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作者简介:黄静,大关县政协副主席、妇联主席。业余喜爱阅读和写作。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西 行 记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与姐策划出游有一段时日了。本打算照顾家里多数人的时间再来一次欢乐自驾行,因哥和大侄不能请假随游,弟一辆车又无法满足需求,只好再次重新确定和规划出行路线。爱好摄影的儿子阳仔心仪青海湖已久,之前就一直鼓动姨妈,考虑到自驾车程太远,又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而不敢应允,由于出行方式上的改变,这条被否定了的西北环线之旅在阳仔的最佳旅游攻略下被优选出来,以母亲为重点的家庭八人团就这样高兴地上路了。

第一天:因为想见 所以遇见

6:50,昆明飞西宁,准点到达。

因提前联系,旅行社安排来接机的师傅已早早在机场等候,一胖一瘦的俩人,边招呼着大家,边热情地帮忙拿上行李引领着来到车前。八成新的越野车被年轻的主人洗得很干净,忐忑的心瞬间放下了不少,母亲、三哥的儿子豪兄、我与丈夫上了王师傅的车,阳仔、弟、姐与她的儿子禾仔则上了谈师傅的车。半个小时不到,车被稳稳地停在塔尔寺的停车场,师傅们简单地进行了介绍便回车补觉,我们则怀着神往的喜悦开始走向塔尔寺。

乘观光车沿一路缓坡向上,一片气度不凡藏汉结合的古建筑群跃入眼帘,错落有致、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寺前广场面积很大,建造了八座造型相宜的宝塔,把整个广场的气势烘托起来。正值旅游旺季,慕名而来的游客和信徒们到处都是,真实地反映出这个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圣地的旺盛。一路随行,不论走到哪里,都挤满了人。装饰精美的大金瓦殿、小金瓦寺、大金堂、小花寺、九间殿和大拉浪,风格迥异、各具特色;雕饰完美的壁画、色彩绚丽的堆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不论从题材、造型、工艺,还是布局上的讲究,都是那样的美轮美奂,无不彰显着艺僧们的精湛技艺和艺术美感,令人震撼的同时,增添了佛国世界的神秘和空灵,吸引了八方信徒的虔诚朝拜。

两个多小时的游程,虽是走马观花,却无不感受到藏传佛学的无穷魅力和博大精深,更添了一分敬仰和崇拜。回到停车场,师傅们已等候了,因是初识,不免寒暄,然后照顾大家上车,重新上路。王师傅介绍,下午四点左右便可到青海湖,路上要经过最高海拔的拉脊山、进入青藏高原的咽喉要道日月山,在流淌河镇午餐后到青海湖,入住黑马河看日出,一路都是风景,一路都可照相留念,这样边走边玩,不但可充分领略整个大西北的迷人风光,还可减轻大家的旅途疲劳。

边走边聊,一路盘旋向上。行到山顶,一个标有“拉脊山—3820米”的路牌立在公路一侧,公路两边停满车辆,到处可见留足观赏的游客,让这本该孤寂的山坳热闹起来。王师傅安排大家下车,并关照大家添衣服。好在姐和我准备充分,零零总总厚薄不一的围巾带了不少,怕冷的一人一张的披上,都显得异常兴奋。山垭口设有一个木质观景台,五彩经幡随风而舞,经幡上的经文就这样一遍遍地被风颂唱,传递着怎样一种美好期望和深情寄托。远处山脉起伏、线条流畅,站在3820米海拔的山头上,母亲竟没有异样的高原反应,唯感慨冷风中的人们何来的兴致和欢腾,叹息中的不解是母亲短暂而简单的情愫,拉脊山的脊梁仍巍然横亘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上用冷冽的风表达着这份神奇。

