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故鄉|黃靜散文:西行記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作者簡介:黃靜,大關縣政協副主席、婦聯主席。業餘喜愛閱讀和寫作。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西 行 記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與姐策劃出遊有一段時日了。本打算照顧家裡多數人的時間再來一次歡樂自駕行,因哥和大侄不能請假隨遊,弟一輛車又無法滿足需求,只好再次重新確定和規劃出行路線。愛好攝影的兒子陽仔心儀青海湖已久,之前就一直鼓動姨媽,考慮到自駕車程太遠,又擔心母親的身體吃不消而不敢應允,由於出行方式上的改變,這條被否定了的西北環線之旅在陽仔的最佳旅遊攻略下被優選出來,以母親為重點的家庭八人團就這樣高興地上路了。

第一天:因為想見 所以遇見

6:50,昆明飛西寧,準點到達。

因提前聯繫,旅行社安排來接機的師傅已早早在機場等候,一胖一瘦的倆人,邊招呼著大家,邊熱情地幫忙拿上行李引領著來到車前。八成新的越野車被年輕的主人洗得很乾淨,忐忑的心瞬間放下了不少,母親、三哥的兒子豪兄、我與丈夫上了王師傅的車,陽仔、弟、姐與她的兒子禾仔則上了談師傅的車。半個小時不到,車被穩穩地停在塔爾寺的停車場,師傅們簡單地進行了介紹便回車補覺,我們則懷著神往的喜悅開始走向塔爾寺。

乘觀光車沿一路緩坡向上,一片氣度不凡藏漢結合的古建築群躍入眼簾,錯落有致、交相輝映、渾然一體。寺前廣場面積很大,建造了八座造型相宜的寶塔,把整個廣場的氣勢烘托起來。正值旅遊旺季,慕名而來的遊客和信徒們到處都是,真實地反映出這個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黃教聖地的旺盛。一路隨行,不論走到哪裡,都擠滿了人。裝飾精美的大金瓦殿、小金瓦寺、大金堂、小花寺、九間殿和大拉浪,風格迥異、各具特色;雕飾完美的壁畫、色彩絢麗的堆繡、栩栩如生的酥油花,不論從題材、造型、工藝,還是佈局上的講究,都是那樣的美輪美奐,無不彰顯著藝僧們的精湛技藝和藝術美感,令人震撼的同時,增添了佛國世界的神秘和空靈,吸引了八方信徒的虔誠朝拜。

兩個多小時的遊程,雖是走馬觀花,卻無不感受到藏傳佛學的無窮魅力和博大精深,更添了一分敬仰和崇拜。回到停車場,師傅們已等候了,因是初識,不免寒暄,然後照顧大家上車,重新上路。王師傅介紹,下午四點左右便可到青海湖,路上要經過最高海拔的拉脊山、進入青藏高原的咽喉要道日月山,在流淌河鎮午餐後到青海湖,入住黑馬河看日出,一路都是風景,一路都可照相留念,這樣邊走邊玩,不但可充分領略整個大西北的迷人風光,還可減輕大家的旅途疲勞。

邊走邊聊,一路盤旋向上。行到山頂,一個標有“拉脊山—3820米”的路牌立在公路一側,公路兩邊停滿車輛,到處可見留足觀賞的遊客,讓這本該孤寂的山坳熱鬧起來。王師傅安排大家下車,並關照大家添衣服。好在姐和我準備充分,零零總總厚薄不一的圍巾帶了不少,怕冷的一人一張的披上,都顯得異常興奮。山埡口設有一個木質觀景臺,五彩經幡隨風而舞,經幡上的經文就這樣一遍遍地被風頌唱,傳遞著怎樣一種美好期望和深情寄託。遠處山脈起伏、線條流暢,站在3820米海拔的山頭上,母親竟沒有異樣的高原反應,唯感慨冷風中的人們何來的興致和歡騰,嘆息中的不解是母親短暫而簡單的情愫,拉脊山的脊樑仍巍然橫亙在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線上用冷冽的風表達著這份神奇。

