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男神謝安靠什麼吸粉無數,內心的強大才是真強大

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中國東晉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男神(這個是我封的,呵呵!)


東晉男神謝安靠什麼吸粉無數,內心的強大才是真強大


謝安出生於當時東晉的兩大名門望族之一——陳郡謝家,另一望族為琅琊王家。陳郡謝家除了謝安以外,人才濟濟,謝尚謝萬,謝玄謝道韞,謝混謝靈運,這些人無一不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謝安出生名門,自幼聰慧,少兒時即異於同齡人。據《晉書謝安傳》中記載,謝安4歲的時候,譙郡的桓彝看見了他,說“此兒風神秀徹,後當不減王東海”。王東海就是當時的名士王承。

謝安少年時期就很有才華,“少有重名”,名滿天下世人皆知,尤其擅長與人辯論。20歲時就敢和當時的清談領袖王濛展開辯論,謝安走後,王濛對自己的弟子說,此人有大才,將來一定會超過我的。

論出身,謝安出身名門——“家門富貴”,

論詩作,謝安是當時東晉的文壇領袖,

論書法,除了好友王羲之外還有誰能對他的作品評頭論足,並且酷愛音樂,琴藝高超,經常組織個三五好友攜歌伎遊山玩水,開個音樂Party什麼的。

東晉男神謝安靠什麼吸粉無數,內心的強大才是真強大

至於相貌,那個時候沒有攝像或照片,單從畫像來看我們無法知道謝安長得到底帥還是不帥,但是我們知道,晉朝是中國偽娘文化——“男色”文化發展得登峰造極的年代,謝安被這麼多人所崇拜,如果長得太寒磣,應該是一件概率極小的事情。看晉代美男衛玠的故事就應該知道,所謂男神不僅要有才和財,更要有顏值,方才符合晉代人審美的標準。所以謝安應該是長得丰神俊朗玉樹臨風,可以滿足包括青春少女已婚少婦中年大媽的一切幻想。總之,用“高富帥”來形容他已經遠遠不夠,這就是人生贏家啊!

謝安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兩件事情足以說明。

《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中記載,謝安有鼻炎,因此每當吟詩之時,鼻音很重,聲音甕聲甕氣,按理說這種缺陷謝安自己沒有感到自卑就已經很不錯了。然而這種獨特的聲音卻引領了當時文人的一種時尚——“洛下書生詠”。詠者須用手掩住自己口鼻,嘴裡念念有辭,務求模仿出謝安吟詩時的那種鼻音。

還有一次,謝安的一個老鄉想回自己家鄉,卻苦於沒有盤纏。此事被謝安知道後,因為不願直接給錢傷了老鄉的面子,謝安就問了他一句話“我可以為你做點什麼嗎?”,老鄉說“我有5000把蒲扇沒有賣出去---",謝安說“好吧,你給一把蒲扇我。”請注意這裡說的是蒲扇,不是文人常用的摺扇或者諸葛亮用的那種鵝毛扇。蒲扇是當時鄉野田間粗鄙之人所用之物,謝安就拿著這把蒲扇施施然出門了。會客時,上街時,赴宴時都拿著蒲扇,一時之間,大家競相仿效,到處求購蒲扇,謝安老鄉的蒲扇很快就搶購一空。老鄉賺了一筆錢,喜滋滋的回家了。

東晉男神謝安靠什麼吸粉無數,內心的強大才是真強大

更可怕的是謝安的朋友圈和粉絲群的強大,朋友圈裡面就有大名士劉惔,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支道林等等,謝安入仕之前整日和他們優遊山水之間,吟詩作畫風花雪月,真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而後世的粉絲群實力更是恐怖,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陸游、王安石,這些人哪個不是在歷史上如神一般存在的角色,都曾有詩作讚美謝安。這其中以李白最為狂熱,在所有謝安的膜拜者中賦詩最多。

“小隱慕安石,遠遊學屈平”

“嘗聞謝安石,攜妓東山門。楚舞醉碧雲,吳歌斷清猿。”

“蜀主思孔明,晉家望安石”

“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一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 - - - - - - - - - - - -

妥妥的死忠粉有木有?

然而作為東晉頭號男神來說,僅僅有強大的朋友圈粉絲團和顏值是遠遠不夠的,要不然和現在的小鮮肉有什麼區別?作為古時男人,必須建功立業才能證明自己。

早期的謝安,崇拜莊子,追求平靜恬淡的田園生活,厭惡功名利祿,整日和王羲之父子及當時的名士優遊于山水之間。當時朝廷慕其才華,屢次想徵招他入朝為官,他屢次拒絕。以致後來朝廷拿他沒辦法,只得威脅他,再不答應為國效力的話要你好看。謝安拒絕朝廷徵召,當時的人們都說“安石(指謝安)不肯出,將如蒼生何?”。恰在此時謝安的弟弟謝萬因北伐前燕不利被貶,謝家在朝中無人,為了振興家道,謝安不得不在年過四旬的情況下正式入仕。初入仕途,謝安被東晉當時的權臣桓溫要去在他手下當了司馬一職,謝安初見桓溫時,相談甚歡,桓溫對謝安欽佩不已。謝安剛走,桓溫對手下人說“吾門中久不見如此人”,意思是我這裡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像他這樣的人了。桓溫對謝安禮待有加,有一天桓溫上門拜訪謝安,謝安正在梳頭,桓溫等了很久,下人催促謝安,桓溫制止道“不急,讓司馬戴好帽子再相見。”可以說,那時的桓溫對謝安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然而後來的劇情急轉直下,權臣桓溫權勢熏天,私心膨脹,有了篡位的企圖。而謝安和王坦之(也是當時名士)是桓溫篡位路上的跘腳石,桓溫欲除之後快。《資治通鑑》中記載,有一次,桓溫入京,太后褚蒜子要謝安和王坦之迎接桓溫。桓溫正好想借此機會除掉兩人,預先在後堂埋伏了刀斧手,欲將兩人斬殺。謝安和王坦之是何等聰明之人,早就察覺桓溫欲行不軌。但是不同的是,王坦之汗溼衣襟,兩股顫慄站立不穩幾欲跌倒,而謝安神色如常,看不出有任何異常,他從容入座之後,對桓溫說“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何須壁後置人邪?”,桓溫以為二人早有防備,只得放棄了刺殺二人的計劃。當時的人們總是把王坦之和謝安對比,認為王坦之才幹各方面並不比謝安差,然而這次事件,馬上就改變了人們的印象,可謂是高下立判。

