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進口博覽會「不一般」

擴大消費品進口將帶來更多的優質產品 消費者能夠通過較低廉價格購買到所需消費品

晨報記者 吳正彬 謝竲 潘文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於11月5日在上海拉開帷幕。近日,各展區的展品陸續抵達國家會展中心,搭建、布展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除了可以見到來自全球各地“高大上”的展品,進口博覽會的舉行還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同?對於上海這座城市的建設、革新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又會起到什麼作用?日前,晨報記者專訪了滬上多位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請他們從各自的角度談談進口博覽會的“不一般”。

將促進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 蘇 寧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蘇寧從消費升級、產業發展、文化交流等角度展開,深入解析了舉辦進博會的意義。

給老百姓帶來更多選擇

蘇寧表示,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進博會的舉行可以開拓大眾的消費視野,讓大眾能夠更多地瞭解國際上新產品的方向和動態。

“從整體上來說,我們上海民眾與國外產品的交流還是相對有限的。國內有很多民眾並不知道國外有哪些產品,特別有哪些有特色的產品。例如對於一些東歐國家的產品,就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這些國家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它們生產的一些產品還是非常不錯的。包括俄羅斯,俄羅斯的冰淇淋以前大家都不知道,現在是因為出國了才知道。”

蘇寧總結道,進博會對老百姓起到的作用是:它提供了一種商品信息的供給,為大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這些選擇本身也會促進中國本土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產品創意,對於老百姓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升是很有益處的。

“只要接觸過實體的國外商品,見識過了,那以後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更高的評判尺度,這對於促進國內的消費升級是很有幫助的。”

另一方面,進博會的舉行,勢必會促進場館周邊各種基礎設施的改善,這種改善是持續性的,將給老百姓帶來更多便利。不僅如此,老百姓尤其是商家也能夠通過進博會接觸到更多的國外人士和信息。“原先到上海來訪問的外國人的結構基本是固定的,主要是一些跨國公司的管理層和勞務派遣人員。而這次進博會,來上海訪問的外國人的結構與以往是不一樣的,他們主要是一些商人,他們在上海的吃穿住行,總要與上海的一些商家打交道,這樣一來,這些商家就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國際商品的供應商,對他們經營的多樣化以及經營的質量,都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促進實現四個“平衡”

當前,上海正在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蘇寧認為,進博會將幫助上海在建設全球城市過程中實現空間平衡、流量平衡、產業平衡以及功能平衡。

首先是空間平衡。原先上海的發展軸向基本是朝東發展,大型的展會和國際活動在東部發展的比較迅猛。因為東部具有空間優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比較容易。這次進博會選在虹橋這個區域,一個是對這個區域商業核心和交通樞紐的建設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另一個是對上海城市建設空間佈局,東部和西部空間發展的再平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為進博會不只是一年,是每年都要進行的,所以針對它進行的環境規劃、基礎設施規劃,包括對它的配套規劃都是立足於中長期、可持續性的基調。對於以虹橋樞紐為核心的整個上海東南部的城市建設,它將起到持續性的作用。”

其次是流量平衡。原先更多的是從國外引進包括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流量,然後再把產品出口出去。進博會對全球開放市場,是國外的產品進來,中國的資金出去,這能讓中國的進出口結構更趨平衡。流量平衡不僅是進出口結構的平衡,還是東西方流向的平衡。原先資金、技術多是從西方來的,產品也是向西方去的。現在通過進博會,從東方、從發展中國家也有大量的經濟流量能夠進入中國。

第三是產業平衡。原先上海的城市功能更多是服務於出口的,集聚了對支持國際投資,進出口貿易等生產者服務業。而以進博會為代表的一種會展服務,它代表了一種相對來說比較新型的服務業態,相比以往更多服務於製造業生產鏈的服務,更具適合全球城市發展的新形態。它能使服務業自身的結構更合理,也能推進二產和三產之間的平衡。

“因為上海以前更多的是生產者服務業和發展先進製造業,但服務業自身肯定也要向上走一步,會展服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像進口博覽會,它以後可能會帶來很多相關的延伸展會,由展會帶來展會,也勢必會提升會展業產業鏈的完善。同時,它還有一個示範作用,比如對整個長三角地區會展業及相關產業的帶動,進博會的影響力一定會很快輻射出去,從而促進以上海為核心的整個城市群的服務業產業層次的提升。”

第四是功能平衡。這次進博會聚焦的進口問題,上海的很多既有功能和它並不是特別相關,但這恰恰說明了它在更高層面上承擔的是一種具有引領性的國家戰略功能。也就是說,進博會給上海帶來了國家戰略功能和本地發展導向之間的平衡。