日月山與拉脊山一樣,有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是進入青藏高原的必經之地、青海省內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線、也是歷史上唐朝與吐蕃的分界線,故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當年文成公主入藏便是沿著這條“唐蕃古道”從長安走向陌生而遙遠的西域,留下一段美好的傳奇。山腳下是倒淌河鎮,沒有更多特別之處,因一條蜿蜒曲折從東向西流淌的河水而得名,“天下河水皆向東,唯有此河向西流”,大自然的神奇就是這樣無處不在。小鎮上的餐館規模都不大,是旅遊線上的一個休息就餐點,因為人多,簡單選擇了一家稍微乾淨的坐下,弟和孩兒們便七嘴八舌的開始點菜,都是清真的家常菜餚,要了一個素炒小黃菇,說是當地季節上的特產,到給這頓飯增色不少。

午飯的作用徹底瓦解了大家的一路歡歌,午睡為下午遊青海湖景區恢復了體力。“到了,下車啦!”師傅一聲輕喊,大家一下精神起來,都慌亂著在找自己需要的隨行物品。或許是震撼,坐在前排的母親也激動起來,“好大的湖,太好看了!”隨著母親的驚呼抬眼望去,一幅天水相依的美麗畫卷一躍而出,青海湖這顆高原明珠就這樣展現在眼前。

曾無數次幻想著她的樣子,不及此刻的真正遇見。當牽著母親的手,踏著輕盈的步子走向她,怦然心動的我竟有一絲恍惚。剛剛好的時間,碧空萬里,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邊的藍是那樣的通透純粹,簡單平靜。微風下,湖面卻又線條流暢,韻律十足。是高原的湖水映襯了天空,還是天空裝扮了湖水?亦或是兩情相悅下的完美結合?一顰一笑一回眸,鎖住了我的心,弄丟了我的魂,追到天水相連的海平線,被濾淨的心不再浮躁,通透如滿湖的藍。

全家人都在忙著拍照。遠處的陽仔一副專業攝影師的架勢,專注而認真,在姐的吆喝聲裡忙亂著。跟著我的母親竟有一些靦腆,也擺好姿勢不停地叫我為她來一張,歡聲笑語瞬間盪開,無限喜悅在青藏高原的湖畔遠遠回暢。

第二天:雖然錯過 卻未辜負

5:40起床,黑馬河看日出。

既然來了,不願錯過。儘管很冷,大家依舊情緒高漲。辦完退房手續,乘車沿青海湖前行,王師傅說,到湖邊看日出的路口很多,帶你們到一個人少點視野開闊點的地方去好拍照。不過要注意,這裡的日出不是慢慢地從海平面升起的,而是突然從海平面跳出來的。聽了,心中多了一份期待。

母親興致很高,不願聽姐的與師傅在車上等候觀看,只好全副武裝把頭和臉包裹的嚴嚴實實的,豪兄戲說,奶奶真有高原味道,與高原風景很相適的,不看好可惜。下車到湖邊只是五六分鐘的路程,卻是用石頭鋪成的簡易路面,雖然平整,卻不好走。天已微亮,霞光如血般嵌在海平面,湖水不是昨日的藍,滿湖的碧綠與東邊的霞光遙相輝映,竟讓我想到天下奇玉和氏璧的精美無暇。三個孩子生怕錯過,開始小跑向前,大人們也被感染,跟著跑起來,我不自覺地放開母親的手跑了兩步,擔心石子崴著母親的腳,趕緊折回來,心卻早就隨孩子們跑到了湖邊。大家拿著手機認真地候著,耐心地等待著神奇的跳躍。大約四十多分鐘的熱情等待,始終被雲層半遮半掩的紅太陽終究沒有一躍而出,卻用漫天的霞光迎來新的黎明。儘管這樣,青海湖無處不在的風景仍然在這寒冷的早晨溫暖了我們。

茶卡鹽湖是我們的下一站。大家都趕在最好的季節來這裡。正值全天的旅遊高峰,買票的人排成長隊,等乘小火車的人更是沿候車亭轉了幾道彎的排到了景區外的壩子,好在小火車上座位多,往返快,人流不斷向前移動著,倒給人添了不少希望。睿智的姐安排我們排隊乘車,她去排隊買票,更少了許多等待。小火車直接駛向湖心區,為方便遊客沿路欣賞和拍照,座位兩邊是敞開的,速度雖然不快,卻因氣溫低,冷風吹得大家少了許多拍照的興致。整個湖心區的湖面因鹽的作用一片乳白,空曠而平坦,受氣候的影響,天空白茫茫的一片,卻將海平線襯托得出奇的直,線條經陽仔的單反加技術,竟有了立體幾何的美感,拍出來極有味道,對喜歡攝影的兒子來說倒是滿心歡喜。

