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位董事長「殉道」A股

上週A股跟隨美股恐慌性殺跌,跌幅比美股更甚,上證指數全周下跌了7.6%,深成指下跌了10.3%,當前點位已擊破2015年大跌時的底部和2016年1月的熔斷底。10月12日A股開始向上修復,上證指數和深成指的日K線均翻紅。當前A股已經跌到低位,估值處於“地板”上,筆者認為後市下跌空間極其有限。在市場極度恐慌之時,投資者不妨逆向思維,關注市場否極泰來的機會。

據報道,證監會主席劉士餘昨日下午與股民座談,聽取大家對資本市場發展的意見。他在現場表示,部分意見可以吸收到政策中去。他還表示,春天已經不遠了。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首次喊話春天來臨,或許會對資本市場帶來巨大的提振作用。再加上深圳市政府近日出臺了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數百億的專項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構建風險共濟機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

此外,深圳已設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經貿信息委、財政委、國資委、金融辦等10個部門組成的專項工作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風險事宜。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的“風險共濟”資金目前已經到位,首批逾20家獲“救助”企業也已敲定。

無論是證監會主席喊話,還是深圳政府真金白銀出手,A股走勢或將走出一波反彈行情。

然而,這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和高管們終究沒有等來遲來的春天,在這個割完韭菜割大股東的漫長冬天裡,共有386位董事長等不到春天了,他們或是主動離職,或是跑路、遭刑拘。

今年5月,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隨後9月其宣佈辭職;與此類似的還有春興精工董事長兼總經理孫潔曉;8月27日,九有股份公告稱,董事長韓越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刑事拘留。

386位董事長“殉道”A股

熱點“雲煙”

浸染於資本市場老闆們,大抵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豪俠精神。

身後百億計身家,出入保鏢秘書隨行;動輒跨境併購,舉手投足間“叱吒風雲”……

也難怪,一位同行轉行搞金融,一家不足百人的私募機構,竟養了十多位司機的車隊——出入都得有面子。

財富、名利,過眼雲煙。可嘆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李新江)

386位董事長“殉道”A股

10月11日,A股再現千股跌停,滬指失守2600點關口……

A股3500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的壓力可謂巨大。而他們,曾經都是資本市場“最顯赫”的角色。

就在10月10日晚,廣東甘化(000576.SZ)董事長鬍成中辭職,距離其本屆任期開始不滿一年。一天前,福建水泥(600802.SH)、亞通股份(600692.SH)董事長也揮手告別了這一職位。

這並非個案。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10月12日,376家上市公司的386位董事長公告離職。

離職潮來得並不突然。

中泰證券研報分析,截至今年10月10日,A股上市公司已有超過8000名董事高管離任,無論董事還是高管離任人數高於2017年的上市公司超過1000家。

從行業分佈來看,在房地產、建築裝飾行業,40%的上市公司高管與董事離任人數超過去年。此外,公用事業、休閒服務行業的離任人數佔比分別為16%、26%。

那些離開的董事長

“因個人原因”辭去職位的廣東甘化董事長鬍成中,原定任期將到2020年1月4日。

在新任董事長被選出來之前,由副董事長施永晨代為履行董事長職務。

董事長辭職之時,廣東甘化正處於一場6.6億元現金收購的關鍵節點。

今年9月,廣東甘化披露擬以6.6億元現金收購軍工企業四川昇華電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繼今年7月收購瀋陽含能金屬材料製造有限公司45%股權後,再一次佈局軍工領域。

對此,10月12日下午,廣東甘化證券事務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總從2014年開始擔任公司董事長,今年,我們收購2個軍工標的基本落地,轉型基本完成,他作為德力西集團的董事局主席,也是從集團戰略角度出發,準備把精力放到德力西那裡。”

上述人士強調,“公司將按計劃交給職業經理人來管理,我們剛剛補選了一位獨立董事,也是有軍工背景的。”

