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首任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負責人蘇宗海:第一要務是保護,而不是開發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成棟 攝影 田為)10月29日下午,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在成都揭牌,屬中央事權。試點一年零九個月之後,大熊貓國家公園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統一管理機構。

那麼,管理局屬中央事權的背後,有哪些考量?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點任務是什麼?又該如何落子?

記者在掛牌前獨家專訪了首任大熊國家公園管理局負責人蘇宗海。

专访首任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人苏宗海:第一要务是保护,而不是开发

記者:我們注意到,大熊貓國家公園是中央事權,這是已經開始試點的十個國家公園中非常少見的,這是如何考量的?

蘇宗海: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中央事權,是一開始就中央明確的,承擔中央事權的職責。

大家也可能注意到,除大熊貓國家公園外,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和祁連山國家公園也是歸屬中央事權。我的理解是,這三個國家公園都是跨省的,需要一個相對獨立的機構統籌推進試點和建設。

大熊貓國家公園橫跨川陝甘三個省12個市州29個縣(市、區),劃入區有2.71萬平方公里。這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一、各類保護地(保護區、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水利風景區等)和保護機構多樣,客觀上需要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逐步把保護政策、發展政策統籌起來,統一規劃,統一管理自然資源資產。

記者:據我們所知,三省的客觀差異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消除,如何分區域施策?或者說,如何把管理局的管理力量下沉?

蘇宗海:其實,管理局掛牌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我們將會視情況,分區域、按照大熊貓棲息地山系分佈建立二級管理機構,延伸管理觸角、細化管理職責。初步的想法是,在川陝甘三省或者大相嶺、岷山、邛崍山系和秦嶺山系,組建管理局下屬或地方所屬的區域性管理機構。在此基礎上,整合現有的劃入區保護力量、資源,建立起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管理體系。最終實現,每個劃入區都有人管、管得好。

記者:談到下一步的工作,在管理局掛牌後,將會有哪些動作?

蘇宗海:這要依據現在工作情況來進行研判。

自去年初中央批覆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之後,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開始全面啟動。目前,初步的勘界、劃界工作已經完成,我們下一步工作要進一步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的出臺。必須承認,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川陝甘三省做了大量基礎性、前期性的工作。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和生態保護工作,全面停止國家公園範圍內新設採礦權、商業性探礦權、新建水電站等建設項目審批,關閉、取締了違法違規的開發礦產資源或其他項目,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國家公園理念,堅持以大熊貓野生種群和棲息地保護為核心的生態功能定位,大熊貓國家公園第一要務是保護,而不是開發。建立國家公園的目的就是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始終突出自然生態系統的嚴格保護、整體保護、系統保護,把最應該保護的地方保護起來。

試點區域內有野生大熊貓1614只,棲息地1.815萬平方公里,分別佔全國總量的86.59%、70.35%。同時,劃入區還分佈有8000多種野生動植物。這些是不可複製的自然財富,誰也承擔不起破壞的責任。而且,任何一種物種的消長,都可能產生生態系變化的“蝴蝶效應”。

怎麼保護呢?我的看法是,國家公園重點是發揮大熊貓這一旗艦物種的“傘護”作用,加強以大熊貓為核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對大熊貓同域分佈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保護和修復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系統。同時,尋找到一條在不破壞生態平衡基礎上的改善發展之路,改善劃入區原住民的民生。

微觀上說,下一步的工作,基本都是開創性的,比如說劃入區自然資源產權如何處置、已有設施如何處置等等。這些工作不能說都是前所未有,但絕大部分是開創性、探索性的。

記者:說起改善民生,據我們所知,劃入區有大量的原住民。

蘇宗海:是的,劃入區的原住民超過了23萬。怎麼改善他們的民生?總的來說,就一個原則: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此基礎上,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

需要廓清的一個觀點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第一要務是保護不假,但也不是圈一塊地就完事,更不能成為一塊“飛地”,也會有不少改善民生的措施。

根據中央政策精神,試點期間,劃入的區的原住民的民生、社會服務仍然由所轄地政府負責。

而按照功能區劃,大熊貓國家公園內,有科普遊憩區、傳統利用區。在試點到一定階段,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功能分區,採取不同的措施,來增加原住民的收入。比如,設置管護崗位、增加生態修復投入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