日月山与拉脊山一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历史上唐朝与吐蕃的分界线,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当年文成公主入藏便是沿着这条“唐蕃古道”从长安走向陌生而遥远的西域,留下一段美好的传奇。山脚下是倒淌河镇,没有更多特别之处,因一条蜿蜒曲折从东向西流淌的河水而得名,“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河向西流”,大自然的神奇就是这样无处不在。小镇上的餐馆规模都不大,是旅游线上的一个休息就餐点,因为人多,简单选择了一家稍微干净的坐下,弟和孩儿们便七嘴八舌的开始点菜,都是清真的家常菜肴,要了一个素炒小黄菇,说是当地季节上的特产,到给这顿饭增色不少。

午饭的作用彻底瓦解了大家的一路欢歌,午睡为下午游青海湖景区恢复了体力。“到了,下车啦!”师傅一声轻喊,大家一下精神起来,都慌乱着在找自己需要的随行物品。或许是震撼,坐在前排的母亲也激动起来,“好大的湖,太好看了!”随着母亲的惊呼抬眼望去,一幅天水相依的美丽画卷一跃而出,青海湖这颗高原明珠就这样展现在眼前。

曾无数次幻想着她的样子,不及此刻的真正遇见。当牵着母亲的手,踏着轻盈的步子走向她,怦然心动的我竟有一丝恍惚。刚刚好的时间,碧空万里,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边的蓝是那样的通透纯粹,简单平静。微风下,湖面却又线条流畅,韵律十足。是高原的湖水映衬了天空,还是天空装扮了湖水?亦或是两情相悦下的完美结合?一颦一笑一回眸,锁住了我的心,弄丢了我的魂,追到天水相连的海平线,被滤净的心不再浮躁,通透如满湖的蓝。

全家人都在忙着拍照。远处的阳仔一副专业摄影师的架势,专注而认真,在姐的吆喝声里忙乱着。跟着我的母亲竟有一些腼腆,也摆好姿势不停地叫我为她来一张,欢声笑语瞬间荡开,无限喜悦在青藏高原的湖畔远远回畅。

第二天:虽然错过 却未辜负

5:40起床,黑马河看日出。

既然来了,不愿错过。尽管很冷,大家依旧情绪高涨。办完退房手续,乘车沿青海湖前行,王师傅说,到湖边看日出的路口很多,带你们到一个人少点视野开阔点的地方去好拍照。不过要注意,这里的日出不是慢慢地从海平面升起的,而是突然从海平面跳出来的。听了,心中多了一份期待。

母亲兴致很高,不愿听姐的与师傅在车上等候观看,只好全副武装把头和脸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豪兄戏说,奶奶真有高原味道,与高原风景很相适的,不看好可惜。下车到湖边只是五六分钟的路程,却是用石头铺成的简易路面,虽然平整,却不好走。天已微亮,霞光如血般嵌在海平面,湖水不是昨日的蓝,满湖的碧绿与东边的霞光遥相辉映,竟让我想到天下奇玉和氏璧的精美无暇。三个孩子生怕错过,开始小跑向前,大人们也被感染,跟着跑起来,我不自觉地放开母亲的手跑了两步,担心石子崴着母亲的脚,赶紧折回来,心却早就随孩子们跑到了湖边。大家拿着手机认真地候着,耐心地等待着神奇的跳跃。大约四十多分钟的热情等待,始终被云层半遮半掩的红太阳终究没有一跃而出,却用漫天的霞光迎来新的黎明。尽管这样,青海湖无处不在的风景仍然在这寒冷的早晨温暖了我们。

茶卡盐湖是我们的下一站。大家都赶在最好的季节来这里。正值全天的旅游高峰,买票的人排成长队,等乘小火车的人更是沿候车亭转了几道弯的排到了景区外的坝子,好在小火车上座位多,往返快,人流不断向前移动着,倒给人添了不少希望。睿智的姐安排我们排队乘车,她去排队买票,更少了许多等待。小火车直接驶向湖心区,为方便游客沿路欣赏和拍照,座位两边是敞开的,速度虽然不快,却因气温低,冷风吹得大家少了许多拍照的兴致。整个湖心区的湖面因盐的作用一片乳白,空旷而平坦,受气候的影响,天空白茫茫的一片,却将海平线衬托得出奇的直,线条经阳仔的单反加技术,竟有了立体几何的美感,拍出来极有味道,对喜欢摄影的儿子来说倒是满心欢喜。

