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2012年,陈晓卿导演一句“不难看,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部也许是中国最好的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6年后,离开央视的他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再次带来广袤大地的各味烟火,并又说了句“节目不算难看,真的”。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昨晚,这部“不算难看”的纪录片《风味人间》一上线,好评如潮,妥妥碾压《舌尖3》,豆瓣评分高达9.4分。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野心更大,

寻找“中西方的不谋而合”

陈晓卿曾说,“美味是人和人之间最好的沟通”。

这次,导演的野心和视野更大:他的团队走遍20多个国家或地区,记录下那些鲜为人知的当地风味,并将镜头在中西方之间来回穿插。

在第一集中,上一秒还是甘肃陇中高原上农民舂制土豆↓↓↓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下一秒镜头就转向了法国,演示法国厨师以相似的手法制作”阿力高“瀑布土豆泥↓↓↓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我们刚刚见识过安徽腌制的火腿↓↓↓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又立马见到了充满仪式感到西班牙火腿 ↓↓↓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相比起西班牙严格控制火腿晾晒角度、甚至是晾晒地点的开窗幅度,中国人更多是根据经验进行火腿的制作。

这大概就是中餐的微妙所在,一念之间,味道就大不相同。

镜头语言极致、震撼

《风味人间》的开篇,画面气势磅礴,随手一截,都是大片即视感。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更有意思的是,纪录片还运用了超微观摄影、显微摄影等拍摄方式,将视角缩小到“分子级”,让观众窥见食物细微的变化和纹理。

于是,我们看见哈萨克族人如何让马肉在低温下结冰↓↓↓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在腌制的过程中,细小的盐粒如何一点点渗入到肉里↓↓↓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第一集里最震撼画面莫过于台湾渔民鳔捕旗鱼,网友都称”极其震撼“。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对此,制作方回应称,“的确,旗鱼是拍摄第一集时摄制组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据说,第一天出海,摄制组在海上飘摇了一整天都没有看到旗鱼的影子。接下来的几天,摄制组一队人在海上精疲力竭,都空手而归。就在大家绝望、想明年再来的时候,最后一次出海,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条旗鱼逆浪而上!也就是片中的那条旗鱼,鳔鱼手两次出手,终于,镖中了。

要知道,逆浪鱼极其罕见,几乎一年只有一两次,镜头之上的这条旗鱼,饱含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辛苦。

没有易得的美食,没有容易的人生。

台词精美,

文学性提升纪录片审美

有人说,陈晓卿的美食系列引领了中国纪录片的视听审美。

原本,对于菜馔的可口,视觉呈现总有局限,而他的文案团队却慷慨地把富有情绪、人格的词馈赠给食物,形成奇妙的通感。

于是我们记住了“酸楚动人”的腊鱼和“丰腴”的羊肉 ,也记住了”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

在《风味人间》中,又出现了一些非常跳脱的句子。

比如,“每条火腿都有机会发展个性”;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比如,“微生物才是这里最勤奋的隐性工作者”;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再比如,“打笋最要把握时机,夫妇俩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追赶冷笋的最佳年华”;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虽然有人说,新的《风味人间》依然是鲜明的舌尖系作品——不管形式还是内核。这是陈晓卿个人风格的宝贵之处,也是个人风格的遗憾。

但对于观众而言,也许,又一场美食探索之旅,才刚刚启程。

“山海之间”,美味即相遇。

本文综合:人民日报、知乎等

不仅仅是馋哭!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回归,美味即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