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門前吉山烏護真仙的傳說


鄒宗恆/司門前吉山烏護真仙的傳說


七仙女下凡配董永,這一美麗愛情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當年王母娘娘把七仙女召回天國之後,痴心的董永不吃不喝,憂鬱而終。可憐七仙女和董永的愛情結晶——董仲舒,嗷嗷待哺,無所依從。董永臨終前,囑咐兒子董仲舒,一定好好修煉,上天尋母。兒子銘記於心,在幼小的心裡暗下決心,長大後必定上天問問狠心的外婆——王母娘娘,為何要將他們一家骨肉拆散,讓他爸爸憂鬱而亡,讓他從小孤苦零丁!


鄒宗恆/司門前吉山烏護真仙的傳說


話說董仲舒被好心的員外收養。他頭腦聰慧過人,自幼好學。到底是有仙氣之人,與一般凡人還是有異的,所謂的“超凡脫俗”,我想大概就是說這一類人吧。

董仲舒未及弱冠,遇皇恩大比,一試得中,皇上視其年紀尚小,如此聰慧,尤有仙氣飄飄,面如冠玉,目正神清,大喜,欲賜其功名,董仲舒馬上跪謝龍恩,說:“萬歲容我回家尋得家母,再行回來為官,可行?” 皇上准奏,讓他先行回家,待接到母親後一定赴京。

董仲舒雖有仙氣,卻非仙體,怎能上天尋母呢?古語有“一舉成名天下知”之說,何況他又得皇上如此垂青,普天之下,都知道董仲舒要回家尋母一事,當時終南山有個鬼谷子先生,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他本就知道董仲舒家前後遭遇,鬼谷子先生就找人傳話,說當今世上,只有他可以幫董仲舒尋得孃親。

董仲舒對鬼谷子先生的大名也早有耳聞,於是千里迢迢,日夜兼程,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南山,拜在鬼谷先生門下。鬼谷子念其一片誠心,給了董仲舒一個小葫蘆,囑咐他,到某月某日,在天鵝湖,有一群天鵝要來湖裡洗澡,你到時找到最邊上那隻叫三聲媽媽,打開葫蘆,你就會見到你的孃親。


鄒宗恆/司門前吉山烏護真仙的傳說


董仲舒拿著葫蘆,疑疑惑惑地往天鵝湖方向走去。不知經歷多少磨難,易過幾多寒署。這一天,農曆七月初七日,來到湖南龍回小地名吉山的一處清泉邊,泉後有一巨石如峰,董仲舒飢渴難忍,坐於石下,飲泉水小憩,他想;鬼谷子先生給個葫蘆於我,非要我到天鵝湖,看到天鵝後叫三聲媽媽,再打開葫蘆,立馬就可見到我母親了,我現在又累又餓,又想我孃親了,我把葫蘆打開看看,這裡面到底裝個什麼寶貝,我只看一眼,總該沒事吧。

於是一想,因思娘心切他終沒能忍住,就打開葫蘆一看……

原來這鬼谷子先生交給董仲舒的葫蘆,不是一般凡品,是當年哪吒三太子的火葫蘆。鬼谷子先生要董仲舒見到天鵝後叫三聲媽媽,那七仙女骨肉連心,聽到兒子叫喚,必定遲疑身心,這最後來不及飛走,正在分神的,必定就是董仲舒的母親,這時打開火葫蘆,把七仙女的羽毛燒掉她就飛不起來了,這樣他們母子就可以長期團聚,永不分開了!

誰知董仲舒對鬼谷子先生交給他的這一小葫蘆心存疑惑。二來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三來思母心切,四來他雖有仙根,卻未修煉,凡心使然。五來緣份如此。

董仲舒把葫蘆蓋一擰開,頓時大火撲面,把個董仲舒燒得面目全非,幸好旁邊有一清泉,他馬上滾入泉中,待疼痛稍輕,重坐於石下養神。經大火焚烤,又經清泉一泡,此時董仲舒心力交瘁,渾身汗如雨下,己經神魂出殼。幸好有仙氣護體,不然早就命殞黃泉。

再說當時山下有一婦女,上山打豬草,口渴欲到泉邊飲水,見一黑炭大漢,渾身汗如雨下,面目漆黑,叫他不應,不知是死是活。以前農家婦女,隨身都攜帶針線,布鞋底,工作之餘,從不停歇,可隨手拿出針線,納鞋底用的。這時婦女想,我叫他不應,面如黑炭,定是死了,也不對,為什麼渾身上下,豆大的汗珠還一直往外冒呢?我何不拿出納鞋底的針來試一試,如果死了,必定不會流血,如果沒死,肯定有紅色血漿流出。

婦女從身上拿出針來正要扎時——這時董仲舒的魂魄飄飄悠悠來到天庭,正值太白金星巡查路過吉山上空,聽了董仲舒的前後內情,又見有凡人婦女,欲對董仲舒的肉身無禮,隨手一揮,一塊如刀巨石,飛擋於董仲舒的肉身前面,和後面的如峰巨石,僅有一縫之隔。


鄒宗恆/司門前吉山烏護真仙的傳說


太白金星對董仲舒說;一切都是緣,隨緣吧!你就回到吉山,永保龍回“隆回”人民,水旱有收,戰禍無憂!你將深受附近群眾愛戴,終年香火不斷!以後每年的今日,就是你脫塵成仙的生日!

董仲舒聽後,方知緣份不可強求,於是回到吉山巨石之間,潛心修煉,造福人民!至今應念,不管天下洪澇乾旱,吉山附近水旱無擾。就是八年抗戰,日本鬼子打到吉山附近,從金石橋鴨田經過,看到吉山這個方向便暈頭轉向,而在西山寨全軍覆沒。這段有歷史可考。

董仲舒在吉山修煉昇仙之後,後人不知其名姓,遂按其巨石封體時的樣貌,給他塑身,起名烏護真仙。


鄒宗恆/司門前吉山烏護真仙的傳說


雖說烏護真仙雖有太白金星指一巨石封堵其真身,免遭肉眼凡胎之褻瀆,然上面雨水難以倖免,於是親栽一桃樹於石頂之上,以遮風雨。

至今那桃樹依然茂盛,因是仙樹,只見開花,凡夫俗子無緣得見其果,且生於巨石之上,只得雨露滋養,依然茂盛非凡。這樹今年邵陽電視臺,湖南經視都有報道。



作者簡介:鄒宗恆,男,1968年生,世代農民,刨土為食,茅庵憩身。捧水成飲,攜鋤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