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青少年近視率納入政績考核 年底前完成視力情況「摸底」

人民網武漢10月30日電 (周雯)10月29日,教育部在湖北武漢召開了新聞發佈會,介紹《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落實情況。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教育部發佈會上表示,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是從根本上解決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也包括體質健康問題的一個保障措施。今年年底前將摸清全國各省兒童青少年視力狀況,以此參考到明年年底,再來看各個省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的下降是否達到目標,作為對各省級政府問責的依據。

青少年近視率持續攀升並呈低齡化趨勢

“我國青少年近視率持續攀升並呈低齡化趨勢。”據介紹,根據調研數據,目前我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45.7%、初中生為74.4%、高中生83.3%、大學生為86.4%,其中85%-90%為近視眼,估計目前全國近視眼中小學生超過1億人。青少年近視率排在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前列,而近視人數高居第一。

“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近年來得到改善,但視力不良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尤其是農村學生近視率快速上升,已超過城市。”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

王登峰表示,視力不良的問題長期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出臺的很多措施政策沒有落到實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過重的課內課外學業負擔,整個家庭和社會對兒童青少年視力問題的忽視。

“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短視’的問題,我們就不可能解決近視的問題。”王登峰指出,當前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與一些教育“短視”行為有很大關係,比如,一些學校和家長寧願犧牲孩子的健康和視力,也不要讓他們在分數上落後半分。

近視率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

為此,今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上升為國家戰略。

《實施方案》既對家長提出了要求,也對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學生、政府部門提出了要求。《實施方案》還明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實施方案》還要求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王登峰表示,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是從根本上解決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也包括體質健康問題的一個保障措施。

“從解決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和視力不良問題來講,很多工作是涉及到硬件的投入,這個硬件包括場地、設施、經費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王登峰說,“把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問題和體質健康問題能夠納入到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當中去,這也就是說可以極大地調動政府解決學校硬件方面問題的積極性,也就是從客觀上保障了我們兒童青少年的視力健康和身心健康水平。”

研究制定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時間的參考上限

如今,青少年很早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有些學校還推行在手機上完成作業,隨著電子產品進入學校,相關部門如何保證學生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對此,王登峰表示,要規範電子產品使用,減輕孩子用眼負擔,控制兒童青少年過早、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培養兒童青少年健康用眼習慣。研究制定兒童青少年每日每週使用電子產品的參考上限。

如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教育部指出,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視力保護防大於治,預防近視的核心是完善對健康用眼知識的宣傳覆蓋;要推進體育改革,強化體育鍛煉,著力完善新時代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進一步健全學校體育發展制度和體系,不斷完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積極推進校園體育項目建設。

教育部稱,將加大經費投入,確保保障到位。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列入年度預算,專門用於視力健康狀況抽查、建立視力健康電子檔案、支持地方開展近視防控試點、組織開展宣講和培訓活動等工作。

教育部明確,要組建專家隊伍,推進健康教育;建立視力健康檔案,規範長期跟蹤干預,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確定標準,分步實施,跟蹤瞭解兒童青少年的屈光變化,全面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今年年底前完成青少年視力情況“摸底”

10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開展2018年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各省份2018年近視率核定工作,將於年底前完成。

“今年年底之前摸清全國各省兒童青少年視力狀況,以此為參考,到明年年底,再來看各個省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的下降是否達到目標,作為對各省級政府問責的依據。”王登峰強調。

此外,王登峰表示,教育部每年都要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抽測複核。“我們委託了32所高校隨機對32個省份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抽測複核。”

“之前的抽測不包括對視力的抽測,今年將增加這一測評。並且將向下延伸到幼兒園的測評,基本代表全省的水平。”王登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