謝安與桓溫之間的鬥爭,對於東晉的政局穩定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桓溫是世族軍閥集團,他是有能力顛覆東晉司馬家族的皇權的。但是爭奪皇權必然是以社會動亂生靈塗炭為代價,謝安作為制衡桓溫家族的另一股勢力,有效的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延長了司馬家族的統治,於老百姓來說,避免戰亂髮生,就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功一件。不要忘了,西晉就是滅亡於“八王之亂”的。


公元378年,東晉北邊的鄰國前秦,統一了北方各民族。前秦皇帝苻堅志得意滿之際,把目光瞄向了偏居南方的東晉,意欲率兵一統中華。前秦是由北方民族氐族建立的國家,而東晉則是當時漢民族在中華大地上唯一存續的政權,苻堅出兵80萬,號稱百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東晉。而東晉的軍力明顯要弱於前秦,只有區區8萬人,兵力相差10倍。這場戰爭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看起來東晉根本就沒有創造奇蹟的可能,然而中國歷史上英雄輩出,這一次,是謝安拯救了東晉,延續了我們漢民族的衣缽傳承。

消息傳來,東晉國內人心惶惶亂成一片,有建議投降議和的,有建議遷都避禍的,有主張血戰到底的。謝安當時是東晉的宰相,掌握全國的軍政大權,朝中所有大臣此時的目光都聚集在謝安身上。而謝安依然如往日那般的淡定,絲毫沒有慌亂的樣子。他告訴大家,慌什麼?我不還沒死嗎?一切我都安排好了!(這個是我編的,呵呵)。

前線總指揮謝玄是謝安的侄子,他是謝安一手教育並撫養大的。謝玄是一個很有才幹的將領,但是這一次,謝玄也心裡沒底,他借告辭的機會向謝安辭行,想從謝安嘴裡得到一點指示,然而謝安只跟他說了一句話,朝廷早已有了安排,便不再搭理謝玄。謝玄不死心,又委託張玄去打聽。謝安索性帶著謝玄來到他在鄉間的別墅,原來謝氏族人都在這裡。謝安還是什麼都不說,只是要和謝玄下圍棋,並表示你贏了這套別墅就送你了。平日謝安棋力不及謝玄,但是這次謝玄心亂如麻,哪裡還是謝安的對手。見謝玄無心下棋,謝安找了個人替自己下,他自己卻跑到附近山裡玩到晚上才回來。見到謝安如此淡定,東晉國內上上下下也是信心百倍,都以為謝安胸中自有百萬雄兵可退敵。

東晉男神謝安靠什麼吸粉無數,內心的強大才是真強大

東晉男神謝安靠什麼吸粉無數,內心的強大才是真強大

戰爭打響,苻堅便犯了冒進的錯誤,輕信了自己親弟弟符融傳遞過來的情報,認為東晉不堪一擊,只想速戰速決。並愚蠢的答應了謝玄提出的後退10裡便於決戰的要求。正當秦軍後撤時,埋伏在秦軍裡的原東晉降將朱序大呼“秦軍已敗”,不明爭相的秦軍陣腳大亂,本來就亂哄哄的大軍頓時兵潰如山倒,謝玄趁機率領精銳追擊,前秦80萬大軍大敗,前秦皇帝苻堅最後也被自己部將所殺。“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謝安在其中居功至偉。他運籌帷幄,廟堂勝算,對千里之外的戰場洞若觀火。他數年前招募的“北府兵”驍勇善戰,以一敵十。同時他知人善任,並不避諱謝玄是自己的侄子而任命他為主將,事實上謝玄也並沒有辜負謝安的期望,抓住短暫的機會一擊中的翻盤成功。


東晉大捷的消息傳來時,謝安正在和客人下棋。看完捷報以後,謝安繼續不動聲色的下棋,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客人忍不住問戰況如何,謝安只是淡淡的說“小兒輩破賊矣”。這樣的人內心該是有多麼強大?

東晉男神謝安靠什麼吸粉無數,內心的強大才是真強大

客人走了之後,謝安才終於露出了內心狂喜的一面,進門過門檻的時候,因走得太急,把木屐上的木齒都折斷了,差點就撲街。說實話,這個時候的謝安才難得的從神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後人據此總是譏笑謝安矯情做作,說謝安是故意壓抑自己的情感而顯示自己高人一籌,作為一個謝安的粉絲,驃騎府認為,好吧!如果您也有用8萬人打敗80萬人的能力我就承認您沒說錯,呵呵!各位朋友,你們認為呢?

東晉男神謝安靠什麼吸粉無數,內心的強大才是真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