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媒體轉變爲電商,月銷200萬到日銷1200萬,雷軍看了都眼饞

一條是一個生活化的媒體,成立於2014年,在短短的4年裡,

一條實現了多種角色的變換,生活化媒體――廣告――內容化電商――線下實體店。為什麼一條能夠從媒體內容創作轉變成了線上電商+線下實體的模型呢?

一條:媒體轉變為電商,月銷200萬到日銷1200萬,雷軍看了都眼饞

一條能夠從媒體轉變成多重角色,得益於它的內容創作能力,打造出了高頻+高質的內容。它的每個精緻的視頻都是精心挑選過的。採訪的主人翁主要是藝術家,作家,設計師,建築師,匠人等。這些群體都是具有超強的創作能力,同時作品能夠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因此一條的成功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頻、高品質內容創作。

一條的創始人團隊中有4位是各大生活媒體的主編和副主編,他們採訪過很多的“匠人精神”設計師、藝術家等,把這些資源重新整合,以視頻方面作為宣傳。據瞭解一條的視頻產出需要3周左右。每一段視頻對視覺的衝擊,猶如身臨其境,跟隨“匠人”學習工藝,設計,美學等。因為這些高品質的內容俘獲很多粉絲,全網粉絲達到3000多萬,這也為後期的電商平臺做了粉絲基礎。

一條:媒體轉變為電商,月銷200萬到日銷1200萬,雷軍看了都眼饞

2、“匠人”的作品鏈接精準的用戶,形成電商平臺。

一條通過優質的內容視頻俘獲了大量的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粉絲群體,他們通過視頻可以找自己所喜歡的“匠人”製作的產品,就會留言這個“作品”哪裡可以購買?怎麼下單?價格多少?等各種對產品的追問,因此一條就形成了構成中間的橋樑作用,打造了“生活美學”的電商平臺。以生活日用品為中心打造的中高端產品,目前一條上架的產品已經達到2000個產品,全面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日用品。只要你被一條的精緻視頻吸引了,你就會有購買這些精緻產品的衝動。

一條:媒體轉變為電商,月銷200萬到日銷1200萬,雷軍看了都眼饞

3、線下直營的實體店形成商業閉環。

目前一條在上海已經有了三家直營的實體,整體裝飾和設計讓人驚訝,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設計,具有個性化的區域展示。已進入店裡猶如進入了一個“精神”世界,非常容易被種場景化的產品展示所吸引。如果你家裡“有礦”,我相信你會“買、買、買”。它已經讓我們脫離了傳統的超市,選出來的產品都是精緻商品。用戶進入店了以後,你首先不再是考慮質量問題了,你在實體店也可以直接通過掃碼下單。

一條:媒體轉變為電商,月銷200萬到日銷1200萬,雷軍看了都眼饞

4、線上線下場景式體驗。

一條的產品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出來的,同時我們可以通過視頻瞭解產品的詳細情況(產地,製作人,製作過程)。在視頻內容中,我們能夠看製作的環境,主人翁的獨白,產品的樣式,當這些各種小的細節融合以後,我們會不會對沉靜於產品中呢?是不是瞬間就可以打動我們的購買慾望。相對於其他的營銷方式,這種可以讓用戶超出現實的體驗而滿足了精神的“美學”體驗。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有用戶反饋,以前我是一條的“看、看、看”用戶,現在是“買、買、買”用戶。這些通過線上內容吸引來的粉絲與產品購買的群體是相當的吻合。

一條:媒體轉變為電商,月銷200萬到日銷1200萬,雷軍看了都眼饞

因此一條從創建到現階段是一個收支均衡的互聯網公司,改變了互聯網燒錢模式。這個案例告訴了我們,通過優質內容俘獲粉絲――廣告+電商平臺――線下實體店多維度的形成了一個商業閉環。而優質內容是貫穿整個一條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方式也能做到大而美的平臺。假設一條的商業模式反過來是不是會相當於我們傳統行業的模式呢?

一條:媒體轉變為電商,月銷200萬到日銷1200萬,雷軍看了都眼饞

你認為“一條”的商業模式能否走出行業的獨角獸呢?

你是否認可這種商業模式?

這種商業模式會不會是花架子?

你在這個案例學到了什麼呢?喜歡糧倉開土文章的朋友點擊關注、評論區留言、私信我,我會一一回復,一起探討商業案例,學習創新模式。

一條:媒體轉變為電商,月銷200萬到日銷1200萬,雷軍看了都眼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