鹽湖那白雲繚繞、彩雲梳妝的“天空之鏡”幻境如早晨黑馬河的日出一樣被錯過,不免多了些遺憾。不過景區內的戶外大型鹽雕群和用漢白玉塑的鹽湖女神像卻格外引人矚目,算是沒有辜負此行的我們。

午飯是在德令哈吃的,因時間關係,沒有作過多的停留。五點左右,我們被一陣顛簸晃醒,才發現車在一條並不寬敞的土路上行駛著,不一會兒,一片四面環山的空曠地帶被藍天白雲環繞著,到處擺滿了小車,心存疑惑地問王師傅,他卻故作神秘地說,這是大柴旦還未開發的一個叫翡翠鹽湖的原生景點,沒有門票,美得很,你們到了就知道啦。

正如她的名字一樣,鹽灘把富含礦物質的湖面圍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水池,水不是很深,有的地方才打齊腳踝,可清晰地看到形態萬千的鹽層,在水和鹽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天然的翡翠綠,可謂碧波見底,斑斕多姿。儘管已是下午,來此賞玩的遊客仍你來我往,非常熱鬧。當我近距離地走近她,這個原始的夢幻仙境如一個偌大的翡翠之鏡,倒映著水面的我,在藍天白雲中飄來游去,穿梭如仙。這是一個沒有地標的秘境,千年的神化,絕世的空靈。祖孫三代置身於如此美景,在虛幻而真實間共享美好溫情,老少同樂的喜悅盡從心生,親情的美妙與天同存!

天色漸晚,註定要留下一份惆悵,帶著你最初的樣子離去?突然,一輪落日襲一身紅裙衝出霞光,窈窕著染紅了西邊的天際,驚歎和歡呼聲瞬間從湖的四面瀰漫開來。手捧落日,側影若現,兒子陽仔用手中的單反把母親、姐和我的最美表現到了極致,如此刻的落日。人生就是這樣,雖然在青海湖錯過了日出的壯觀,卻在不經意間邂逅了翡翠鹽湖落日的靜美,因為隨緣,終有遇見!

第三天:一路歡歌 情撒戈壁

7:00,穿越柴達木盆地,賞戈壁風光,尋陽關古道。

又是一個好天氣。日出很早,高原拉近了我們與太陽的距離,導航鍵標一條直線向前,幾乎沒有彎曲,越野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路馳騁。經過兩天的接觸,師傅們沒有才見面時的拘謹,與大家的感情如今天的太陽般隨距離逐漸升溫。王師傅雖內向靦腆,沉默少言,卻與車裡的我們很聊得來,憑添了許多旅途的樂趣。

沿途的戈壁在初秋的晨光中婉約如詩,一望無際的荒涼在陽光下透著高深莫測的神秘景象,荒無人煙的悽美超然脫世,與世隔絕的大自然傑作就這樣徹底顛覆了我。陽光下筆直的公路緊貼著天際,望不見盡頭,王師傅專注的臉被晃得生動起來,流行曲的音量比平時調高了許多,一路的喜慶隨風散在這茫茫戈壁。

前面就是青海特有的雅丹地貌啦,停車休息,留時間給大家觀賞拍照,話音未落,車被王師傅駛進公路右側的開闊地帶。這是中國雅丹地貌的最大分佈區,這些因風蝕作用在荒漠中形成的特殊地貌就這樣形態萬千地矗立在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荒野中,平整的地面上突起的土丘,一個連著一個,刻滿歲月的滄桑,劃滿時間的痕跡,雕刻中沒有任何矯揉造作,卻又那樣引人入勝。土丘與土丘之間,遠看連綿不斷,近看支離破碎,站在土丘間的我們,被上午的陽光拉長了身影,在一片金黃的閃爍中游離,時間和空間定格在光與影的神奇變幻中,竟又一絲詭異。豪兄在我的挑唆下,努力攀爬到對面一座城堡般的頂端,想做一回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無奈恐高的他勉強直起脊樑比了個手勢,便慌亂地下來,心有餘悸的樣子,幸好兩個師傅熱情地招呼大家趁沒車的時候抓緊在公路上拍照的喊聲及時傳來,才掩蓋了他的尷尬。

