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化到若诗若画

从沙化到若诗若画

——若尔盖沙化治理侧记

■王燕 记者 梁敏 赵原 赵凌

一千多年前,楼兰古国由水草丰茂的绿洲沦为荒漠;一千多年以后,若尔盖湿地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走向了重生。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楼兰人竭泽而渔,若尔盖尽力治沙。

两次普查显示:

流动沙地面积从8.7万亩降至3万亩

若尔盖县享有“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草原”和“中国黑颈鹤之乡”美誉。史料记载:1935年8月,红军进入若尔盖时,当地丰盛的牧草可以长到一米多高,牛羊穿梭草间,只有当风吹过时,才能看见牛羊身在何处。

因为开沟排水、超载过牧、鼠兔危害、特殊地质及气候等因素,这片丰茂的草原上逐渐出现了沙地。2005年若尔盖县第三次沙化监测资料显示:当时该县的流动沙地面积为8.7万亩,大约相当于8123个标准足球场。

若尔盖县麦溪乡牧民泽仁降措对沙害肆虐最严重的那一段时间刻骨铭心:“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牛圈里把沙子背出去,我们总担心沙子会把我们的家淹没掉。”

近年来,国家对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投入日益加大,防沙治沙工作同样也得到了国家和社会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2004年起,国家、省、州、县先后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省级沙化治理试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等工程。截至目前,仅若尔盖县已使用各项资金26625万元,治理各类沙化草原35.43万亩,占沙化总面积的29%。同时,2015年度若尔盖县兑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共计6850.875万元,涉及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和绩效考评等3项资金。这些资金鼓起了牧民口袋,禁牧减畜行动也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在保护“金山银山”的同时,给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

若尔盖县阿西乡,201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曾经视察过的沙化土地上,人们插下柳枝,用细树枝编织沙障,在沙障内混种灌木和草的治沙模式取得了成功,当地绿地恢复率显著提高。

今年3月起,若尔盖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在这个沙化治理点开始试验使用竹帘沙障技术治沙,这是沙柳障治沙技术的一次改进:使用快速生长的竹子代替原来起固定作用的柳条,再次降低了治沙工程中对高原植物红柳的需求量,降低风速的效果也更好。

在若尔盖,通过填沟堵渠、禁牧限牧、灭鼠治虫、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的措施,该县沙化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曾经满眼的黄沙中渐渐萌发出嫩绿的牧草,牧民喜上眉梢。

8月12日,记者在若尔盖县麦溪乡泽休村看到,当地群众在村“两委”的组织下积极参与治沙。现在,泽仁降措和乡亲们已经不再为清理沙粒而苦恼。

通过始于1993年的不断努力,若尔盖县的沙化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2014年若尔盖县第五次沙漠化土地监测时,该县的流动沙地面积已经降为3万亩。

赖以生存的家园:

需要每个人来保护

在若尔盖采访期间,最让记者震憾和感动的莫过于治沙人的故事。

若尔盖县环林局职工蒙嘉文印像最深刻的是2011年6月,他们在治沙点遭遇了一场冰雹,当时附近没有车辆、没有树林,甚至没有灌木,现场的人们只好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包在头上,脑袋向下蹲在地上尽量保护头部,这场直径接近一厘米的冰雹砸过以后,蒙嘉文和同事们全身湿透,到处青一块紫一块。

聊及治沙,若尔盖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副局长列周甲措也有很多感触:治沙人的艰辛一言难尽,他们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变得如同泥炭一般黝黑;多变的天气让治沙人在冰与火之间反复锤炼;很难准时吃上饭,更不用说规律的作息时间,很多人因此患上慢性胃病……

土地沙化只需要几年,而彻底地恢复则需要上百年,地质和气候条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可以寄予期望的是人的努力。这场阻击沙化蔓延的战争中,所有人都全力以赴。

若尔盖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王嘉智对治沙有自己的看法:治沙不仅仅是国家的事,也不是一部分人的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

可喜的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观念已经悄悄发生了转变。孩子们会到草原上清除白色垃圾,牧民从前认为治沙是政府的事,现在积极地参与到治沙成果的保护中来,有了自觉保护草地的意识。若尔盖县辖曼牧场65岁的牧民华尔旦说:“60年代我读书的时候,学校老师教的是如何改造沼泽,现在我的孙儿学的是怎么保护环境。我觉得孙儿说的是对的,自己的家需要自己来保护。”

走进夏日的若尔盖大草原,只见黄河从天边蜿蜒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花湖咉衬着蓝天白云,有水鸟在其间嬉戏;牦牛在草原上悠闲地吃着草;不时有牧家姑娘的歌声传来……身临其境,让人感受到天地合一,和谐自然。通过多年的沙化治理,如今的若尔盖向世人展现着若诗若画的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