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慧成爲你的招聘官

人臉識別技術能讓我們支付午餐費、解鎖手機——它甚至能把我們送進監獄。現在,這項技術還在不斷髮展:算法不僅可以學會認識我們是誰,還可以知道我們的所感所想。

所謂的情感識別技術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但是人工智能公司聲稱,這項技術完全有可能改變招聘的模式。這些公司指出,他們的算法可以解讀求職者有多熱情、多厭煩或多誠實——並且幫助僱主排除性格不太合適的應聘者。包括聯合利華(Unilever)在內的僱主已經開始使用這項技術。

互曼公司(Human)是倫敦的一家初創公司,於2016年成立。該公司主要對求職者提交的視頻材料進行分析。該公司聲稱,它可以發現潛在候選人的情感表達,並將其與他們的性格特徵——其算法通過對求職者回答問題時下意識的面部表情進行解讀所收集的信息——進行比對。

當人工智能成為你的招聘官

互曼會向招聘公司發送報告,詳細說明應聘者對面試中每個問題的情緒反應,通過對照其性格特徵給出評分,用於反映申請人的“誠實度”或“熱情度”。互曼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Yi Xu指出:“如果(招聘公司)說,'我們在尋找好奇心特別強的人',他們可以通過比較各候選人的得分來找到合適的人。”

招聘公司仍然可以採用傳統的面試方式來評估候選人,但他們可以面談的人數或觀看視頻申請的數量是有限的。Yi Xu說,互曼公司的情感識別技術可以幫助僱主篩查更多的候選人,並篩選出他們通過其他面試方式可能不會考慮的候選人。她說:“面試官會有偏見,但(採用技術後),他們就不會依據外表來評判申請人,而是會依據他們的性格。”她聲稱,這項技術的目標之一就是克服招聘過程的種族和性別歧視。

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和沃勒斯•V•佛萊森(Wallace V Friesen)開發出了一種稱為“面部動作編碼系統”(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FACS)的人類情感分類法。使用該系統,FACS專家只需分析一張照片就能判斷一個人的微笑是否真誠。人工情感智能就是學習以類似方法解讀面部表情。Affectiva和互曼這兩家公司的算法都至少部分基於FACS系統。一位專家首先要對成百上千張圖像(視頻分析需要一幀一幀地進行)中人臉所流露的情緒進行標記,然後讓算法進行處理——這是訓練階段。在訓練過程中,要對算法進行觀察,看看其對情緒的預測結果與FACS專家所做的手動標記有多接近。模型會根據發現的錯誤自行進行調整。用其他已標記的圖像重複這一過程,直到差錯降到儘可能低的水平。訓練完成後,可以用算法來觀察其從未見過的圖像,並根據之前的訓練進行預測。

“隱私國際”(Privacy International)數據創新方面的政策顧問弗雷德裡克•卡爾特霍伊納(Frederike Kaltheuner)同意人類面試官可能會有偏見,但她說:“新系統會帶來新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隱私,以及數據被分析後會如何處理?隱私國際的法律顧問艾利迪•卡蘭德(Ailidh Callander)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用於培訓情感識別算法的數據——如在視頻面試中收集的數據——是否屬於“個人數據”,以及數據隱私法規是否適用。

在歐洲,人工智能公司所處理的數據可能不在《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覆蓋的範圍之內——GDPR是歐盟保護數據隱私的立法,將從今年5月起生效。開發出FACS的保羅•艾克曼目前經營一家培訓情感識別專家的公司,保羅艾克曼集團(Paul Ekman Group)。他說,根據他的方法開發出可靠的人工情感智能是可能的。但他補充說:“還沒人發表過研究報告證明自動化系統準確無誤。”艾克曼說,即使人工情感智能是可能的,但解讀數據的人——本文中是僱主——也應該接受培訓,以便正確解讀結果。他說:“FACS可以告訴你某人雙唇緊閉。但在不同的文化或背景中,這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人們控制自己的情緒來欺騙系統的能力各不相同。艾克曼說:“如果人們知道自己正在被觀察,他們的行為會有變化。”被告知自己的情感將會被分析的人會很不自然。

據HireVue的數據,在將大部分招聘流程轉變為在線模式、並開始使用基於視頻的面試平臺之後,聯合利華在18個月的時間內就節省了5萬個工時。大約兩年前,HireVue將情感識別技術整合到其服務中,並將這項服務銷售給聯合利華。聯合利華沒有回覆我們的提問。

總部在鹽湖城的HireVue的首席技術官羅蘭•拉森(Loren Larsen)說:“(招聘人員)應該把時間用在最優秀的人身上,而不是那些通過了簡歷篩選的人身上。你不能因為畢業院校不對口而將合適人選排除在外。”

互曼首先利用從公開渠道獲得的圖像和視頻來訓練其算法,然後再用其創始人Yi Xu所說的“專有數據”——客戶發送給他們的視頻。HireVue沒有開發人工智能算法,但他們使用Affectiva的情感數據庫,後者是一家將情感識別用於市場研究和廣告的行業領先公司。

Affectiva首席營銷官蓋比•齊德維爾德(Gabi Zijderveld)表示,僱主可以以多種方式使用人工情感智能。其中一例是對希望提升演示效果或推銷藝術的員工進行輔導。另一個用處是可以跟蹤員工的健康狀況,以發現過度疲勞或情緒抑鬱的員工,齊德維爾德認為這是有效使用其技術的一個例子。但她補充說:“跟蹤情緒會令人害怕。”

這些人工智能公司都表示,僱主應該對如何使用他們的技術、以及他們收集的數據保持透明。但沒有人檢查他們是否做到了這一點。齊德維爾德說:“這個決定不取決於我們。我們只負責開發這項技術。”互曼公司的Yi Xu說:“你不會考慮‘人們會如何濫用我的產品’,但我們也不會天真地認為,(這項技術)只有好的一面。”

當有一天你面對一個機器智能招聘官時,不知你心跳是否會加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