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古往今來第一刺客 「千里追蹤十步一殺」讓荊軻專諸弱爆

荊軻刺秦王的時候,遲遲不肯動身,他在等他的幫手蓋聶。可惜蓋聶一直沒有出現,太子丹等不及,荊軻才搭配秦舞陽出行,刺秦果然失敗。

其實,刺客之大者,何須幫手?

李白有首《俠客行》家喻戶曉: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其實李白還有一首詩: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真正的大俠是這樣子的。我從來不在乎我的對手是誰,因為在我的眼裡,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這才是古往今來第一刺客 “千里追蹤十步一殺”讓荊軻專諸弱爆

春秋時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這個時期可是出了不少的英雄俠客。說起大俠,除了這“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超強單兵作戰能力以外,還要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要說單兵作戰的能力,最有名的當數專諸、要離、聶政、荊軻刺。

然而,春秋時期,還有一位鼎鼎大名的大俠,單兵作戰能力是真正的國士無雙,但卻被歷史開玩笑式地給遺忘了。這事說起來也要埋怨歷史的記載者,因為司馬公的《史記》並沒有提及此人。那麼這人是誰呢?他就是曾經侍奉過三朝晉公的寺人勃鞮。

提起勃鞮,要先從晉文公重耳的父親獻公說起。勃鞮在獻公時是一個宦官,具體官名是寺人。相當於宮廷內衛隊長。春秋時期比較亂,自然對安全保衛工作要求較高,即使在宮內,也必須有衛隊貼身保護。可是因為內宮中都是女眷,又不能讓大批的侍衛進入內宮,於是就必須找特別精銳的人做貼身內衛。那麼這個勃鞮就是當時晉獻公的貼身保鏢。

平時沒事的時候,勃鞮負責管理宮內的這些太監和宮女們,這與清朝時期的太監總管還不一樣,因為一般太監總管都是文官,而且主要是伺候皇帝皇后嬪妃起居的,而勃鞮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安全,平時是負責宮內治安,讓這些下人和宮女們安分守己,那麼一旦有事的時候呢,他首先是作為國王的貼身保鏢。

勃鞮的官職不大,但責任重大。此人武功一流,單兵作戰能力無人能與之匹敵。如果大規模軍隊作戰,獻公一般不派出勃鞮出戰。只有特殊的任務才能派此人出場。

晉獻公還沒有娶驪姬的時候,他當時的三個兒子重耳、申生、夷吾都還在都城絳都。為了練兵,每年都要舉行演武大賽。申生雖然是太子,但他手下的武將不是很多,最兵強馬壯的是重耳一隊人。重耳手下文臣武將不計其數,最著名的就是“八大賢”。論出謀劃策,首推重耳的兩個舅舅狐毛、狐偃。二人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論統領千軍首推趙衰;排兵佈陣無人能出先軫之右。重耳陣營中也有一員著名的猛將名叫魏犨,此人天生神力有萬夫不當之勇。

事實上,魏犨單兵能力也非常厲害。重耳到達楚國,與楚王一起打獵,曾經有一種叫做貘的兇猛動物,被魏犨居然生擒了。

當時,楚國的大將子玉還不服魏犨,結果被楚王和重耳攔下了。魏犨算是英雄了吧,但是碰上勃鞮,馬上就成了戰五渣。

重耳身邊有這些能臣異士,所以每次比賽都是他們拿冠軍。就有這麼一次,比賽結束,獻公一時興起,就對公子重耳說,我身邊也有一個能人,他叫勃鞮,跟你的這些人比劃比劃你覺得誰能贏啊?

重耳是個老實人,按理說,父親這樣一提,重耳客氣兩句也就過去了。可是他不這樣,就笑著說,誰輸誰贏要比過才知道。重耳這樣一說,獻公自然就命勃鞮出場了。

這勃鞮也狂傲的很,就對公子說,我只一個人,你可以派三人出場,只要有一個人勝我,就算公子贏了。

勃鞮這話立刻激怒一人,此人正是性情暴躁的魏犨。魏犨心說你誰啊你,憑你一個小小侍衛也敢對我們公子叫板?看我修理你!

勃鞮說別忙,咱們先定下規矩。三場比試咱們這樣,第一比拼的是神力,第二比拼的箭術,第三比拼的是武藝。你第一個出場,準備跟我比拼什麼?

這個魏犨是天生神力,一聽說比力量正中下懷。於是與勃鞮比試摔跤。春秋時期的摔跤跟後來的蒙古摔跤不一樣,是身體不動,完全是較力。雙方扭到一起,魏犨才知道,原來這勃鞮更是力大驚人!一比拼,勃鞮把魏犨的一隻膀子給弄傷了,魏犨當場敗下陣來。

第二個出場的是先軫。先軫的箭術也是很有名。他曾經在戰場上,一弓三箭射殺敵人三名偏將。可是跟勃鞮一比試,輸了。為什麼呢?原來,先軫的箭術雖然準,可是必須在一定的距離之內,因為他的臂力有限。而這個勃鞮能在弓箭兩倍射程之內,射殺飛奔的野兔。