盐湖那白云缭绕、彩云梳妆的“天空之镜”幻境如早晨黑马河的日出一样被错过,不免多了些遗憾。不过景区内的户外大型盐雕群和用汉白玉塑的盐湖女神像却格外引人瞩目,算是没有辜负此行的我们。

午饭是在德令哈吃的,因时间关系,没有作过多的停留。五点左右,我们被一阵颠簸晃醒,才发现车在一条并不宽敞的土路上行驶着,不一会儿,一片四面环山的空旷地带被蓝天白云环绕着,到处摆满了小车,心存疑惑地问王师傅,他却故作神秘地说,这是大柴旦还未开发的一个叫翡翠盐湖的原生景点,没有门票,美得很,你们到了就知道啦。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盐滩把富含矿物质的湖面围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池,水不是很深,有的地方才打齐脚踝,可清晰地看到形态万千的盐层,在水和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天然的翡翠绿,可谓碧波见底,斑斓多姿。尽管已是下午,来此赏玩的游客仍你来我往,非常热闹。当我近距离地走近她,这个原始的梦幻仙境如一个偌大的翡翠之镜,倒映着水面的我,在蓝天白云中飘来游去,穿梭如仙。这是一个没有地标的秘境,千年的神化,绝世的空灵。祖孙三代置身于如此美景,在虚幻而真实间共享美好温情,老少同乐的喜悦尽从心生,亲情的美妙与天同存!

天色渐晚,注定要留下一份惆怅,带着你最初的样子离去?突然,一轮落日袭一身红裙冲出霞光,窈窕着染红了西边的天际,惊叹和欢呼声瞬间从湖的四面弥漫开来。手捧落日,侧影若现,儿子阳仔用手中的单反把母亲、姐和我的最美表现到了极致,如此刻的落日。人生就是这样,虽然在青海湖错过了日出的壮观,却在不经意间邂逅了翡翠盐湖落日的静美,因为随缘,终有遇见!

第三天:一路欢歌 情撒戈壁

7:00,穿越柴达木盆地,赏戈壁风光,寻阳关古道。

又是一个好天气。日出很早,高原拉近了我们与太阳的距离,导航键标一条直线向前,几乎没有弯曲,越野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路驰骋。经过两天的接触,师傅们没有才见面时的拘谨,与大家的感情如今天的太阳般随距离逐渐升温。王师傅虽内向腼腆,沉默少言,却与车里的我们很聊得来,凭添了许多旅途的乐趣。

沿途的戈壁在初秋的晨光中婉约如诗,一望无际的荒凉在阳光下透着高深莫测的神秘景象,荒无人烟的凄美超然脱世,与世隔绝的大自然杰作就这样彻底颠覆了我。阳光下笔直的公路紧贴着天际,望不见尽头,王师傅专注的脸被晃得生动起来,流行曲的音量比平时调高了许多,一路的喜庆随风散在这茫茫戈壁。

前面就是青海特有的雅丹地貌啦,停车休息,留时间给大家观赏拍照,话音未落,车被王师傅驶进公路右侧的开阔地带。这是中国雅丹地貌的最大分布区,这些因风蚀作用在荒漠中形成的特殊地貌就这样形态万千地矗立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荒野中,平整的地面上突起的土丘,一个连着一个,刻满岁月的沧桑,划满时间的痕迹,雕刻中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却又那样引人入胜。土丘与土丘之间,远看连绵不断,近看支离破碎,站在土丘间的我们,被上午的阳光拉长了身影,在一片金黄的闪烁中游离,时间和空间定格在光与影的神奇变幻中,竟又一丝诡异。豪兄在我的挑唆下,努力攀爬到对面一座城堡般的顶端,想做一回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无奈恐高的他勉强直起脊梁比了个手势,便慌乱地下来,心有余悸的样子,幸好两个师傅热情地招呼大家趁没车的时候抓紧在公路上拍照的喊声及时传来,才掩盖了他的尴尬。

