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也曾逼美國吃下「毒丸」?重新認識帝國特惠制

帝國特惠制的建立與初衷

1932年,被一戰大傷元氣、經濟實力日漸衰落的英國為維護自身利益,藉助英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國際優勢,於1932年渥太華帝國經濟會議上確立了"帝國特惠制"體系,即通過聯邦經濟區內一系列雙邊和多變貿易支付條約,比如關稅互惠、英鎊結算、實物還債等,確立了帶有貿易歧視色彩的英鎊經貿集團。

建立英鎊經貿集團的原因有二:一是遏制美國崛起。19世紀末的美國工業產能已躍居全球第一,而到20世紀初英國等歐洲老牌國家經歷一次世界大戰,元氣再度損耗。

二是控制美元外債的進一步擴張。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參戰國在一戰期間大量發行以外幣計價的戰時國債,而其中尤以美元外債居多。英國為了消化自己在戰爭期間積累的鉅額赤字,不得不控制美元外債的進一步擴張,因此必須減少英聯邦國家的美元交易,嚴控美元在地區間的流通。

英國也曾逼美國吃下“毒丸”?重新認識帝國特惠制

帝國特惠制的建立與初衷

帝國特惠制當中,英鎊集團成員國不能將其英鎊賬戶餘額轉換為美元。除了在兌換上設限外,英鎊集團國家還要將他們的美元儲備存放在倫敦,英國則通過由此形成的"美元池"支付來自美國的進口(英鎊集團內居民所面臨的部分跨境交易限制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在帝國特惠制的巔峰時期,倫敦存放著整個英聯邦的美元儲備。

當然,彼時的國際環境是將徵收高額關稅、"以鄰為壑"的重商主義雙邊關係視為常態的,而所謂的"自由"貿易,往往是存在於以帝國為首的殖民地經貿秩序當中。彼時之"全球化"和今日之全球化,不可同日而語。

美元與英鎊的地位之爭

美元"問鼎"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要遠早於美國全球經濟霸權的建立。

一戰後,美國資本已成為國際金融體系的潤滑劑。當時的英國是淨債權國,一方面因為一戰和戰後重建,欠下美國鉅額債務,但另一方面,英國又是其主要歐洲盟國及戰敗國的債權國。美國的資本(美元)支持恢復了德國等戰敗國經濟,德國把美元支付給英法等戰勝國,英法再把美元支付給美國償還債務,通過這樣的三角循環,美元滲透到了全歐洲。

不過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爆發,導致大量美元迴流,歐洲各國黃金儲備快速下降,各國先後取消自由兌換並實施外匯管制,最終摧毀了兩次大戰之間曇花一現的金本位體系。

英國也曾逼美國吃下“毒丸”?重新認識帝國特惠制

美元與英鎊的地位之爭

在此背景下,胡佛總統於1930年簽署通過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關稅的大幅提高以及美元貶值引發了貿易戰與匯率戰,美國藉助雄厚的經濟基礎大肆囤積黃金、實施外匯管制,大量抽回在歐洲的投資,直接限制了全球貨幣供給的基礎。

樹起自由貿易大旗的美國"反擊"

接替胡佛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在振興大蕭條期間遭受重創的美國經濟的同時,於1934年通過了《互惠稅則法》,廢除了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互惠稅則法》作為一項結構性改革,賦予美國總統與其他國家進行締結雙邊、多邊互惠貿易協定的權力,進一步換取美國關稅的相互降低,美國對外國產品關稅從1934年的平均46%,下降到1962年的12%。

法則的主要精神日後被融入到WTO的前身、1947年頒佈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中。也是這部法律,使得自羅斯福政府開始的美國貿易政策,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彰顯,並引領國際社會逐步終結舊有的雙邊貿易關係,迎來自由貿易的新時代。這種自由貿易的"新常態"雖歷經波折,但其核心精神始終得以延續,直至2016年特朗普上臺。

