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概況

賀州(壯文:Hocouh),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北緯23°39′0″至25°09′0″,東經111°05′0″至112°03′0″, 位居廣西東部,是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最近的城市,同時也是“三省通衢”,是大西南連接粵港澳的重要通道,是廣西面向粵港澳開放的前沿和窗口。

賀州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物古蹟繁多,民風古樸濃郁,自然風光秀麗。賀州生態環境優越,2013年曾被權威機構評為全國16個空氣質量最佳城市之一,是中國第一批外向型林業改革試驗區。

賀州是中國客家之鄉、名茶之鄉、奇石之鄉、臍橙之鄉和馬蹄之鄉美譽,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森林城市,是全國唯一的“中國長壽之鄉”縣域全覆蓋城市,同時也是世界長壽市。2015年被列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

建制沿革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概況

城市建築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北連南嶺,包括今廣東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據《漢書》記載),郡治番禺。

賀州是兩漢時期的交州首府即廣信之管轄範圍,並與梧州,廣東封開被現代專家學者公認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最早發祥地。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在今賀州市北部及昭平縣置臨賀縣,縣治今廣西賀州市賀街鎮。屬蒼梧郡。[1]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孫權置臨賀郡,臨賀縣為郡治。[1]

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明帝改臨賀郡為臨慶國,臨賀縣為國都。

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年),復臨賀郡名,臨賀縣仍為郡治。

隋開皇九年(589)。廢郡。臨賀縣為賀州治。[1]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概況

賀州風景

隋大業三年,廢州。省臨賀、蕩山入富川,改名為賀川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賀州和臨賀縣,臨賀縣仍為郡治。

天寶元年(724年),玄宗改州為臨賀郡,乾元元年(758年),肅宗又改郡為賀州。臨賀縣仍為州郡治。

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降賀州為縣,臨賀縣改名稱賀縣,治所在今廣西賀州市賀街鎮,屬平樂府。

民國三年(1914)設道觀察使,六年改為道尹,賀縣屬桂林道。

1952年9月,縣治由賀街遷八步。屬平樂專區。1958年7月改設梧州專區。

1997年2月27日,國務院批覆:(1)撤銷賀縣,設立賀州市,以原賀縣的行政區域為賀州市的行政區域。(2)將梧州地區行署駐地由梧州市市區遷至賀州市八步鎮,梧州地區更名為賀州地區。賀州地區轄原梧州地區的富川、鐘山、昭平3個縣(自治縣)和賀州市。(3)賀州地區轄67個鄉鎮。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賀州地區,設立地級賀州市。

1949年12月10日,中共平樂地方委員會和平樂專區行政公署在賀縣八步鎮成立。轄賀縣、信都、鐘山、富川、昭平、蒙山、荔浦11等個縣和1個工礦區委。

1951年1月,梧州專區與玉林專區合併成立梧玉專區,專區機關駐容縣,8月改稱容縣專區。容縣、桂平、岑溪、蒼梧、藤縣劃歸梧玉專區。

1951年8月,平樂專區駐地由賀縣八步鎮搬遷到平樂縣平樂鎮。信都縣併入賀縣,修仁併入荔浦等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概況

賀州風景

1952年8月,撤銷富川與鐘山兩縣,合併置富鍾縣,縣人民政府駐鐘山縣。

1958年,經國務院批覆,撤銷平樂專區,設立梧州專區,專區機關駐梧州市。轄岑溪、藤縣、蒼梧、昭平、蒙山、富鍾縣。[1]

1962年3月,國務院第115次全體會議決定,富川與鐘山分縣,撤銷富鍾縣,恢復富川縣、鐘山縣。

1970年2月,梧州專區第一個按中共九大黨章建立起來的黨委——水汶公社黨委成立。12月,裝機6.8萬千瓦的合面獅水電站工程開工興建。

1971年5月,中共梧州地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梧州市召開,選舉產生中共梧州地區第一屆委員會。

1983年8月10月,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富川瑤族自治縣,撤銷富川縣。10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增設富川為民族貿易縣。

1984年1月,蒼梧縣劃歸梧州市管轄。

1984年9月,梧州地區各縣恢復鄉鎮人民政府,撤銷人民公社。全地區由82個人民公社、10個鄉鎮改為115個鄉(鎮)。

1986年,岑溪、賀縣分別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縣,賀縣還被評為全區、全國飛播造林先進縣,昭平再次被評為全國護林防火先進縣。

1988年3月1日,中共梧州地委機關報創刊發行。

1988年4月,富川瑤族自治縣被國務院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

1989年,昭平縣被評為全國縣城規劃的61個先進縣之一,富川瑤族自治縣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唯一的“全國菸葉生產收購工作先進縣”,岑溪再次獲“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稱號;賀縣被評為全國森林防火先進縣。梧州地區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3.98億元,比1980年翻一番,全地區提前一年實現第一個翻番。