這才是古往今來第一刺客 “千里追蹤十步一殺”讓荊軻專諸弱爆

重耳一看自己兩員大將敗下陣來,這第三陣決定自己出場了。他們要比試的是武藝。

勃鞮對重耳出場大感意外,因為武藝比試刀槍無眼呢,於是就提議不用武器,這樣就成了拳腳比試了。

重耳別看是一個公子,他的武藝也不是蓋的。重耳在楚國的時候也曾經展露過一手絕技。

就這樣,雙方一交手,勃鞮不禁暗自佩服,此人武藝不錯,只是與自己相比,還是差著一截子。

幾十回合之後,勃鞮覺得已經給足了重耳面子,就要勝他了。於是微微一笑說道,公子小心了!他準備輕舒猿背來抓重耳,然後雙手舉起再放下來。就在他已經抓住重耳腰間絲絛的時候,突然重耳袖中打出一件暗器,直奔自己面門。心說不好上當了!當時雙方離的太近了,重耳也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所以出手十分狠辣,好在那勃鞮輕功了得,就在這咫尺之間一側頭,躲過了面門,卻被暗器打了耳朵。勃鞮一吃痛,鬆開了重耳。重耳如何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拳擊中勃鞮下顎,勃鞮仰面倒地。

重耳勝利了,場下一片歡呼。勃鞮滿臉帶血,悻悻的轉身離開。

要說重耳到底打出的是什麼暗器呢?原來是一枚圍棋子。重耳最崇尚的古人就是丹朱。這丹朱是堯帝的兒子,因為堯帝把帝位傳給了舜帝,所以丹朱無事的時候就發明了圍棋自娛自樂。這重耳本來是獻公長子,按理說應該立為太子,可是獻公卻立了申生,重耳嘴上不說,但心裡總是不服。於是每每自比于丹朱。愛屋及烏,於是也愛上了圍棋。他又從圍棋中研究出了把棋子當暗器的技巧,這對陣勃鞮結果派上了用場。

勃鞮雖然輸了,可是他並不服氣。因為說好不用兵器,重耳卻使用暗器傷他,差點就要了自己的命,於是這段樑子就此結下了。

這才是古往今來第一刺客 “千里追蹤十步一殺”讓荊軻專諸弱爆

後來,獻公受到驪姬挑唆,決定派人去蒲城征討重耳。可是重耳手下各個精兵強將,派誰去合適呢?思來想去,唯有這個勃鞮最合適,畢竟他曾經戰勝過魏犨和先軫。

獻公命令勃鞮兩天趕到蒲城。這勃鞮把部隊交給副將,自己單槍匹馬展開輕功,一天就殺到了蒲城。

重耳知道老爹討伐自己,決定到他國避難。就在大家準備逃跑的時候,勃鞮突然就來了。當時重耳手下人各自去準備,身邊只有大舅狐毛。狐毛一看勃鞮來了,拉起重耳就跑。就在一個牆頭跟前,狐毛先翻上牆,回頭拉重耳上的時候,勃鞮已經到了,他一伸手就抓住了重耳的袖子,結果用力過猛,袖子撕開,勃鞮自己摔了一個跟頭,趁這個時候,重耳翻牆跑了。這是勃鞮第一次刺殺重耳未遂。

獻公死後,重耳的弟弟夷吾繼位。夷吾準備誅殺在翟國避難的重耳,這次又選擇了勃鞮帶隊前往。

勃鞮輕車熟路,依然是前番戰略。自己脫離大部隊單飛。惠公要求三天到,勃鞮兩天就到了翟國。他飛簷走壁進城直接找到了重耳的住所。結果嚇的重耳一行人抱頭鼠竄。要知道這次重耳身邊的魏犨、趙衰都在呢。他們拼死保著重耳,才逃脫了勃鞮的刺殺。可見他們已經被勃鞮嚇破了膽。

後來,經過周遊列國,在秦穆公幫助下,重耳終於回國即位了。這個時候的勃鞮可是還在呢。重耳回國後暫時沒有進行獎罰。這讓兩個人很不安,一個是呂省,一個是郤芮。這倆人都是以前夷吾的心腹,如今重耳登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呢,二人決定造反。造反憑他們倆的實力還不夠,於是去聯繫勃鞮。

勃鞮想,自己雖然與重耳有仇,可是前面兩次刺殺都是奉命行事,一次是重耳的父親獻公下的令,一次是重耳的弟弟夷吾下的令,他們都是當時的晉王,自己奉王命討伐是師出有名。可是如今的呂省與郤芮算什麼?他們這是造反呢。於是,勃鞮先假意答應了二人,然後準備去告密。

他先找到了狐毛,要求見重耳。狐毛說,你兩次刺殺文公,如今還敢去見他嗎?勃鞮說,我為國為民,問心無愧。當時刺殺公子都是奉兩任國王的命令,名正言順,我有何錯?

這才是古往今來第一刺客 “千里追蹤十步一殺”讓荊軻專諸弱爆

於是狐毛帶著勃鞮去見重耳。重耳一聽是勃鞮,就讓下人告訴,不見!

勃鞮讓傳令的侍從轉告重耳。當年管仲為了公子糾曾經用袖箭射中公子小白的帶鉤。小白做了齊桓公仍然能用管仲為相,為什麼呢?這是各為其主。如今文公如此沒有容人之量,如何成就不世之霸業呢?

就這樣,重耳接見了勃鞮。知道了呂省、郤芮等人的陰謀。在眾人協助下,平定了叛亂。

這就是春秋歷史長河中一段晉文公與大俠勃鞮的故事。(風林秀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