英國也曾逼美國吃下“毒丸”?重新認識帝國特惠制

也就是說,繼英國建立帝國特惠制體系後,美國不僅率先改變了從19世紀中葉南北戰爭後一以貫之的高關稅等貿易保護政策,還主張自由貿易,恢復美元與黃金的比價,再度打擊了英鎊的硬通貨地位。

助推美元確立硬通貨地位的馬歇爾計劃

英國自然不甘心放棄英鎊的國際地位。如前文所述,英國在帝國特惠體系內設立英鎊區,對外實行嚴格的外匯和外貿管制,以法律形式將英聯邦成員國間的貨幣關係固定下來。

強制兌換上限和集中存放倫敦的"美元池",為英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強勢地位"續了幾秒"。兩次大戰之間的國際貿易中,仍有40%的交易用英鎊結算,令英鎊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情況持續到了二戰結束。

二戰結束後,美國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世界最高水平,主要產品消費接近飽和,過剩生產能力龐大。為了遏制蘇聯的進一步擴張,美國總統杜魯門在1947年宣佈推出歐洲復興計劃(馬歇爾計劃),對二戰後的歐洲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並撤除大部分領域的關稅壁壘,向歐洲開放了美國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

美國提供的援助包括食品、金融、機械設備和各類專業技術,合計130億美元;在某些情況下,還向有可能被蘇聯納入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提供直接資金援助。而與美國這個新型超級大國開展貿易的機遇,並得以進入其未受戰火波及的穩定消費市場,為歐洲大國(當然還包括遠東的日本)提供的遠不僅僅是經濟意義上的救命稻草。對美貿易提供的工作崗位帶來了相對的國內政治穩定,並最終轉化為了工業財富。

英國也曾逼美國吃下“毒丸”?重新認識帝國特惠制

助推美元確立硬通貨地位的馬歇爾計劃

1946年,美國政府一次性借給英國37.5億美元貸款,但提出了苛刻的條件,包括英國必須批准佈雷頓森林協定,並承認美國以及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領導權,對美國貿易實施無差別待遇,恢復英鎊及英鎊區內各國貨幣和美元的自由兌換。由於當時市場的"美元荒",英國的黃金儲備不到1個月就流失了逾10%,英鎊徹底失去了與美元抗衡的能力。

換句話說,美國通過與歐洲大國和日本發展特殊的商貿關係,為自己劃出了極大一片勢力範圍,並保證這些國家制造業基礎的盈利和增長。於此同時,大量使用離岸美元結算的多邊貿易體系加速了英鎊體系的崩塌,一勞永逸地解決了美元和英鎊哪個才是硬通貨的問題。佈雷頓森林體系實質上是反映了這種貿易變遷的貨幣制度化安排,確立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中心地位。

帝國特惠制的垮臺

1960年代,英國兩次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帝國特惠制自然成為最大的障礙。最終在1971年,英國達成加入歐共體協議時,承諾自1973年1月1日正式加入歐共體開始的五年內,放棄帝國特惠制。

1977年,帝國特惠制正式告別歷史舞臺。

拿"帝國特惠制"與"毒丸條款"對比是否合適?

本質上,任何非全球性的自貿協定(即除了WTO之外)都是對協定外的非締約國的歧視條款。和其他雙邊、多邊貿易協定一樣,帝國特惠制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無數這樣的協定中的一個而已。

美國當年之所以能夠不畏英國"打壓",最終主導建立了以WTO框架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秩序,一方面是依託其雄厚的工業實力和成熟的自由市場,令其主權貨幣成功國際化,作為國際上主要的儲備和結算貨幣逐步與英鎊分庭抗禮,另一方面抓住了歷史的機遇,在戰後歐洲百廢待興、面臨愈演愈烈的"共產主義威脅"時,提供經濟援助、開放國內市場,在允許這些國家重獲經濟穩定的同時,成功換取了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中國不是當年的美國,當下USMCA中蘊含的"毒丸",看似有歷史的影子,在截然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國際形勢下,卻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