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語文的學習不能指望語文課

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語文的學習不能指望語文課

李希貴校長

一個朋友在和我聊天的時候說了一個故事:

某學校一個班的語文老師生病了,要請病假,病雖不重,但挺麻煩,至少得要幾個月的時間脫崗治療。校方批了老師的病假,但怎麼安排這個班的語文課就讓校長頭疼了。

這個班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慢班”,學生基礎較差,每次考試年級排名都是倒數。其他班的語文老師工作任務也都比較滿,再說也沒有人願意接手這個班。多方斟酌之下,就讓學校的一名副校長去這個班代課。

副校長並不是中文科班出身,沒有上過語文課,硬著頭皮到班上去上語文課,發現自己確實講不了。怎麼辦呢?副校長乾脆把語文課改成閱讀討論課。

他允許同學們帶上家裡的課外書,在課堂上閱讀,並且組織同學們對所看的書進行發言討論。你別說,這副校長的組織能力還是沒的說,把課堂搞得有聲有色,同學們也其樂融融。

幾個月後期末考試了,副校長心裡還是有些忐忑,沒想到成績出來,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個班的期末成績居然明顯提升,尤其是語文成績,排名年級第一。

這個成績讓這個學校的語文教師們非常尷尬。而可能更讓人尷尬的是,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很多的朋友聽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搖搖頭表示無奈或是氣憤,卻很少有人去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這可能是因為,其實類似的事情早就發生過。

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語文的學習不能指望語文課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校長李希貴校長,在他所著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中有一篇就叫《沒有老師的語文課》。講的是 1991 年,他還在山東高密四中擔任校長。學校因高一擴大規模,新擴出的兩個班暫時沒有語文教師。實在沒有辦法,他們只好讓其它班的教師幫助這兩個班的學生擬定自修計劃,然後讓學生們自修。自學課文太枯燥了,老師就把他們帶到閱覽室讀書;有時候,閱覽室忙不過來,就把圖書館的書借來,分到手上輪流閱讀。

就這樣接近一個學期,一直就這樣“湊合”著。等語文教師調來了,這個學期也快結束了。誰知道,期末考試成績公佈,這兩個無人上課的班級不僅基礎知識水不比平行班差,而且閱讀和作文成績比平行班還略勝一籌。

沒有語文教師教學的班級成績反而高,不按照正常方式教學反而取得更好成效。這不得不說是語文教育的悲哀,我們認為的符合專業標準的課堂,不但學生不喜歡聽,連應付考試的功能也喪失了。

這兩個故事當然都只是個例,值得學習借鑑,但不能盲目去效仿。不然,讓所有語文老師都下崗,學生都自己去閱讀去自學,這樣就能學好語文?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而作為我們家長和孩子們,可能也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學校教育和老師的情況下,我們該用什麼方式開展語文的學習,如何讓孩子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好語文課內和課外的關係呢?

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語文的學習不能指望語文課

怎麼才算上好一堂語文課?

我們應該會很熟悉這樣一個場景:

讀小學的孩子回到家裡,媽媽問,今天的語文課學會了嗎?學會了。生字會不會寫呀?來,聽寫一遍。課文會不會讀,讀給我聽聽。老師要求背誦了嗎?把它背出來。要是孩子還有問題,媽媽就板著臉,去,多讀幾遍,寫幾遍。等孩子都完成了,媽媽會說:ok,真不錯。於是把課本一放,萬事大吉。

是不是這樣呀?事實上,這已經算是比較有耐心負責任的家長了。在中國,絕大部分家長在檢查孩子有沒有上好語文課採取的檢驗方式也只能做到這樣了。

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這樣的做法學出來的語文,是狹隘的、侷限的、死板的。一直用這種方式讓孩子學習課本上的課文,孩子的語文成績不會好到哪裡去。

葉聖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先來好好理解一下這句話。“例子”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作為參考的做法、事情。

可是我們面對這些“例子”的態度是什麼呢?我們把它們當作了語文學習的唯一任務和最終目標。我們滿足於孩子對“例子”的認識和掌握,把它作為檢驗孩子在語文課上的學習標準,長期以往,孩子只不過學會了幾個“例子”而已。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呢,這些“例子”是編寫的專家學者們從浩如煙海的文本世界裡反覆斟酌比較精挑細選出來的優秀文本,充分考慮到了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各種認知和發展需求。它們有著極好的示範和參考的作用,值得我們更深入地學習。

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語文的學習不能指望語文課

怎麼才算學好一篇課文?

所以,對具體的一篇語文課文要怎麼學才好呢?

比如說低年級的孩子們學習駱賓王的《詠鵝》這首詩,除了掌握基本的字詞和朗讀正音外,我們可以找關於鵝的一些兒歌,和孩子一起對比誦讀,感受文字之美;我們還可以帶孩子去看看真正的大白鵝,感受具體事物和文字的關聯;有學養的家長可以和孩子講一講王羲之練書法寫鵝字的故事;可以讓孩子發揮想象,把詩變成一幅畫……

這樣的學習,我們的語文課文就變得立體而感性了,不再是枯燥的字詞釋義,孩子們學起來更有興趣了。更重要的是,這就把語文課給學“活”了。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更高年級的孩子。高年級的孩子在學習語文課文時,最好能展開聯繫閱讀,比如學習《草船借箭》後,讓孩子去閱讀《三國演義》;學了《景陽岡》後,讀一讀《水滸》……閱讀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文章,最好還能聯繫生活的實際去體驗。以此,既能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又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知識不能憑空得到,習慣不能憑空養成。任何一篇課文我們都不要把它作為一個孤立的文本去看待。童年的閱讀經驗是一個人的生命底色。要使生命底色變得豐厚潤美、光彩照人,學生除了課內要研讀文本,更需要將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於課外閱讀實踐。這就是所謂“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以課內閱讀的方法指導課外閱讀,又以課外閱讀的積累回補並豐富課內閱讀之不盈,形成課內外閱讀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有效融合的良性循環。

這樣,才能算是上好了一堂語文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