公路線條流暢,兩邊是平整奇異的雅丹地貌,三個孩子在公路中間擺著各種造型,或躺、或坐,或跳、或思。陽仔為了追求跳躍的最佳藝術美感,與禾仔竭盡所能地向上蹦,落地後提一下褲子又跳,又拍,直到滿意,把大家笑得夠嗆,他卻滿面認真地自嘲:主要是我與禾仔太胖了,比豪寶落地要快,不好抓拍,當然要多來幾次噢!三個孩子的滑稽可笑帶動了大家的情緒,連師傅們也不由自主地參與其中,一起冒險,一起鬧騰著,在留下一張張精彩照片的同時,用幾天來的融洽相處成就了當下的彼此感動。

上車後,母親對王師傅說,景色還是好看,但是沒有我們那些好,青山綠水的,有空帶起媳婦來耍,叫娃兒些帶你們去看黃連河瀑布,一年四季都漂亮的很,不像這些地方光禿禿的,屙屎不生蛆,咋個過噢!母親感嘆的話語總是極賦哲理,很接地氣的語言同她獨特的視角眼光一樣可愛,她的方言師傅雖然沒聽懂,卻讓我和豪兄忍唆不禁,難得母親在幾天的一路奔波下,還能與大家一道談笑風生,確實是我們做兒女的福氣所在。

到酒泉的阿克塞石油小鎮已是正午,太陽正烈。這個被廢棄的小鎮是原阿克塞的老縣城,雖人去樓空,但政府、學校、劇院、工人宿舍等建築尚存,因拍攝《九層妖塔》、《西風烈》等影片而走紅,是我們進入甘肅的第一個景點。除當時拍攝電影的一些道具外,看不出更多特別的地方,但慕名而來的遊客卻不少,為它的破敗和蕭條添了不少的生氣,算是西北環線旅遊的一個補充。

下午四點左右,來到陽關景區。這是一個在陽關遺址上新建的一個仿古城,昔日的陽關古城除一座漢代烽燧遺址外早被大漠的流沙所淹沒,更無法想象當時來往的使臣、商販、僧侶們是怎樣拿著打有國印的通關文牒沿著這條古絲綢之路通過重兵把守的重要關隘驗證過關,在歷史上演繹了怎樣的壯闊。從景區走向城樓,經博物館到古城門,乘觀光車沿陽關道進入腹心區,大漠荒涼的邊塞風光盡收眼底,無不感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千古吟唱是怎樣一種淒涼和悲惋。

驅車來到敦煌夜市正值整個夜市最熱鬧的時間,這個集文化、旅遊、休閒、娛樂、餐飲為一體的敦煌鬧市地處市區中心地段,方便著八方來客。燈火輝煌的美食一條街寬敞乾淨,隨店面兩側整齊地擺放著高矮相宜的桌椅,店家豪放的吆喝聲與客人間的觥籌交錯聲不絕於耳,把夜市渲染得熱烈而溫情。大家左顧右盼,無從選擇,師傅們也沒有更多建議,還是弟在百度裡搜索了一下,才選定一家評價高的老店坐下。金黃油亮的烤羊排、冒著油星的牛肉串、涼拌肚絲、胡羊燜餅、敦煌釀皮、時鮮小菜,無不勾起大家對美食的無限享受。

“人世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啤酒杯相互碰撞的酣暢,親情和友情在歡聲笑語中同醉。

第四天:一段故事 千年傳奇

美食慰藉了身體,酒精洗刷了疲憊,一夜好眠,竟夢迴陽關,隨長長駝隊,伴聲聲駝鈴,揚一路風塵,在大漠殘照的餘暉中蜿蜒前行,隻身於浩瀚沙海中,我如一隻螞蟻,在落日將逝的地方,等待月照塞外的美景。夢境中的我是孤獨的過客,離開了人間煙火的滋潤,遠行只是遠行,沒有靈魂的滌盪,更像索然無味的出走。

今天的早點味道極好,地道的羊肉清湯手擀黃面,碗大、湯多、面彈、肉嫩、味香,一大碗的端上來,騰騰地冒著熱氣,聞其香、品其味,清湯的鮮香迅速通過舌尖傳遞。喜辣的潑上兩瓢剛炸好的油辣子,雖少了食物原味的本真醇厚,卻多了一份個性的香辣酣暢,好滿足啊!

