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55秒09!港珠澳大橋通車日首發團「初體驗」

中新社香港10月24日電 題:36分55秒09!港珠澳大橋通車日首發團“初體驗”

作者 阮曉

36分55秒09!從香港口岸人工島登車,跑完全程約55公里長的港珠澳大橋抵達珠海口岸,記者的計時器最終停在了這一刻。

港珠澳大橋24日早9時準時通車,中新社記者搭乘首班跨境巴士經大橋前往珠海,飽覽這座“世紀工程”雄奇壯麗景觀的同時,與港珠居民一起全程體驗大橋帶來的便利。

36分55秒09!港珠澳大橋通車日首發團“初體驗”

旅客在港珠澳大橋旅檢樓拍照留念。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當日早上8時,香港冠忠巴士集團5輛承載著逾200名嘉賓及傳媒記者的首班跨境巴士,在九龍圓方跨境巴士站“衝”出首航綵帶,將經大橋直達珠澳口岸人工島。

9時不到,尚未開啟的入境大廳門前已經等待著眾多旅客,不少人高舉著手機自拍留念後仍不肯放下手機,希望錄下大門開啟的歷史性一刻。

帶著11名選修旅遊專業課程學生前往珠海的香港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校長惲福龍對記者說,能在大橋通車日帶著學生去大橋“開眼界”是一次難得的實習機會,這座世界上最長的橋樑令每個中國人都感到光榮與驕傲,他希望孩子們可以實地、親眼去看看祖國的發展與現代化程度,更希望行程結束之後他們會把旅程所見所聞分享給更多的同學。

36分55秒09!港珠澳大橋通車日首發團“初體驗”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吸引了眾多遊客乘坐巴士爭睹大橋風采。中新社發 陸紹龍 攝

9時整,入境口岸大門準時開啟,人群發出一陣掌聲,隨即魚貫而入。經過衛生檢疫區,首先躍入眼中的便是一排整齊的通關設施,地面紅、綠、藍三色的指示提醒著旅客使用人工及自助“e道”通關。

記者在現場留意到,香港口岸開放了26個人工櫃位和12條“e道”供旅客使用。全開的“e道”無需等候,刷卡過關最快10秒搞定。記者特意選擇有約5人排隊的人工通道過關,人流緩緩上前,完成全部通關手續也不過5分鐘。

“等我老了,要跟孫子講,當年港珠澳大橋通車,爺爺可是第一批上橋!”準備經大橋從珠海前往中山探親的香港市民鍾子云對記者說,對大橋通車期待已久,此次的行程必將成為自己一生的美好回憶。

36分55秒09!港珠澳大橋通車日首發團“初體驗”

旅客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旅檢樓拍照留念。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過關以後,記者登上巴士,終於駕入港珠澳大橋。沿途可見各種指示牌、顯示屏、車速監控儀等。待行至開闊海面,橋面開始升高,四面極目遠眺,海上煙波浩渺,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港珠澳大橋如同海上巨龍,伏波於浩瀚伶仃洋中。

當巴士在珠海口岸停下,記者按下在香港口岸啟動的計時器,時間停在36分55秒09。曾經港珠間近4小時的陸路交通被縮短約6倍。

首批抵達珠海的旅客紛紛在口岸前自拍留影。特意請假前來的關太太向記者展示她一路在微信朋友圈直播“大橋初體驗”的視頻與照片,收穫眾多點贊。

她對記者說,由於家住東湧附近,她是眼看著大橋從開工到完工。對於這次大橋通車的體驗,她印象最深刻和最驕傲的是大橋上兩邊都是廣闊的海洋,“只有我們這一座大橋,拔海而起。”

已退休兩年的香港小學老師曾女士說,預見到大橋的通車將極大便利香港與珠江西岸間的往來,她2013年的時候特意在中山買房作為以後養老、度假的“另一個家”,此次除來體驗大橋,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目的——去辦一張內地居住證。

36分55秒09!港珠澳大橋通車日首發團“初體驗”

跨境大巴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旅檢樓等待旅客。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曾老師跟記者感嘆:“古代詩人曾在家國飄零之際寫出‘零丁洋裡嘆零丁’,今天我在橋上的時候想,我們終於可以不再“嘆零丁”了!”

步入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珠海口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慶祝大橋首日通車,口岸已打開全部的人工及自助過關通道,迎接旅客。

完成全程不足1分鐘的通關手續,珠海口岸入境大堂內等待著的是眾多舉著大橋首日體驗廣告牌、提示牌的旅行團導遊及工作人員。中國旅行社導遊沈先生對記者說,大橋的開通對旅遊業發展十分有利,此次他們出動11輛巴士,成團500餘人,來體驗大橋的旅客人數較他們想象的更多,報團情況十分踴躍,他們接下來還將推出一系列的旅行產品。(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