置,估值已經進入了低位階段,適合中長期價值投資者進行標的選擇。


5、因為估值低,大批的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拿真金白銀回購自家股票,當然也有一部分人群是因為高的股權質押,通過回購防止跌到警戒線被強行平倉,但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辨別出來,雖然被回購的公司有可能會繼續因為市場原因下跌,但下跌幅度不會比其它股票大了。


6、北京、江浙一帶的國資在二級市場承接股權,深圳300個億回購,雖然目前的情況不會主動帶領價格上漲,但這類資金屬於長期的鎖倉行為,是真金白銀的買入,對市場有託底的影響。


7、國企劃撥社保,截止2016年年底社保虧空已經達到了2000億,17年進一步增加,18年預計會在3000-4000億的虧空,這是因為老齡化的原因帶來的,一方面是醫療費用的上升,另一方面是養老費用的持續增加,將優質的上市公司股權劃撥給社保,第一股權價格低,第二上市公司每年的分紅歸屬社保,解決社保的赤字問題,一旦劃撥就意味著有人託底,這個事情還在規劃方案當中,還未推出,但目前已經有了這樣的呼聲。


8、大規模退稅降費,中國目前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無法很好的調動民間的力量搞全社會的經濟推動,而主動性的退稅降費,可以為民營企業增厚自己的利潤空間,從而刺激到民企老闆擴大產能的預期,對經濟是長期的實質性利好。


9、社保基金,養老金入市。


1、2有一定的政策伸縮性,但目前已經打開了一扇窗。

3、4、5、6是已經實際發生的,並且後續大概率會持續。

7、8、9尚未推出,只是在政策吹風,是懸而未落的。

以上的種種跡象已經表明,市場在逐步向底部接近,政策底往往優先於估值低,而估值低目前已經基本確立,目前尋找的市場底,或者叫技術底,等待技術圖形的反覆區域震盪,來走出底部的特徵。底和頂,都是走出來的,肯定不是猜出來的,而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通過各方的信號,以及歷史作為參照,為即將發生的事情做大概率的預判。

在我們低頭數K線的同時,也不要忘了仰望天空,看天看地看自己,一個都不能少。

未來可能引發股市上漲的9大因素

jumping red pointer breaks a white floo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