Wind數據顯示,胡成中控制的德力西集團高度控盤廣東甘化,持有1.84億股,佔比41.55%,其中1.8億股處於質押狀態。

此外,胡成中個人持有廣東甘化635萬股中,也有633.75萬股被質押,質押比例高達99.8%。

而在福建水泥(600802.SH)的情形中,董事長洪海山則因為“工作變動”而辭職。

公告還稱,將根據控股股東福建省建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推薦,增補王金星為新任董事,並提請股東大會選舉。

對此,12日下午,福建水泥證券事務部人士解釋,“原來的董事長在控股股東公司就有職位,現在只是辭去了上市公司董事長,新的董事長會在10月25日的股東大會上選舉產生。”

根據福建水泥2017年年報,這位1961年出生的董事長,同時擔任福建水泥控股股東建材控股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此外,亞通股份(600692.SH)、興源環境(300266.SZ)和利源精製(002501.SZ)董事長也在近日辭職。

而在利源精製董事長王民辭職,則伴隨著“14利源債”被宣佈實質違約,公司主體長期信用被聯合評級從CCC下調至C。

整體來看,個人原因或工作調整、變動、換屆選舉成為董事長辭職的主要理由。

對盾安環境(002011.SZ)來說,管理層的“大洗牌”,或許是今年6月,控股股東盾安集團陷入流動性危機之後,其做出戰略調整的一種體現。

9月21日晚間,盾安環境公告稱,因工作原因,公司董事長馮忠波、總裁江挺候、副總裁兼董秘何曉梅辭職,實控人姚新義重回臺前,擔任公司董事長,馮忠波則降為副董事長,李建軍為總裁,江冰為董秘。

另一些離開的董事長,則因被立案調查或即將身陷囹圄,不得不辭去職務。

今年5月,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隨後9月其宣佈辭職;與此類似的還有春興精工董事長兼總經理孫潔曉。

8月27日,九有股份公告稱,董事長韓越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刑事拘留,雖然韓越目前暫未辭職,但九有股份已由副董事長代理行權。

難堪的失聯者

除去正常辭職的董事長,過去三年中,失聯(不包括被直接拘留的)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共有11人。

失聯超260天的*ST巴士(002188.SZ)前董事長王獻蜀,無疑令市場印象深刻。

早在2017年12月9日,*ST巴士公告稱,在公司與相關各方籌劃購買傳媒行業資產的重大事項之時,多次聯繫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總經理王獻蜀均未果,導致項目決策性文件無法按時簽署,決定終止這一重組。

此後,*ST巴士就陷入了一場尋找董事長的漫漫之旅。

直到2018年7月16日,*ST巴士第四屆董事會認為,“王獻蜀作為公司董事,已連續9次未能出席董事會,亦未委託其他董事出席,連續3次未能出席股東大會(包括2017年度股東大會),已不適合繼續擔任上市公司董事一職”,從而免去了其董事職位。

無獨有偶,8月20日收盤後,斯太爾(000760.SZ)公告稱,近日無法與董事長李曉振取得聯繫,其處於失聯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李曉振是繼斯太爾前任董事長高立因個人身體原因辭職後,上任不足一個月的80後董事長。

8月21日斯太爾一字跌停,並在8月22日以暴跌7.67%收盤。

直到9月27日,斯太爾公告稱,“因公司控股股東山東英達鋼結構有限公司涉及與某自然人的經濟糾紛,李曉振作為該事項的曾經當事人,被山東省濱海公安局自2018年8月11日起強制拘留協助調查”,幸運的是,李曉振未被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並已於2018年9月17日起被取保候審。

10月1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撥打斯太爾證券事務部電話,但無人接聽。

無獨有偶,對南風股份(300004.SZ)前董事長楊子善來說,2018年的“五一”假期也許異常艱難。

7年前,從父親手中接班被稱為華南地區“創二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楊子善,在5月3日被曝失聯。5月7日晚間,進一步消息顯示,楊子善個人債務中,可能牽涉到公司約3.8億元。