“原先上海是利用國家戰略、利用發展契機,進行自我發展,這次是承擔一種引領性的戰略宣示平臺的作用。以後國外想要了解中國有什麼新的發展方向,可能會看上海。所以,這個平臺對於國家的作用,要遠大於對於上海城市自身的作用。”

助力打響四大品牌

蘇寧認為,上海對於一些西方國家,知名度是比較高的,但對於一些發展中國家以及欠發達國家,它的影響力相對來說還比較有限。而進博會的舉辦,將為上海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窗口,來向世界各國包括髮展中國家,乃至欠發達國家展示自身形象、展示上海正在全力打響的四大品牌。

就上海服務方面,進博會能夠促使高質量的服務在上海常態化。“事實上,很多大事件對於一座城市的服務水平都能起到一次性的提升作用,但進博會對上海服務水平的提升不僅是一次性的,更是長遠性的。高質量的服務會給從業者帶來良好的改變,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在變得越來越好的同時,大家就會自覺地把這種服務持續下去。”

就上海製造方面,雖然來參加進博會的外國人主要目的是來推銷他們的商品,但他們帶來商品的同時,肯定也會帶走上海製造的產品和形象,這樣一來,通過他們的傳播,上海製造的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廣。

就上海購物方面,大量的參展人員來到上海,會在上海進行消費,其中很大一塊就是購物。而在購物過程中,他們能夠感知到的不僅是上海商品種類的豐富度,還有上海購物環境的舒適度。與此同時,通過他們在購物過程中的反饋,也能幫助上海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就上海文化方面,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人在上海,不僅可以品味上海國際化的商業文化,也可以品味富有上海本土特色的海派文化,以及底蘊深厚的江南文化。通過這些人對上海文化的解讀和傳播,有助於把上海文化的對外影響力推進到一個新的、更高的層次。

消費品進口將成進博會重要領域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張 軍

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消費需求多樣性日益增長。但在國內市場上,想要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國際上的優質產品,還有一定難度。也因此,不少“出國遊”都變成了“購物遊”。

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2016年中國大陸游客境外消費261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倍。近10年來,我國境外消費每年增長率均達到兩位數。

“永不落幕的進口博覽會“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介紹說:“幾十年來,我國從國外進口的產品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消費品;一類是中間產品,例如零部件;還有一類是資本品,例如機器、設備等。目前進口總額的主要部分,主要是中間產品和資本品,消費品的比例比較小,大概在10%左右。因此在國內超市裡,一般進口商品的比例都比較小,大多是設立一兩個專櫃,而且價格相對來說都比較高。擴大消費品的進口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現在我們國家決定每年舉辦進口博覽會,加大進口力度,我相信消費品的進口將成為進口博覽會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領域。”

據瞭解,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被稱為“永不落幕的進口博覽會”,是指11月10日展會告一段落後,進口博覽會的展覽內容將被直接“搬”到“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上,繼續進行包括展館、展品、參展企業的展示,同時平臺也會為客商、參展展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精準化、專業化的交易促進服務。

豐富國內消費者的選擇

對普通消費者而言,由於將來採購商能夠直接通過這個平臺和供應商對接,很多銷售的中間環節有望大大減少,海外產品進入中國的成本也會相應降低,消費者能夠通過比較低廉的價格買到所需的消費品。

張軍表示,進口博覽會是展示各國優質產品的一個窗口,可以讓更多的國外商品通過每年的進口博覽會首次和中國消費者見面,讓大家看到和了解到這些產品,後續再進行相應的進口。要擴大消費品的進口,首先要降低關稅,同時增加進口產品的種類,豐富國內消費者的選擇。

同時,這也將對國內同類產品的生產商帶來挑戰和機遇。“以進口奶粉為例,如果大家可以很容易地以較低的價格買到進口奶粉,那麼國內的奶粉製造商就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部分生廠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就會被淘汰了,而有的則可能會成功轉型升級,還有更多機會和國外生產商進行合作生產。”

張軍介紹說:“合理擴大消費品的進口可以讓國內消費者享受到更多優質產品,還將促進我國同類消費品製造商進一步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擴大機器設備等資本品的進口,則可以幫助國內企業更好地發展。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我們擴大進口也將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商機,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讓“新鮮玩意兒”更快走入我們的生活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 勞幗齡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從命名上就可以看出,這個“不一般”的展會與以往國際性貿易博覽會中進出口雙向兼有的慣例不同,而是一個專注於進口的特別展會。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指出,雖然展會談的是“進口”,其實也在為我國未來的“出口”尋找、積累動力。