公路线条流畅,两边是平整奇异的雅丹地貌,三个孩子在公路中间摆着各种造型,或躺、或坐,或跳、或思。阳仔为了追求跳跃的最佳艺术美感,与禾仔竭尽所能地向上蹦,落地后提一下裤子又跳,又拍,直到满意,把大家笑得够呛,他却满面认真地自嘲:主要是我与禾仔太胖了,比豪宝落地要快,不好抓拍,当然要多来几次噢!三个孩子的滑稽可笑带动了大家的情绪,连师傅们也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一起冒险,一起闹腾着,在留下一张张精彩照片的同时,用几天来的融洽相处成就了当下的彼此感动。

上车后,母亲对王师傅说,景色还是好看,但是没有我们那些好,青山绿水的,有空带起媳妇来耍,叫娃儿些带你们去看黄连河瀑布,一年四季都漂亮的很,不像这些地方光秃秃的,屙屎不生蛆,咋个过噢!母亲感叹的话语总是极赋哲理,很接地气的语言同她独特的视角眼光一样可爱,她的方言师傅虽然没听懂,却让我和豪兄忍唆不禁,难得母亲在几天的一路奔波下,还能与大家一道谈笑风生,确实是我们做儿女的福气所在。

到酒泉的阿克塞石油小镇已是正午,太阳正烈。这个被废弃的小镇是原阿克塞的老县城,虽人去楼空,但政府、学校、剧院、工人宿舍等建筑尚存,因拍摄《九层妖塔》、《西风烈》等影片而走红,是我们进入甘肃的第一个景点。除当时拍摄电影的一些道具外,看不出更多特别的地方,但慕名而来的游客却不少,为它的破败和萧条添了不少的生气,算是西北环线旅游的一个补充。

下午四点左右,来到阳关景区。这是一个在阳关遗址上新建的一个仿古城,昔日的阳关古城除一座汉代烽燧遗址外早被大漠的流沙所淹没,更无法想象当时来往的使臣、商贩、僧侣们是怎样拿着打有国印的通关文牒沿着这条古丝绸之路通过重兵把守的重要关隘验证过关,在历史上演绎了怎样的壮阔。从景区走向城楼,经博物馆到古城门,乘观光车沿阳关道进入腹心区,大漠荒凉的边塞风光尽收眼底,无不感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吟唱是怎样一种凄凉和悲惋。

驱车来到敦煌夜市正值整个夜市最热闹的时间,这个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敦煌闹市地处市区中心地段,方便着八方来客。灯火辉煌的美食一条街宽敞干净,随店面两侧整齐地摆放着高矮相宜的桌椅,店家豪放的吆喝声与客人间的觥筹交错声不绝于耳,把夜市渲染得热烈而温情。大家左顾右盼,无从选择,师傅们也没有更多建议,还是弟在百度里搜索了一下,才选定一家评价高的老店坐下。金黄油亮的烤羊排、冒着油星的牛肉串、凉拌肚丝、胡羊焖饼、敦煌酿皮、时鲜小菜,无不勾起大家对美食的无限享受。

“人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啤酒杯相互碰撞的酣畅,亲情和友情在欢声笑语中同醉。

第四天:一段故事 千年传奇

美食慰藉了身体,酒精洗刷了疲惫,一夜好眠,竟梦回阳关,随长长驼队,伴声声驼铃,扬一路风尘,在大漠残照的余晖中蜿蜒前行,只身于浩瀚沙海中,我如一只蚂蚁,在落日将逝的地方,等待月照塞外的美景。梦境中的我是孤独的过客,离开了人间烟火的滋润,远行只是远行,没有灵魂的涤荡,更像索然无味的出走。

今天的早点味道极好,地道的羊肉清汤手擀黄面,碗大、汤多、面弹、肉嫩、味香,一大碗的端上来,腾腾地冒着热气,闻其香、品其味,清汤的鲜香迅速通过舌尖传递。喜辣的泼上两瓢刚炸好的油辣子,虽少了食物原味的本真醇厚,却多了一份个性的香辣酣畅,好满足啊!