自5月7日復牌以來,南風股份的股價從停牌前的11.3元一路跌至3.92元,跌幅超過60%。

此後,南風股份連續遭到與民間借貸有關的訴訟,總額達到2.2億元;6月28日,證監會又對南風股份進行立案調查,緊接著,副總經理周暉也宣佈辭職。

失聯超過140天的還有泰合健康(000790.SZ)董事長王仁果。

事實上,這位“泰合系”掌門人已經是二度失聯,因為涉及四川相關案件,今年2018年1月2日王仁果消失至19日復職,不到4個月後,王仁果再度失聯,由副董事長李小平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

而王仁果的失聯也直接影響了泰合健康2018年來的經營情況,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58.13%,總資產縮水20%。

有媒體報道稱,王仁果正急於出售“泰合系”(泰合集團及旗下子公司)旗下核心資產以緩解債務壓力。

在此過程中,也有上市公司遭遇烏龍一面。

今年3月24日,伊利股份(600887.SH)不得不發佈澄清公告,表示董事長潘剛並未被帶走調查,關於其失聯的消息系謠傳。

及時止損還是雪上加霜?

那麼,董事長離職後,對上市公司有什麼樣的影響?

中泰證券在《關注四季度解禁壓力下高管的離職風險——市場資金面觀察》一文中指出,不少上市公司高管變動,對公司股價的影響主要有兩種機制。

第一種是“背黑鍋”現象。“在上市公司面臨業績回落,經營活動面臨重大風險時,更換管理人員,成為公司尋找‘替罪羊’的方式。”其認為,這種情況下,如果新任者並不具有其職位匹配的能力,導致業績回落,公司股價可能面臨進一步探底。

第二種則是正向的激勵作用。中泰證券指出,如果替換了劣質績效的管理人員後,新上任的管理層能及時止損,將對股價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其梳理今年的數據發現,50%的上市公司股價在董事長離職後第一日出現下跌,一週後,一月後,至今下跌的佔比不斷上升。因此,從今年的統計樣本來看,董事長的更換對股價提振作用十分有限。

上海某公司高管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上市公司董事長離職潮背後,存在多重可能。

他指出,“董事長作為公司高管,買賣股票方面有諸多限制,需要發公告,同時每年減持不能超過其持有股份的25%,如果辭職之後過了半年解禁期,限制相對小很多。”

“在經濟振盪的大環境下,經營企業風險率越來越高,很多董事長都是老闆,喜歡掌控公司,衝在最前面,但是現在來看,一旦公司出了問題,都要追究經營者責任,現在交給別人管理,自己把控一些大的方向,也不失為過”,這位公司高管指出。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對於2018年的A股上市公司來說也不例外。

據Wind統計,截至9月中旬,今年已有350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離職,而2017年全年共有478位上市公司董事長離職。以A股目前3500多家上市公司來計算的話,這意味著每10家A股上市公司就有一家董事長離職。

從年齡分佈分佈來看,上世紀40年代的10人,50年代的70人,60年代的189人,70年代的68人,80年代的13人。從公司掛牌的交易所分佈上看,屬於滬市主板公司的最多,有157人,創業板的有35人,深主板的有85人,中小板的有73人。從男女分佈上看,只有19名女董事長。

有退位讓賢者,有失意避嫌者,有失聯跑路者。據中國證券網報道,350名董事長的離職原因大部分是出於工作調動、董事會換屆等常規原因,但並非每個人都走得那麼心甘情願,甚至一些董事長的離職頗讓人唏噓扼腕。有人被奪權,也有人莫名失聯或身陷囹圄。例如,九有股份的董事長韓越,離職的原因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刑事拘留;*ST眾和的董事長許建成,因為涉嫌合同詐騙被逮捕;華北製藥董事長郭周克則是嚴重違紀。*ST康達原董事長羅愛華因涉嫌職務侵佔離職。