有“進來”也一定有“出去”

勞幗齡認為,召開進口博覽會是對全球發出擴大對外開放的“中國聲音”,意味著中國張開雙臂、打開市場,歡迎四方來賓,但從長遠來看,有“進來”後也一定會有“出去”。“最近大家一直能收到進口博覽會的展品陸續抵達上海的消息,大到德國的龍門銑床,小到百姓的生活用品等等。其實這些產品來到上海、來到中國,意味著生產、銷售該產品的企業、廠商也一起來了,同時,相關的政府官員也會來到現場。進口博覽會讓這些重量級嘉賓來到了上海,看到了中國。”而上海作為全國開放度、包容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能夠讓來賓在參展的過程中,從運輸通關、服務保障等各方面,感受到友好、便利和機遇,“無論是展前、展中、展後的對接、展銷、洽談,其實也給雙方搭起了一座橋樑,未來自然會產生無限的可能”。

與此同時,對於國內企業而言,參加進口博覽會也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看看其他國家帶來了哪些“好東西”,琢磨一下該如何轉“製造”為“智造”。在進口博覽會上,更多的企業也能通過學習、借鑑,考慮未來如何以更優質、智慧的產品進行出口”,勞幗齡說,進口博覽會是“6+365”、“永不落幕”的展會,而且今後年年都會舉辦,其帶來的延伸效應一定是雙方的“齊頭並進”。

吸引來自全球的展商

對普通消費者、老百姓而言,藉著進口博覽會舉辦的契機,也讓一些新技術、新產品,甚至“新鮮玩意兒”,更快、更方便地走入我們的生活。例如盒馬鮮生在國家會展中心的餐廳就引入了最新的“二代單軌送餐機器人”,而負責回收餐盤的機器人也將於11月5日首次亮相。“其實按照慣例,國家會展中心可能並不是盒馬的最佳選址範圍,但‘四葉草’即將召開進口博覽會,吸引的是來自全球的展商、各國政要和國內的採購團,這是一個絕佳的亮相舞臺。因此,這是每家企業都想牢牢抓住、展示自我的重要機遇,能夠實現多贏的效果。”

勞幗齡認為,進口博覽會同時也是企業的重要宣傳窗口,這個如此重要的時間節點,會敦促企業“加班加點”地在革新技術的引入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上持續“發力”,加之檢驗、審批等流程的“提速”,越來越多擁有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新服務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和大家見面,“這也給上海乃至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制度創新帶來了新的動力和更多的機遇”。

將進口博覽會延伸至“365天”

——上海進口商品展示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偉民

進口博覽會只有短短的6天,但多個線上線下展示、展銷平臺,卻將進口博覽會延伸至“365天”。上週,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世界跨境城”裡,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泰國等多個國家館已掀開了神秘“面紗”。

“6+365天”的“分會場”

“世界跨境城”負責人、上海進口商品展示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偉民指出,能夠承接、發揮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推動建設“世界跨境城”這一“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他倍感榮幸,而隨著此類平臺的陸續啟動,其實是給很多國外展商更多的選擇,“進口博覽會是一個重要的契機,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廠商、企業來到中國,來到上海。但是展會現場的時間有限,‘6天’以後,展商可以把展品帶到交易平臺上,繼續進行展銷、接洽。而且我們都知道,此次進口博覽會真的是‘一位難求’,一些沒能進入國家會展中心的企業,也可以將這裡作為一個‘分會場’,我們也會藉助物流、倉儲等現有優勢,幫助這些企業地產品更好地走向中國、上海的消費者,這也是持續擴大進口博覽會溢出效應的一種方式。”

設立108個國家館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進口博覽會“6+365”線上線下平臺,更是是一個直接接觸世界、感受世界的絕佳途徑。

吳偉民說,未來在“世界跨境城”總共將設立108個國家館、36個省市特色館,消費者可以在這裡購買、體驗到豐富多樣的進口食品、產品,而現場也將藉助如VR、AR等高科技產品,還原當地真實的國土風貌,讓消費者身臨其境、遊遍世界。

“很多老百姓可能無法親臨進口博覽會現場,但可以在這樣一個‘分會場’裡買到進口產品,品嚐海外美食,還有一些互動、娛樂的體驗,這是真正做到了365天的‘不出國門,盡享世界’。”吳偉民說。(網站首頁圖:晨報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