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高温天又双叒叕升级了

今天正式进入三伏天的

“中伏”阶段

接下来小伙伴们会看到

高温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各种颜色预警不断

“中伏”整整20天

温度只会高不会降

不时还会迎来突然暴风雨之前的潮湿闷热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这个时候,最是适合

踏步冰凉清爽的山间溪水

呼吸沁人心脾的山中氧气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密林溪中,古寺飞瀑旁

石梁飞瀑,速来了解

浙东天台,佛教仙山

浙江天台山,素以“古、幽、清、奇”

而著称于世

自1600多年前东晋文人孙绰写下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正式揭开天台山的面纱将它推到世人眼前

后来佛教“天台宗”、道教南宗

分别在国清寺、桐柏宫诞生

自此后,天台山被称为“佛教仙山”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石梁惊险,飞瀑艳绝

石梁飞瀑就藏在这座“佛教仙山”之中

距离天台县城22公里的城北方向

就是它的所在地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石梁飞瀑集天下山水奇观为一体

清初诗人潘耒曾作有一诗

留下“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千古名句

“中国第一代驴友”徐霞客曾六次造访石梁飞瀑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丛山苍翠中,幽深古寺边

一石横空,双涧争流

急流从梁下四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呼啸而下

色如霜雪,声势如雷

素有“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之说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再说那瀑布自上而下如一把利剑

笔直冲入水潭中

飞波若舞,散沫似珠

点滴透明,清凉似雪

手伸入水潭之中

一股凉意顿时侵袭了四肢百骸

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瞬间充满了活力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靠近瀑布潭的地方

远远地便能看到一条二丈左右地巨大石梁

那是一座天然生长于此的石桥

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花岗岩天生石桥

全长6米,梁下有洞高2.3米,桥背宽仅0.2-0.3米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惊艳的同时也能感受惊险

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

曾记载道:“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

而站在石梁桥下翘首仰望

只见水从天落,如万马奔腾

似闻长空雷鸣,石破天惊

在那石梁底下站上几分钟

飞溅的水珠夹带着丝丝凉意迎面扑来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摩崖石刻,飞瀑故事

飞瀑旁也多有摩崖石刻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奇观”四字石刻

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题下“石梁飞瀑”题刻

石梁腹部有郡守刘璈题的“前度又来”

它们安静地伫立在这里

见证了千百年来连绵不断地

送给石梁飞瀑的盛赞

看着一首首长诗从这里写出

听着一声声惊叹从这里发出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方广寺内,禅茶一杯

你以为石梁飞瀑能在不胜枚数的避暑之地拔得头筹

仅仅靠的是清丽幽静的山水风光吗?

当然不是!!!

它还有一种宁神静心的魅力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在石梁的峡谷中,有三座方广寺

其中中方广寺、下方广寺名声尤甚

曾在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重点寺院

【中方广寺】

中方广寺依崖而建

寺院侧门连结石梁飞瀑的石梁

站在寺院中,可从上俯视纵横直流的飞瀑

亲身感悟徐霞客当年“毛骨俱悚”的惊叹

寺庙始建于东晋兴宁年间

开山祖师为昙猷尊者

自创建后曾毁建多次

其中最大的几次扩建整修是宋朝两次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重修后的中方广寺除了寺庙常规建筑

大殿、观音殿、祖师堂等殿堂外

其中最具特色者一为昙华亭

二为五百罗汉铜佛殿

昙华亭,架于石梁之上,凭栏可俯瞰溪水深潭

石深飞瀑全景尽收眼底

该亭始建于南宋理宗景定二年

天台籍宰相贾似道为纪念他的父亲而建

历时七百年,世事沧桑,不知几度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下方广寺】

下方广寺位于石梁飞瀑下方

是五百罗汉应真地

在古寺中,可以观石梁飞瀑全貌

现存的古方广寺是新建的佛寺

整座佛寺为一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

面向石梁深涧而建

外墙上镶嵌着“五百罗汉道场”字样的石刻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大雄宝殿之后

建有一座“五百罗汉堂”

供奉着每尊丈余高的五百罗汉塑像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相对于中方广寺震耳的瀑布声

这座下方广寺显得幽静许多

寺前风和日丽,寺后松竹秀蔚

推开门窗,石梁飞瀑尽收眼底

那座奇险艳绝的石桥千百年从未改变过模样

一帘瀑布从它的桥拱中穿过,倾泻而下

溅起的水珠白如霜雪,清透爽朗

身与心仿佛都被这古寺烟火、山中静谧所晕染

无比平静,“心静自然凉”说的就是这一种境界吧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从天台的方广寺中

曾经流传出闻名中外的“罗汉贡茶”灵瑞

它的产生正是茶道“分茶”技艺的体现

取石梁中的溪水,采华顶山中的茶叶

用独特的茶艺,喝一口佛家茶水杯中的莲花盛开

盛夏高温天里,坐在古寺中

品上一杯天台茶,禅意悠扬

这是独属于天台的“佛系”避暑吧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铜壶滴漏,珠帘春水

若说石梁飞瀑为奇绝

那么同为石梁景区的一员铜壶滴漏就可称得上是惊险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铜壶滴漏位于石梁飞瀑东边大约3.5公里处

有一个腹大口小的壶形瀑布

壶高15米,径长达7米,岩壁光滑

因水流常年作用而呈古铜色

冲高而下的瀑布落入壶中,回旋打转

然后从形似壶嘴的岩隙中喷出

注入深渊,形成一泓碧潭

宛若古代计时工具“铜壶”之滴水,故名“铜壶滴漏”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在铜壶滴漏下游数百米处

还有一条长十余米、宽尺余

上宽下狭的天然石涧——“龙游涧”

每逢大雨过境,水流增多,湍急而下时

水喷数十米,犹如白龙跃空

石涧旁还有一40余米的瀑布贴崖下坠

如一匹白练挂于岩壁间,又似千万串银珠下挂

组成一张轻柔可卷的水珠帘

清名人齐召南称“珠帘春水”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飞瀑下聆听山水神秀

古寺内静享禅音香茶

这才是夏天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今日互动

小伙伴们,这个夏天,你来了石梁飞瀑吗?


今日正式进入”中伏“,60万天台人都知道的“佛系”避暑法,周末试一下?

END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