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連續」大跌的幕後推手

因全球股市下跌,美國原油庫存增加幅度大於預期,令投資者人氣更加悲觀。布蘭特原油下跌3.41%,美國原油下跌3.01%,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稱,上週美國原油庫存增加600萬桶,是分析師預估的增加260萬桶的一倍多。煉廠每日煉油量減少35.2萬桶,煉廠產能利用率下降1.6個百分點。


原油“連續”大跌的幕後推手


原油到底是咋了?為什麼會大跌呢?

有機構稱:就說原油價格還是會回來的,現在只是伊朗消息、颱風問題導致原油脫離基本面,機構爆炒上去的,始終會回來的,而且漲得越高,約好做空,具體是84美金/桶、86美金/桶還是90美金/桶,看著技術線來就好。實際呢?原油從86美金/桶的位置就開始大跌了。其中的原因呢?

伊朗問題的預判


其一,俄羅斯、中國會放棄伊朗這個核心利益嗎?對於俄羅斯而言,是國勢、中東影響力的問題。

其二,就要說到能源了,不要中東的天然氣、要靠美國呢?還是俄羅斯?歐洲好像沒得選哦,伊朗佔了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4.8%的份額,伊朗是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國。

其三,歐洲原油進口量呢?根據伊朗《金融論壇報》2018年1月的消息,伊朗原油38%是銷往歐洲,也就是約80--100萬桶/天,這部分誰能填補呢?沙特?還是美國呢?更多油品資訊油品信息調油技術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油品圈。不管誰,最後都要談到價格吧?這個價格就要考慮了,伊朗原油如果給出誘惑的深貼水呢?或者亞洲能接盤呢?

其四,亞洲兩個國家印度、中國的態度。印度需要伊朗的南帕斯凝析油做其大PX的原料,美國能給呢?兩者的性質是不同的,PX的收率也是不同的,可能通過價格來彌補,但是印度會答應嗎?除非美國能夠給優惠,但美國能給嗎?印度11月份就開始恢復進口伊朗原油,這只是個開始。

近三個月的成品油價格上漲有三大推手


一是成品油稅改監管力度加強。過去市場充斥著各種渠道各種品質的不帶發票的低價油,而今年國家強化了成品油稅務監管,不開發票銷售行為近乎絕跡。“劣油”驅逐“良油”的環境大為改善,市場更加規範的同時成本也有所提升;

二是上游原油漲價。8月中旬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逐步走高,尤其是9月下半月的發力更是給成品油漲價提供助力;

三是國內的供需環境有利,市場信心較為充足。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CDRC數據顯示,成品油CCI自7月以來一直保持0.1以上的積極水平,這與近幾個月的產銷平衡關係密切。目前無論是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單位,還是以東明、京博為代表的山東地煉,開工率均接近70%,庫存佔比也普遍控制在30%以下,可見產銷兩旺。

近3個月來山東地煉生產效益也有所改善,成品油加工毛利已從7月初的0利提升至9月末500-600元/噸水平。

後市預測

由於OPEC 大幅增產,伊朗局勢出現豁免轉機,供應不足存在緩解趨勢,加之全球債務危機不堪重負,股市暴跌,繼而引發未來需求堪憂。因此,下週國際原油或仍有下跌的趨勢,美原油恐將跌落70 美元/桶關口。供應方面,由於國內主營煉廠以及地方煉廠仍處於較高開工負荷率,所以未來一個週期供應端仍將供應充足。需求方面,四季度物流旺季加之部分地區柴油供暖或對於需求量方面仍有一定提振,但由於原油大跌的恐慌,下週成品油價格或存在小幅回調的可能,預計回調幅度小於100元/噸。

10月份山東地煉成品油仍有一定上漲空間,柴油、汽油漲幅或在100-200元。

理由有三:

首先,國際油價或維持高位震盪格局,10月19日零售價有望迎來年內第十三次上調,消息面對市場仍有明顯支撐。

其次,“銀十”仍是成品油傳統需求旺季,工礦、基建等戶外用油單位在天氣變冷之前加快趕工進度;同時經過假期消耗,社會庫存有一度程度回落,中下游用戶有補貨需求。另外今年環保檢查不是“一刀切”,取消統一的限產停工比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企業實行部分或全部錯峰生產,需求面將繼續支撐市場;

再次,國內國六油品升級置換進入關鍵時期,部分地區資源緊張局面仍將持續;同時主營外採成本居高難下,外採訂單對地煉市場形成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