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随着船工拉纤的号子声,一幅长江航运的画卷缓缓展开,随后画风突变,一出马匪劫人的故事立刻吸引了观众,接着又牵出了莫、向两个航运家族……

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书写大时代的风云变幻,是民国题材电视剧的惯用手法,这也是《喋血长江》最扣人心弦的地方。不过不同于以往同类剧的是,《喋血长江》的关注点落在了航运界的民族企业。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民国时代,正是中国民族资本飞速发展的时代。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27-1937年,更是一度有过“黄金十年”的美誉。这十年间,虽然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年代,但总体上民间投资增加,各项产值和数据都在往上走,众多民族企业虽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可也有着一股旺盛的生命力。

《喋血长江》就讲述了那个时代里,长江船运界两个家族三代人之间,围绕着争夺渝鄂航运,壮大航运公司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爱恨交织的故事。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喋血长江》由周小兵导演执导,演员王雨、王媛可、孙逊、韩童生、李建义等联袂主演,目前正在安徽卫视热播,已接近收尾阶段。该剧塑造了一批热血踏实、敢想敢干的航运创业者,置身于历史的滚滚大潮中,展现了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莫、向两大航运家族摒弃前嫌一致抗日,死守长江防线,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报国之路中去,展现了中华儿女的民族大义和气节。


聚焦长江航运史,再现历史的波澜壮阔

整个民国时代,外国资本都是压在民族资本身上的大山。《喋血长江》一开始的马匪劫人,起因就是莫家的莫元清(孙逊 饰)买下了戏子夏晓倩(王媛可 饰)用来给外国船东查理斯送礼。在整部剧里,外国资本的干涉无处不在,特别是三家外资航运公司联手对向家的打压,让观众在感到愤怒之余,也体会到了那个时代办企业做实业的不容易。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王媛可饰夏晓倩

向家的老爷子向隐翁(韩童生 饰)被人称作“向疯子”,他原是大清工部的官员,对于轮船航运、机械制造等方面有着很深的了解,借由这个人物,很多像邓世昌致远号“造价三十八万五千两白银,船长两百五十尺,船宽三十八尺,吃水十五尺,排水量两千三百吨,四座锅炉,七千五百匹马力,双轴推进,航速十八节,前后火炮共十门”之类的历史知识,被普及给了观众,为时代感的营造下足了功夫。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韩童生饰向隐翁

浓郁的历史情,厚重的沧桑感,是《喋血长江》的底色,也让观众在看剧的过程中,领略了一曲民族企业兴亡调,感受了半部长江航运史。


动荡时代下勇于向命运抗争的个体

《喋血长江》除了大时代的深入刻画激荡人心之外,对于个体细致的描摹同样也是吸人眼球的亮点。在观剧过程中,剧中性格各异的人物,各自不羁的灵魂和由此引发的不同人生际遇,是广大观众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莫英豪(张倬闻 饰)是莫家大少爷,为人善良,对于商场上那一套尔虞我诈机关算尽不感兴趣,可是在他父亲的熏陶下,逐渐变成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外表温柔,内心多疑。在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又遭逢国家面临外敌入侵,于是莫英豪毅然放下恩怨,投身军旅,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在莫英豪身上,有着国家利益大于一切的觉悟,他从一个毫无心机的少年转变为一个保家卫国的战士,这正是那个时代万千青年的缩影。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王雨饰向不争

向不争(王雨 饰)是个出身官宦人家的子弟,有着超越一般人的眼界和追求,他不夸夸其谈,崇尚实干,讲究技巧。把向家的船运公司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地经营了起来,是中国民族企业白手起家的典型范例。

川剧名伶夏晓倩这个人物特别吸引观众,在民国那样一个讲究身份地位的时代里,一个“下九流”的戏子,在演绎戏曲唱腔、游走方寸舞台的同时,还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这太难能可贵了。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她渴望自由的爱情,和向不争之间的纠葛让人唏嘘不已。虽然最后所托非人,并且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但在一个满是囚笼的年代里,敢于为爱情抗争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更引起了观众们对她的同情和感慨。

正是这样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才越发衬托出时代的动荡以及他们对于自由的渴望。大时代的车轮下,满是不羁的自由灵魂。


创业史诗铸就“中国脊梁”

一部剧勾勒出老中青三代人的恩怨纠葛,不可不谓之为史诗。渝鄂航运,自古以来就在长江航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这里沟通了长江上游和中游,却又滩多流急,航运状况复杂,想要在这里的航运界立足,难上加难。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内有自然条件的恶劣,外有外国资本的干扰,向家人白手起家,从长江支流航运做到在长江中运营,这一步步的艰辛,都在创业者打江山过后被尽付笑谈,而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心中最清楚。这类关于创业者的刻画,在当下这个年轻人创业蔚然成风的时代里,显得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除了现实意义的指向之外,《喋血长江》也酝酿了满满的爱国情怀。当剧中人喊出“长江子孙不是可以欺负、可以奴役的芸芸之辈!”这在民国乱世中,真可谓掷地有声的呐喊,也激起了观众内心的波澜。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大背景下,国仇压倒了家恨。创业时敢闯敢拼的魄力,化作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喋血长江》今晚收官 一段长江航运史的背后是一群自由的灵魂

《喋血长江》所力图塑造的,就是这样的“中国脊梁”。剧中人演绎的是时代,而观众们看到的自身。正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才撑起了时代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