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活到100岁,你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百岁人生》,最近终于把它读完了。这本书提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能活到100岁,你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这个问题,在这个个人寿命不断增长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倍感焦虑的问题。

作者对未来有几大预言:

1.三段式人生必将消亡,多段式人生即将登场

传统的三段式人生:上学、工作、养老,作者认为这种三段式在长寿时代将不再适用。在未来的时代,多段式人生才是主流:人生被分割成多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题。

比如,你可能在30岁重返校园,40岁抽空了恋爱并结婚,50岁开始创业……

所以,在规划你的人生时,从现在开始就可以放弃“上学、工作、养老”的三段式人生墨守成规,打开思路,你的人生才会有多种可能性。

2.自我革新变成人生的第一生存技能,喜新厌旧成为一种美德

在快速变化的未来,墨守成规的人终将会被淘汰。比如,过去人在50岁,就混日子等着退休,但在长寿时代,50岁才是人生的一半,你还需要保持学习。

在百岁人生,学习将会是贯穿我们一生的任务。碎片化学习梗死回成为时代的趋势。只有保持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如果能活到100岁,你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在现在,我们父母辈所认为的,“安全、保障和稳定”的好工作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必须接受由于各种变化导致的“换行、转岗、失业、发展危机、能力重建”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挑战。

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为自己打个补丁,下载学习新软件,甚至重装系统,重新来过。我们必须时刻做好准备,学会自我否定、自我更新,习惯于经常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

每个人都必须学在会外部不确定环境下,为自己寻找并建立某种内在确定性。

一个人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是大学毕业后的五年。五年时间,有的人已经晋升地籍管理层,有的人却还在底层混迹,和刚毕业的人竞争。

如果能活到100岁,你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差距如此巨大呢?因为前者还保持着“饥饿状态”,上面提到的自我革新,在他们身上就是最好的体现。

那么,有人会说:我刚大学毕业,不确定自己未来方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该把精力放在哪里?

没有明确目标,不妨学习一门语言。在未来的时代,掌握一门语言,它的预期回报是非常确定的,只要学成,一辈子致用。学习语言选择很多,我推荐学习英语,英语是最实用的语言。中国人对英语比较熟悉,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学好英语的应用范围很广。

或者,你有其他自己喜欢的目标,请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