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丨我是誰的陌生人:閻連科《田湖的孩子》新書分享會

活动丨我是谁的陌生人:阎连科《田湖的孩子》新书分享会

【活動信息】

嘉賓:閻連科

地點:單向空間·愛琴海店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七聖中街 12 號 愛琴海購物中心 3 層 3025 室

主辦:上海文化出版社、單向空間、噹噹

參與方式:活動免費 預先報名

(限 100 人 憑藉二維碼入場 謝絕空降)

掃描二維碼,預先報名

【活動介紹】

2018 年 8 月,著名作家閻連科的新書《田湖的孩子》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這部非虛構自傳作品,透過沉澱五十載的少年故鄉記憶,回望鄉土故園,追究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查找歲月中的痕跡及落塵。以自述性的童年書寫追憶人生最初階段的生命體驗,今年步入六十歲的閻連科說:“處在一個往回走的年齡,迫使我去想自己早期的生活留下了什麼東西。”

不同於閻連科小說創作的荒誕、奇詭,《田園的孩子》更像一部平實的紀錄片,採用的是“無技巧”的書寫狀態。已經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著名作家閻連科,在鏡頭背後反觀年少時期的自己,不斷逼近記憶中的那個田湖。那些並未因時間的老化而消失的記憶和情感,那些曾經重要的存在或經歷,因逆光回望被放大、被回味、被書寫,自然而然地呈現出質樸、隨性、柔軟的詩意,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抒情、憂鬱、懵懂不安的少年連科。“《田湖的孩子》一定不是我一生最好的作品,但它一定是我最好看的作品之一。它是我最直接地、想和讀者交流的這樣一本書。”閻連科向讀者敞開自我。

少年時不熟悉世界,青年時不熟悉現實,中年後不熟悉自己,閻連科說《田湖的孩子》是他對自己的尋找。通過年少生活的“復活”,展開一段迴歸生命起點的旅程,過去和過去的自己成了目的地,在旅途鋪展的過程中,查找自己最深層的情感體驗和最基本的生命底色。

10 月 28 日,著名作家閻連科先生攜新書《田湖的孩子》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書店,與讀者現場交流《田湖的孩子》在他一生寫作中的啟示性意義。講述童年經驗對他的寫作乃至人生具有怎樣的影響,追問“我是誰的陌生人”。

【嘉賓介紹】

閻連科

活动丨我是谁的陌生人:阎连科《田湖的孩子》新书分享会

卡夫卡文學獎得主,中國著名作家。1958 年出生於河南嵩縣,1979 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風雅頌》《四書》《炸裂志》《日熄》《速求共眠》等。

曾獲第一、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第三屆老舍文學獎和馬來西亞第十二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大獎”。2012 年入圍法國費米那文學獎短名單和英國布克國際文學獎短名單。2014 年獲捷克卡夫卡文學獎。2015 年《受活》獲日本“推特”文學獎。2016 年再次入圍英國布克國際文學獎短名單,同年《日熄》獲香港紅樓夢文學獎。2017 年第三次入圍布克國際文學獎。其作品被翻譯為近三十種語言,有各種外語版本上百種。

現供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為教授、作家,並擔任香港科技大學中國文化客座教授。

【相關圖書】

活动丨我是谁的陌生人:阎连科《田湖的孩子》新书分享会

《田湖的孩子》

閻連科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內容介紹】

《田湖的孩子》是卡夫卡文學獎得主、當代著名作家閻連科的非虛構自傳作品,關於故鄉與成長的情感實錄。作品以“故鄉的少年記憶”為主線,講述了作家少年時代最重要的記憶片段:田湖寨、年月雨、親鄰故事、見娜姑娘、出走龍門……閻連科說:“世上的浪漫,莫過於某種童年的記憶;記憶中最結實的存在,就是那叫故鄉的地方。”

《田湖的孩子》是如此“浪漫而結實”的作品,有少年鄉村的清貧、無邪與淳樸,又有發現世界的激動、不安和寂寞。那些零雜而清晰的少年記憶:不可思議的大時代、青梅竹馬的小情感、淳樸的情義、理所應當的善良、出走與背叛的放逐,隨著歲月的老化,越發地醒目和年嫩,深沉而質樸地打動著人。一個村莊的地理和變遷、村莊裡的百姓日常、烙印在少年腦海中的人和事……那些並未因時間而消失的存在或經歷,是鄉土故園給予他的文學養料,輕妙而詼諧的敘述中,滿溢著作家對故土最深沉的情感和關切。

活动丨我是谁的陌生人:阎连科《田湖的孩子》新书分享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