386位董事長“殉道”A股

華北製藥原董事長郭周克

自2015年股市大跌以來不到四年時間,已有近2000名上市公司董事長離職,超過A股上市公司數量五成。股市大跌、經濟上供給側改革、去槓桿和環保督察,中美貿易摩擦的艱難背景下,“換帥如換刀”,董事長的頻繁更迭不利於上市公司經營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大批上市公司市場表現不堪入目。

2018年1月市場見頂以後下跌,A股在近八個月的時間裡累計蒸發市值約2.5萬億美元,而在2015年市場暴跌開始三週,中國股市就縮水約3.1萬億美元。一直交投慘淡的A股市場近期更是慘淡異常,9月17日更是創下295只個股破淨,4年成交量最低的紀錄。滬指收盤跌破了自2015年股災以來的收盤低點,即2016年1月創下的2655.66點上證綜指年迄今跌幅近20%,全球95個主要股指中表現倒數第二。

386位董事長“殉道”A股

9月18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天津夏季達沃斯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的中國股市狀況不同於2015年,我們非常放心”。

質押爆倉 民企賣殼求生

由於市場萎靡、業績疲軟等一系列利空的疊加下,2018年不少民營上市公司紛紛陷入資本困境。賣殼求生成為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無奈的選擇。最為誇張的便是,金一文化大股東的“一元賣殼”,而更令市場關注的是2018年最積極的“買殼人”:國資。

據Wind數據報道,2018年至今已有近16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其中22家接盤方均為國資,接盤總市值已超過1330億元。由此,國資被成為2018年最積極的“買殼人”。僅9月上半月,便有6家上市公司計劃向國資轉讓股份、控制權。

股價暴跌、市值大幅縮水,意味著國資買下“殼資源”變得更為容易,且國資進場的時間點主要分佈在6-9月份。自6月份之後,滬指跌破3000點,進入2時代,眾多中小市值個股下跌得尤為慘烈,這一波下跌中不斷傳出大股東股票質押爆倉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22家上市公司股價全部下跌。其中,8家公司股價直接腰斬,16家公司跌幅超過30%,可謂慘不忍睹。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3464家公司存在股東質押的情況。其中,整體質押比例超過50%的“紅線”的公司145家,整體質押比例超過70%的公司為15家。

曾經的融資“神器”,股權質押在A股的低迷行情中正成為上市公司避之不及的雷區。目前跌破平倉線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化工等行業,這也是質押規模前三的行業。而輕工製造,電氣設備、紡織服裝是股權質押市值佔行業市值比最大,佔比分別為36.4%,29.2%,25.0%,23.3%,21.8%。輕工製造,電氣設備、紡織服裝三大傳統行業,是絕大部分中國中小民營企業集中從事的行業,尤其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股權質押危機主要來自於兩方面:股東質押款所投的是長期項目,跟質押資金1-3年的期限不匹配;或者所投項目期限是匹配的,但是投出去的錢當前收不回來,或投資收益不達預期。很多中小市值的股票跌幅巨大,股東面臨補充質押的壓力,否則會被強制平倉。

386位董事長“殉道”A股

此前穆迪發佈報告稱,大股東對股權質押貸款的使用增加,會對中國境內相關上市公司的信用質量構成越來越大的風險。通過股票質押獲得貸款的股東,其未來12個月面臨的再融資風險將不斷加大,主要基於今年股市下跌和大量債務即將到期等因素。如果這些股東在履行貸款義務方面遇到困難或發生違約,則上市公司會受到連帶影響。銀行將要釋放的質押股票,同時也表明要到期的潛在貸款數量,將在第四季度達到頂峰5920億元人民幣,整個下半年將達到1.04萬億元人民幣。

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一村資本董事長湯維清在接受彭博新聞社採訪時表示,當前中國的股權質押危機提供了併購優質上市公司的機會。湯維清稱,隨著去槓桿推進和經濟收縮,上市公司股東質押面臨資金鍊的擠壓,導致大股東或主要股東需要其他資金來幫助銜接,給市場提供了併購優質上市公司的機會。

想獲得更多股權資訊和乾貨知識,請關注股權君,或在評論下方留言交流。私信我,有股權資料大禮包奉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