此刻的阳光充满温情,带着对敦煌莫高窟尽乎崇拜的敬仰来到这里。买好门票,先分时间段地排队到数字电影院观看故事短片《千年莫高窟》和《梦幻佛宫》,第一个短片主要讲述了在公元336年一个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突然看见鸣沙山上金光四射,认为佛光显灵,于是在佛光出现的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佛窟,潜心修行的故事及萨埵太子以身饲虎、五百强盗成佛的传奇故事,让我们先了解了这个历史文化殿堂的前世今生。第二影厅的设计非常独特,球形立体屏幕把我们置身于大大小小的佛窟中,解说低缓、佛音萦绕、飞天舞裙、佛陀传神,穿越千年时空,在传奇的故事和漫漫历史长河中迷失,身临其境般感受莫高窟神奇的艺术魅力。回到现实,当跟随导游近距离地欣赏她、感受她时,不得不再次被这座响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神奇而深深感动和叹服——尽管经历磨难,依旧巍然屹立。

下午时分,走进鸣沙山沙漠,赤脚踩在金黄的沙面上,细沙柔柔地抚摸着赤裸的双脚,软软地从脚缝里滑过,与每一粒黄沙的亲密相处都为曾经的那份约定。与众多的追随者一道,匍匐前行在沙丘的斜线上,每一步都是异常的艰难,跨上一大步,再伴着沙响退回一小步,绵软的沙粒总会在恰好的时候支撑着行进者的身体,迅速吸干淌下的汗滴。脚印缓慢地向身后延伸,伴着沉重的喘息直通山顶,大汗淋漓后的舒畅和欢快令峰顶上的我们是何等的喜悦,足够的韧性使我能够站在这里与相互爱着的亲人们彼此欣赏,在曼妙的景色里,心的涟漪如沙脊的流线般起伏延绵,一峰连着一峰,眺望远方,却还有更远的远方在落日的尽头沉寂,不论你来与不来,她都会静静地为你守候,哪怕是千年的等待,只为彼此的存在!

山脚下的月牙泉轮廓分明地尽收眼底,弯月般的清泉如鸣沙山永不干涸的眼泪,沙丘环绕的粗犷与碧波荡漾的娇羞在霞光的辉映中相映成趣,用唇齿相依的温情,兑现千年相守的诺言,把地老天荒的誓言深深地印在敦煌的历史,让这个装满故事的城市留下更多寻梦者的足迹。

第五天 古今往事 何须评说

告别敦煌有些恋恋不舍。行程的安排使我们不得不放弃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更没能仔细地去阅读她、欣赏她,两天时间的短暂停足,能够读懂她的,只是故事的大概,回望这座历史醇厚的古城,还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探寻,离开的时候,竟认真地把心打下个美丽的结。很有味道的民宿客栈记忆了我在敦煌的梦境,门口透过树梢的阳光闪烁着,把我的脸晃得很文艺,似乎更适合此刻的敦煌,挥手别过,如果能来,下次再见!

到嘉峪关关城已是正午,黄土夯成的城墙和塔楼上“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被太阳照得一片金黄。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这个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明长城,不但比山海关早建了九年,还是明长城中规模最大、地势最为雄险的一处关隘,至今仍保留完整。

现存的关城由外城、内城、瓮城组成。从东门处进,外有关帝庙、牌楼、戏楼,内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走上城墙,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三楼耸峙,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线条明快,布局巧妙,与关外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防御设施相互贯通,自成一体,极为壮观。站在城楼,关外戈壁依旧,而中原与西域文化的融化发展却沿着这条古丝绸之路源远流长,经久不息。