此刻的陽光充滿溫情,帶著對敦煌莫高窟盡乎崇拜的敬仰來到這裡。買好門票,先分時間段地排隊到數字電影院觀看故事短片《千年莫高窟》和《夢幻佛宮》,第一個短片主要講述了在公元336年一個叫樂尊的僧人云游到此,突然看見鳴沙山上金光四射,認為佛光顯靈,於是在佛光出現的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佛窟,潛心修行的故事及薩埵太子以身飼虎、五百強盜成佛的傳奇故事,讓我們先了解了這個歷史文化殿堂的前世今生。第二影廳的設計非常獨特,球形立體屏幕把我們置身於大大小小的佛窟中,解說低緩、佛音縈繞、飛天舞裙、佛陀傳神,穿越千年時空,在傳奇的故事和漫漫歷史長河中迷失,身臨其境般感受莫高窟神奇的藝術魅力。回到現實,當跟隨導遊近距離地欣賞她、感受她時,不得不再次被這座響譽世界的文化遺產歷史的厚重和藝術的神奇而深深感動和歎服——儘管經歷磨難,依舊巍然屹立。

下午時分,走進鳴沙山沙漠,赤腳踩在金黃的沙面上,細沙柔柔地撫摸著赤裸的雙腳,軟軟地從腳縫裡滑過,與每一粒黃沙的親密相處都為曾經的那份約定。與眾多的追隨者一道,匍匐前行在沙丘的斜線上,每一步都是異常的艱難,跨上一大步,再伴著沙響退回一小步,綿軟的沙粒總會在恰好的時候支撐著行進者的身體,迅速吸乾淌下的汗滴。腳印緩慢地向身後延伸,伴著沉重的喘息直通山頂,大汗淋漓後的舒暢和歡快令峰頂上的我們是何等的喜悅,足夠的韌性使我能夠站在這裡與相互愛著的親人們彼此欣賞,在曼妙的景色裡,心的漣漪如沙脊的流線般起伏延綿,一峰連著一峰,眺望遠方,卻還有更遠的遠方在落日的盡頭沉寂,不論你來與不來,她都會靜靜地為你守候,哪怕是千年的等待,只為彼此的存在!

山腳下的月牙泉輪廓分明地盡收眼底,彎月般的清泉如鳴沙山永不幹涸的眼淚,沙丘環繞的粗獷與碧波盪漾的嬌羞在霞光的輝映中相映成趣,用唇齒相依的溫情,兌現千年相守的諾言,把地老天荒的誓言深深地印在敦煌的歷史,讓這個裝滿故事的城市留下更多尋夢者的足跡。

第五天 古今往事 何須評說

告別敦煌有些戀戀不捨。行程的安排使我們不得不放棄許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更沒能仔細地去閱讀她、欣賞她,兩天時間的短暫停足,能夠讀懂她的,只是故事的大概,回望這座歷史醇厚的古城,還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探尋,離開的時候,竟認真地把心打下個美麗的結。很有味道的民宿客棧記憶了我在敦煌的夢境,門口透過樹梢的陽光閃爍著,把我的臉晃得很文藝,似乎更適合此刻的敦煌,揮手別過,如果能來,下次再見!

到嘉峪關關城已是正午,黃土夯成的城牆和塔樓上“天下第一雄關”的牌匾被太陽照得一片金黃。東有山海關,西有嘉峪關,這個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明長城,不但比山海關早建了九年,還是明長城中規模最大、地勢最為雄險的一處關隘,至今仍保留完整。

現存的關城由外城、內城、甕城組成。從東門處進,外有關帝廟、牌樓、戲樓,內有遊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走上城牆,光化樓、柔遠樓、嘉峪關樓三樓聳峙,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等,線條明快,佈局巧妙,與關外的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防禦設施相互貫通,自成一體,極為壯觀。站在城樓,關外戈壁依舊,而中原與西域文化的融化發展卻沿著這條古絲綢之路源遠流長,經久不息。