1993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富川舉行。

1997年2月,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和原梧州地區更名為賀州地區, 賀州地區駐地設在原縣級賀州市; 2002年6月,賀州地區撤地設市,原縣級賀州市改稱為八步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概況

賀州風景

2002年6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賀州地區和縣級賀州市,設立地級賀州市,轄原賀州地區的富川瑤族自治縣、鐘山縣、昭平縣和新設立的八步區。

2002年7月,賀州撤地設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成立。[1]

2002年8月1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賀州地區召開賀州地區撤地設市現場辦公會。

2002年11月2日,賀州市正式成立。[2]

2007年9月19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平桂管理區,在原中央直屬企業平桂礦務局的基礎上設立的,屬於賀州市的一個派出機構,是一個縣處級的行政管理單位。[3]

2008年3月2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批准,賀州市榮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2007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設立賀州市平桂管理區。

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調整賀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文件精神,同意設立賀州市平桂區。[4]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調整賀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中共賀州市委員會賀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成立設立平桂區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精神,經管理區黨工委、管委研究,決定成立設立平桂區籌備工作領導小組。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概況

賀州風景

賀州市有林面積61.3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6%,綠化程度達85.5%,森林蓄積量達2500多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和綠化程度均遠遠高於全國、全區的平均水平。廣西有四個縣(市)森林活立木蓄積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八步區和昭平縣佔居其二。1996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為全國第一個外向型林業改革試驗區。[7]

水電資源

賀州市雨量充沛,水系發達,水力資源極為豐富,賀州市水能蘊藏量達72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萬千瓦。賀州市電力裝機總容量33.78萬千瓦,年發電量達13.2億千瓦時,建成了廣西地級市唯一的獨立電網。1995年,賀州經國家驗收率先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農村初級電氣化的地區。廉價的電力為地方工業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7]

礦藏資源

2013年賀州市現已探明的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有金屬、貴金屬、非金屬等60多種,儲量大、品種優、易於開採加工。其中,大理石儲量達15億立方米,花崗岩儲量達20億立方米,離子稀土儲量達50萬噸,鐵礦儲量達15400萬噸,鋁鋅礦儲量約20萬噸。榮獲國家金質銀質獎的“飛碟”牌精錫錠、鎢精礦及“星光”牌結晶硅、賀州漢白玉大理石等享譽國內外。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概況

賀州風景

2013年賀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3.9億元,增長8.7%。財政收入35.76億元,增長11.6%。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07.3億元,增長9.8%。各縣(區、管理區)全部邁上地區生產總值50億元臺階。

全年二、三產業比重達78.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百億元,達115億元,增長16.5%;接待遊客超千萬人次,達1030萬人次,增長26.8%;旅遊總收入超百億元,達101.6億元,增長39.3%。旅遊總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0%。

2013年居民收入有新提升。全面實施財政收入、城鎮居民收入、農民收入“三個倍增計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1682元,增長9.2%;農民人均純收入6557元,增長12.6%。[11]

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0億元,增長6.0%,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增長5.0%、5.5%和6.7%;財政收入40.6億元,增長13.5%;固定資產投資524億元,增長16.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0%;城鎮登記失業率2.9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9%。[12]

第一產業

2013年糧食總產量達73.55萬噸,實現“十連增”。在全區率先啟動實施廳市共建農業標準化示範市工作,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面積71.5萬畝。八步區、平桂管理區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富川臍橙、英家大頭菜、賀街淮山、芳林馬蹄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昭平茶獲得質檢總局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完成造林面積30.9萬畝,林下經濟產值達17.99億元。新增規模農業企業5家、專業合作社60家。賀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46.41億元,增長4.5%。[11]

第二產業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概況

賀州風景

2013年重點企業有新貢獻。兆鑫五金製品公司產值達42.77億元,被評為自治區強優企業。華潤(賀州)電廠產值達48億元。信都工業區產值已超百億元,達110億元。賀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達22.1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83.2億元,增長18%。爭取到中央、自治區補助資金項目417項,獲國家資金12.17億元。金利稀土新材料、揚翔飼料、平桂碳酸鈣新材料產業園標準廠房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華潤雪花啤酒、漓源食品、恆希陶瓷、高峰桂山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竣工1187項,自治區和市級層面重大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1.8億元和140億元。支柱產業規模擴張。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70家,產值超億元企業達62家。電力、林產、礦業、電子、新材料和碳酸鈣、食品藥品等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19億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4%。[11]

第三產業

2013年賀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9億元,增長11.9%。 全年招商引資(含續建)項目到位資金31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9740萬美元;進出口總額達1.99億美元,增長27.9%。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404.8億元和242億元,分別增長16.1%和18.2%,增速分別排全區第3位和第4位。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46.05億元,負債率為10.9%。行政效能有所提高。市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結率達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