由于在嘉峪关逗留过久,待我们赶到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时,差点没买到进园门票,好在两个师傅都是张掖本地人,经验丰富,将我们直接送到景区门口,安排大家先进景区,玩了出来再到宾馆休整、吃饭。在姐姐的一路催促下,大家顺利过了检票口,总算松了口气,尽管一路慌慌张张,却都很高兴。

公园内建有一条观光车路,随山势的走向和沿路的景观设计而成,共设有五个观景台,每一个观景台都有观景车接送,像流水线。其实进园后我们才发现,整个公园的游客仍然很多,观光车几乎都是大巴,虽坐满即走,但每个观光点仍需排队,可想在游客的高峰点上是怎样一种场景。

由于公园的景点多、面积大、分布宽,大家在每个观景台的时间都不敢停留得太久,全程下来,刚好天黑,也算是恰到好处。这是我国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放目远去,绚丽多彩的峰峦在晚霞中熠熠发光,变幻多姿,如九天仙女,着一身七彩长裙,随风而舞,媚态万千,勾人心魂;又像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巨大山水画中,层次分明,震人心魄。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不同的姿态,万般的美,不管是那般,只要她在,只为你来!

第六天 归去来兮 再难忘却

因气候原因,赏丹霞日出的愿望成为泡影。天将亮的时候,竟不紧不慢地下起了雨,是离别的眼泪吧?

一切收拾停当,开始环线最后的旅程。

雨越下越大,路上来回的车辆似乎多了起来,王师傅不得不放慢车速,浅浅的担忧不自觉地随车上的雨刮来回摆动着。高大挺直的行道树在秋风秋雨的问候下多了一丝傲气,是柏杨特有的风骨吧?被修饰得更加平直的路面让心安顿了许多,大雨冲洗后的黑亮一直通向前方,让我对这条最美国道充满各种想象。

真的是好运气一直随行,谁会想到这么大的雨说停就停。门源油菜花已经开过,金色花海的壮美已成过去,沿途的青稞却招摇着初秋的喜悦,穿行在祁连山脉,一路清新一路醉。云雾缭绕间,一望无际的草甸、悠然自得的牛羊、炊烟袅袅的帐篷、扬鞭挥袖的牧民……如诗似画的美景款款掠过,生动随性的调皮、温柔雅致的端庄,在逶迤秀美的流动中把227国道装点得别具一格。

在国道旁,到处设有观景台。公路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着草甸蜿蜒向上,在海拔3792米的大坂山垭口处的观景台上俯瞰草原风光,零散的图案在视觉的高度下巧妙地拼接起来,一直连到心间。穿过大坂山隧道的山顶上建有一个收费站,来往的车辆交汇在这里,很难想象收费员长时间端坐窗口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工作是怎样一种辛苦,看着他们被高原执着而冷冽的寒风冻红的脸颊,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这是对劳动者工作坚守的敬畏,更是对227国道上这条最亮丽风景的由衷赞叹!

翻越了大坂山,经大通县到西宁就不远了,王师傅也显得轻松起来,刚接了个八天环线的他,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他说,送我们抵达西宁后休息一天便接上新的旅客上路,趁旺季辛苦点,到了淡季便有大把的时间休息了,跑长线不但服务要好,更要保证安全,一点马虎不得,还是挺操心的,不过都习惯了,如果运气好的话,能够接到你们这样的客人,跑起就愉快多了。今天中午我们刚过门源不久,就发生了一起商务车和跑车相撞的事故,1死7伤,太惨了,所以自驾还是挺危险的,容易疲劳驾驶,这也是我们跑环线生意特别好的原因之一。

是啊,六天的旅程,有缘人才能相逢,我们相互用真心换朋友,哪怕萍水相逢,依然芬芳无限,才有风景无限。旅途愉快,平安相伴,算是离别时我们对彼此的最美祝愿吧!

昭通苹果●鹤送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第359期

出品单位

主管单位

中共昭通市委组织部

云南省昭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法律顾问

云南鹤原律师事务所孙健律师

[email protected]

【环保昭通】

文艺作品展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云南省昭通市环保局

文学故乡|黄静散文:西行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