由於在嘉峪關逗留過久,待我們趕到張掖丹霞地質公園時,差點沒買到進園門票,好在兩個師傅都是張掖本地人,經驗豐富,將我們直接送到景區門口,安排大家先進景區,玩了出來再到賓館休整、吃飯。在姐姐的一路催促下,大家順利過了檢票口,總算鬆了口氣,儘管一路慌慌張張,卻都很高興。

公園內建有一條觀光車路,隨山勢的走向和沿路的景觀設計而成,共設有五個觀景臺,每一個觀景臺都有觀景車接送,像流水線。其實進園後我們才發現,整個公園的遊客仍然很多,觀光車幾乎都是大巴,雖坐滿即走,但每個觀光點仍需排隊,可想在遊客的高峰點上是怎樣一種場景。

由於公園的景點多、面積大、分佈寬,大家在每個觀景臺的時間都不敢停留得太久,全程下來,剛好天黑,也算是恰到好處。這是我國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放目遠去,絢麗多彩的峰巒在晚霞中熠熠發光,變幻多姿,如九天仙女,著一身七彩長裙,隨風而舞,媚態萬千,勾人心魂;又像置身於一幅色彩斑斕的巨大山水畫中,層次分明,震人心魄。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不同的姿態,萬般的美,不管是那般,只要她在,只為你來!

第六天 歸去來兮 再難忘卻

因氣候原因,賞丹霞日出的願望成為泡影。天將亮的時候,竟不緊不慢地下起了雨,是離別的眼淚吧?

一切收拾停當,開始環線最後的旅程。

雨越下越大,路上來回的車輛似乎多了起來,王師傅不得不放慢車速,淺淺的擔憂不自覺地隨車上的雨刮來回擺動著。高大挺直的行道樹在秋風秋雨的問候下多了一絲傲氣,是柏楊特有的風骨吧?被修飾得更加平直的路面讓心安頓了許多,大雨沖洗後的黑亮一直通向前方,讓我對這條最美國道充滿各種想象。

真的是好運氣一直隨行,誰會想到這麼大的雨說停就停。門源油菜花已經開過,金色花海的壯美已成過去,沿途的青稞卻招搖著初秋的喜悅,穿行在祁連山脈,一路清新一路醉。雲霧繚繞間,一望無際的草甸、悠然自得的牛羊、炊煙裊裊的帳篷、揚鞭揮袖的牧民……如詩似畫的美景款款掠過,生動隨性的調皮、溫柔雅緻的端莊,在逶迤秀美的流動中把227國道裝點得別具一格。

在國道旁,到處設有觀景臺。公路像一條白色的哈達環繞著草甸蜿蜒向上,在海拔3792米的大坂山埡口處的觀景臺上俯瞰草原風光,零散的圖案在視覺的高度下巧妙地拼接起來,一直連到心間。穿過大坂山隧道的山頂上建有一個收費站,來往的車輛交匯在這裡,很難想象收費員長時間端坐窗口重複著單調枯燥的工作是怎樣一種辛苦,看著他們被高原執著而冷冽的寒風凍紅的臉頰,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這是對勞動者工作堅守的敬畏,更是對227國道上這條最亮麗風景的由衷讚歎!

翻越了大坂山,經大通縣到西寧就不遠了,王師傅也顯得輕鬆起來,剛接了個八天環線的他,臉上洋溢著高興的笑容。他說,送我們抵達西寧後休息一天便接上新的旅客上路,趁旺季辛苦點,到了淡季便有大把的時間休息了,跑長線不但服務要好,更要保證安全,一點馬虎不得,還是挺操心的,不過都習慣了,如果運氣好的話,能夠接到你們這樣的客人,跑起就愉快多了。今天中午我們剛過門源不久,就發生了一起商務車和跑車相撞的事故,1死7傷,太慘了,所以自駕還是挺危險的,容易疲勞駕駛,這也是我們跑環線生意特別好的原因之一。

是啊,六天的旅程,有緣人才能相逢,我們相互用真心換朋友,哪怕萍水相逢,依然芬芳無限,才有風景無限。旅途愉快,平安相伴,算是離別時我們對彼此的最美祝願吧!

昭通蘋果●鶴送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第359期

出品單位

主管單位

中共昭通市委組織部

雲南省昭通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辦單位

法律顧問

雲南鶴原律師事務所孫健律師

[email protected]

【環保昭通】

文藝作品展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雲南省昭通市環保局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