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新街:打造一座沒有圍牆的「植物園」

2018-10-26 08:1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應長根 沈華萍

還路之名,種上與路名相匹配的樹種,實現“名副其實”;留住鄉愁,整個街道“變身”成一個沒有圍牆的植物園,群眾熟悉的苗木都還在……

在蕭山新街街道管理者眼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並不是簡單的拆與建,而是民生改善、產業提升,更是歷史文脈的保護與傳承。

為此,新街街道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將“中國花木之鄉”打造成為一座沒有圍牆的“植物園”,在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留住鄉愁。

萧山新街: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植物园”

新街變“新” 新街有“街”

從玉蘭路進入新街,一股現代化都市氣息迎面撲來,道路兩邊的建築立面外牆採用暖色調真石漆,建築物天際線則採用咖啡色金屬鋁板,使建築物更有立體感。

國槐路、合歡路、銀杏路、槭楓路、金桂路及玉蘭路,集鎮多條道路煥然一新,人行道不僅增加了賞心悅目的花壇,還設置了彩色瀝青慢行系統。

“曾經,很多人說新街不‘新’,因為當時有很多老舊區塊,安全隱患十分突出。”蕭山新街街道負責人湯衛說,集鎮陳舊的面貌與蕭山經濟強鎮的地位格格不入。

隨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展開,新街變“新”,直接步入城市化,群眾生活品質全面提高,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斷增強。“農村變城市,農民變市民。”這位負責人說。

其實,這些變化得益於街道開展的13項小城鎮整治工作,包括老舊小區改造、公園景觀提升、濱河綠化景觀添補等內容。

同時,加強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打通集鎮主要出入口,改造集鎮老舊街區,提升集鎮中心公園,完善公園健身、娛樂、休閒功能,遷建農貿市場,增加公共停車位,落實智能交通設施等便民舉措,全面改善集鎮環境。

數據顯示:新街小城鎮整治中拆除各類違建33.6萬餘平方米,完成立面改造25萬餘平方米,新增停車位1000餘個,清理各類垃圾5萬餘噸,“四無”企業整治率100%……

“新街變‘新’,還要改變新街無‘街’的現狀。”這位負責人說,未來,將恢復以花木為主題的“花市街”,打造成市民、遊客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萧山新街: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植物园”

綠城新街 留住鄉愁

“新街能成為‘中國花木之鄉’離不開勤勞的新街人,幾十年來新街人一直保留屋前屋後種植苗木的習慣。”新街街道相關負責人說,如果居民住進高層,多年以後,誰還記得住“鄉愁”?

面對這一問題,新街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從頂層規劃設計就在尋找“改變與傳承”的平衡點,整體規劃方案一次次被推翻,又重新修改。

如今,漫步在新街路上,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以花木命名的道路竟然做到“名副其實”,種上與其名相匹配的樹種,讓居民可以再次在家門口看見熟悉的苗木。

比如,合歡路的行道樹是合歡,在槭楓路兩邊種上楓樹,在香樟路兩邊種上香樟,使新街的集鎮道路,顯現其特有的特色。

還有設計方案整整修改了10稿的集鎮公園,被改造成為一個植物園,裡面種有銀杏、香樟、羅漢松、櫸木等五六十種花木。

值得一提的是,公園內還有原本散落在村企,後遷移過來的兩棵古樹——香樟樹和榕樹。其中,香樟樹直徑約1.7米,榕樹直徑約1.5米。還有不少新街苗農主動捐贈的花木及造型綠植,種植在公園及沿路沿河的綠帶中。

除了苗木外,公園內還種植了不少花卉,確保一年四季都能賞花。比如,春賞櫻花和杜鵑,夏看荷花與合歡,秋賞蘭花,冬看梅,還有生態河道上的親水平臺。新街人可以在賞花賞景中抒發濃濃的花木情結。

“新街的孩子一定要認識花木。”這位負責人說,公園裡的每種植物都懸掛一個二維碼,只要用手機掃碼就能瞭解樹名、科屬以及生產習性等內容,敞開的公園彷彿成了一個開放式的科普園。

“新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彰顯特色又避免千篇一律,做到了項目設計與空間梳理、有機更新、風貌提升、歷史文脈相協調。”這位負責人總結出8個字——綠城新街,留住鄉愁。

綠水青山引來

6位“國千”人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新街變“新”,不僅僅是環境的“新”,更是綠色健康新產業的提升。新街借小城鎮整治之力,打造優美環境,發展健康產業,已經吸引來一位又一位“國千”人才。截至目前,新街已擁有6位“國千”人才,2位杭州市“521”人才和近30位博士,這對一個鎮街來說是一個奇蹟。

這批人才帶來的生物醫療項目猶如株株優質的苗木,在新街落地生根。這些項目涉及分子診斷、高端醫療器械、幹細胞等領域。

比如,國家“千人計劃”人才項春生教授的幹細胞項目經歷近一年時間在長三角地區擇選入駐地,最終落戶新街。項教授簽約時感慨:想不到新街在一年之內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當初就應堅定落戶的信心啊!

滿志紅,杭州澳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2015年底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一直在從事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及飛機發動機故障建模與診斷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

“政府效率很高,從簽約到項目落地,用了一天時間,還協助公司把註冊事宜及辦公場所裝修做好了。”滿志紅博士說,新街“店小二”式的服務,體現了對人才的尊重。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餘勤躍投資設立的泛波激光設備(杭州)有限公司,不僅入駐新街,並已實現生產銷售近千萬元。

餘勤躍表示,隨著蕭山“兩帶兩廊”產業規劃的發佈,新街正向“三生融合”的現代化國際化美麗新城邁進,落戶新街,看中的是新街的未來。

為了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新街打造了一個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街道級科創園——新街科創園,並以此為啟點,著力引進生物醫藥、高分子新材料、產學研基礎及科研總部,致力發展綠色健康產業。

“不到一年時間,科創園一期3.5萬平方米已被‘填滿’,隨著這些優質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推動街道產業轉型升級。”新街街道相關負責人透露,謀劃新經濟,發展綠色產業,新街要打造蕭山的“醫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